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铁路运价形成机制改革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铁路运价形成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张对国家为实现特定社会经济目标的公益性货物运输实行政府定价;对铁路运输依赖性较强的经营性大宗货物运输实行政府指导价;对运输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且产品价格已经放开的货物运输实行市场定价,首次提出综合评价机制的概念,以发展论和阶段论相结合的观点,提出从前期的“混合型”运价模型过渡到“网运分离”后最终的运价市场化。  相似文献   

2.
正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关于深化铁路货运价格市场化改革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扩大铁路货运价格市场调节范围,简化运价结构、完善运价体系,并自2018年1月1日起执行。通知明确,铁路集装箱、零担各类货物运输价格,以及整车运输的矿物性建筑材料、金属制品、工业机械等12个货物品类运输价格实行市场调节,由铁路运输企业依法自主制定。将执行国铁统一运价电气化路段收取的电力附加费并入国铁统一运价,不再单独收取。通知要求,实行政府指导价的整车运输各货物品类基准运价不变,铁路运输企业可以国家规定的基准运价为基础,在上浮不超过  相似文献   

3.
不同运输方式存在运输价格、安全性、时效性和便捷性等方面的差异,这几个 因素决定了货物运输的广义费用.客户总是选择对自身来说广义费用最小的运输方式.快 捷货物运输是铁路近几年开发的货运新品种,在定价方面主要依赖个人经验,缺乏理论 依据.为此,本文研究了多种运输方式竞争下铁路快捷货物运输的动态定价方法,提出用 户广义费用最小化模型和双层规划模型,并通过呼和浩特至北京的货运数据比较了这两 种定价模型对定价及总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层规划模型优于广义费用最小化模型.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后货物运输发展格局,在考虑货主选择货物运输方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运输能力、运输时间、运输费用、服务水平4个因素作为效用函