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采用强夯法处理老集高速公路液化地基过程中,有关单点夯击能和有效加固深度、最佳夯击能和夯击次数、夯击遍数、时间间隔、夯点间距及夯点布置等强夯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实际施工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为得到HHT-8强夯机在夯击过程中的动土压力变化规律,以福建省某工程为依托,测试在不同水平距离下的19个夯击点、4个不同夯击荷载等级的作用下,各深度水平及竖向动土压力.结果表明,随着夯击点与测点水平距离的增大,各个深度的竖向动土压力先迅速减小后趋于稳定,有明显的拐点现象,其中一级至四级加载挡位下拐点的位置出现在距离动土...  相似文献   

3.
强夯作用下的红粘土地基压实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新建昆明国际机场红粘土地基为依托,研究了红粘土在强夯作用下的压实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红粘土强夯压实效果并非随夯击次数的增加而增强,夯击到一定次数时,坑底土体变成"橡皮土",产生较大的侧向移动;在同级夯实能下,红粘土地基夯点下土体和夯点间土体的压实度相差不大;在不同压实能下,地基土体的压实度随着夯击能的增高而增加;红粘土强夯最佳夯击深度为1 m,有效夯击深度在1~3 m之间。  相似文献   

4.
山区机场高填方土石混填强夯参数的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四川省攀枝花机场高填方土石混合料填筑体工程,分别采用2000kN·m和3000kN·m夯击能、3.5×3.5m正方形布置夯点对松铺厚度为4m、5m、6m土石混合填筑料进行现场单点夯试验,获得了不同夯击能和不同松铺厚度时单点夯沉量、夯沉体积与夯击次数的关系,并对夯后填筑体密实度和变形模量进行了现场测试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最后提出了采用2000kN·m夯击能、松铺厚度为4m;3000kN·m夯击能、松铺厚度为5m和6m的土石混填料强夯施工参数及控制标准,以指导山区机场高填方填筑体施工.  相似文献   

5.
对南方山区某机场含碎石黏土地基工程开展强夯试验研究,探究不同强夯能级作用下含碎石黏土地基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山区含碎石黏土地基适合采用低能级强夯工艺进行加固,过大夯击能易对含碎石黏土地基表层土体结构产生较大破坏,损坏原有渗流结构,造成孔隙水淤积而无法及时消散,形成橡皮土,削弱夯击能的传播功效,降低施工效率;推荐选取夯击能1 600kN·m的强夯工艺,点夯最佳击数为7~8次,夯点水平布置间距控制在4.5m,第一、二遍点夯夯击间隔时间取36h,第二遍和满夯间隔时间取54h。  相似文献   

6.
王勋  李晋  左砷  崔新壮 《中外公路》2021,41(5):39-42
为研究在鲁中地区坡积湿陷性黄土地基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依托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东环段路基施工开展了现场强夯试验,得出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夯沉量、沿深度方向的超孔隙水压力、孔压增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单次强夯沉降量随夯击次数增长而减小,最终第8击减小到零;孔压在夯击结束后开始消散,消散速率随时间增加而递减直至最小,不同埋置深度的孔压变化规律基本相同,这为确定实际的第1遍点夯与第2遍点夯的时间间隔提供了重要依据;在相应的夯击能级下有相对应的有效加固深度,该次夯击的有效加固深度为3 m.  相似文献   

7.
王勋  李晋  左砷  崔新壮 《中外公路》2021,41(5):39-42
为研究在鲁中地区坡积湿陷性黄土地基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依托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东环段路基施工开展了现场强夯试验,得出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夯沉量、沿深度方向的超孔隙水压力、孔压增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单次强夯沉降量随夯击次数增长而减小,最终第8击减小到零;孔压在夯击结束后开始消散,消散速率随时间增加而递减直至最小,不同埋置深度的孔压变化规律基本相同,这为确定实际的第1遍点夯与第2遍点夯的时间间隔提供了重要依据;在相应的夯击能级下有相对应的有效加固深度,该次夯击的有效加固深度为3 m.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不同球缺系数夯锤(球缺系数β为夯锤底部球缺高h与夯锤半径R之比)对地基强夯击实效果和振动效应的影响,利用ANSYS/LS-DYNA建立强夯大变形冲击模型,得到了在不同球缺系数夯锤的作用下土体位移随深度变化的曲线,以及离夯点不同距离处地表土体振动速度和加速度峰值曲线,分析了不同球缺系数夯锤对夯击方式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当夯锤球缺系数β0.5时,随着β增大,夯锤贯入率增高,夯坑深度加深,对地基浅层范围内土体的加固程度越显著,但有效加固深度却越浅,当β0.5时,加固效果基本相同;强夯引起的振动效应和对不同夯击方式的敏感性随着夯锤球缺系数β的增大而减弱。模拟结果揭示了不同球缺系数的夯锤在加固地基时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相似原理设计模型夯锤,对不同形状夯锤的有效性问题在室内开展模型试验研究。通过在模型桥台上布设各种动测元件,研究了在夯击功能和夯击次数不同的情况下强夯时桥台的位移变化规律,以及桥台背路基夯沉量随夯击数的变化、夯后的分层沉降和压实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夯锤的形状可有效减小夯击能对结构物的影响,即将平底夯锤设计为球底形,由于其扩散角较小,夯击效果好,可减小强夯对邻近结构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PFC颗粒离散元法对软黏土中的夯实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对不同夯锤落距的夯实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各夯锤落距对应的夯坑沉降值及变化规律:①夯锤落距最优值,第一遍夯实时为8 m;第二遍夯实时为13 m。②以单次夯沉量小于5 cm为夯击完成标准,该软黏土的最佳夯击次数第一遍为5击,第二遍为6击。③夯击后土体可分为挤密区、压实区、隆起区及未影响区,夯击能量扩散角α为30°。  相似文献   

11.
冲击压实在高填方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高填方压实的质量,减少工后病害的发生,分析了冲击压实的原理,采用对比方法分析了高填方的施工现状,认为高填方高差大、填料复杂、施工条件不易控制,普通压实方法不易满足压实质量要求。冲击压实应用于高填方施工的结果表明:冲击压实具有压实影响深度大、生产率高、施工成本低等特点,用于高填方施工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结合潭邵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结构和级配组成情况。分析了影响路面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介绍了压路机类型的选用及其不同组合方案的比选、优化、施工工艺与压实试验效果。对最终采用的压实方案的碾压模式、方法、压实度检测、质量控制及缺陷处理措施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土石混填料为山区公路路基填筑最主要的原料,由于土石混填料级配差、不稳定等特点,难以控制土石混填路基压实质量.智能压实技术本质上是根据监测的振动响应获得智能压实测量值,识别或评估压实质量,并实现碾压过程的动态监控.针对土石混填路基压实质量常规评价指标的不足,文中研究适用于土石混填路基的智能压实测量值指标,依托某高速公路土...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强化压实过程,提出了多频合成振动压实的方法。利用双频合成振动压实机,进行了多种被压实材料的压实适应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种材料和相同的压实遍数,与单一频率的振动压实方法相比,双频合成振动压实的压实效果较好;对粉土、黄土和级配土,双频合成振动压实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沥青混合料压实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沥青路面的压实质量问题,介绍了沥青混合料的特性,阐述了沥青路面的压实机理,分析了振动频率、振幅、压实速度、振动冲击间距、碾压温度、平整度传递等因素对沥青路面压实的影响,探讨了沥青路面压实工艺,从而确保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  相似文献   

16.
仿冲击振动压实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主设计的仿冲击振动压实装置,选取21种试验工况,分别调节各影响参数,进行了多组压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的压实度和表面沉降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且与碾压遍数有着某种内在的变化规律;在压实的前几遍,相对沉降量越大,则对应的压实度增加幅度也越大,而后期压实过程中,沉降量减小的趋势与压实度增大的趋势相似,并分别趋于某稳定值。根据压实度变化的一般规律及仿冲击振动压实试验离散点曲线,建立了压实度与压实遍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采用Matlab编程,分别对21种工况及4种型号的压路机现场试验数据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很接近,相对误差为0.2%~6%。  相似文献   

17.
以张承高速公路崇礼至张承界软土地基加固为例,介绍了采用强夯和强夯置换加固软土地基的方案选择、加固机理、垫层的作用,以及设计方案优化、施工工艺控制方法,指出采取强夯和强夯置换加固软土地基能使夯击后的地基承载力明显提高,减少路基的沉降。实例证明,其加固方法满足技术、经济、质量、工期、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并且优于其他软土地基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8.
沥青路面压实度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压实度是影响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分析了提高路面压实度的必要性和采用合理的碾压工艺提高路面压实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连续压实控制技术在中国的逐步应用,国外关于连续压实方面的各种技术也相继进入中国市场。瑞典压实计方法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其具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及使用范围,如果不能正确使用将会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通过对其应用的局限性进行分析,从而便于使用者能够进行正确地应用,有效控制压实质量。  相似文献   

20.
路堤压实的影响因素和压实度要求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王钊  胡海英  邹维列 《公路》2004,(8):91-96
探讨了影响土体压实的因素 ,包括压实能量、含水量、土的颗粒组成以及现场施工条件与方法。这些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土体的压实质量 ,并影响到土体压实后的性能。结合前人击实试验的成果和高速公路填方路堤强夯质检的数据 ,分析在提高压实度要求时所导致的压实能量大幅度增加问题 ,比较各国标准对压实度的要求 ,从而得出结论 :在压实作业中应根据压实土体的应用要求 ,确定合适的压实含水量 ,提出合理的压实度设计指标 ,以达到合理和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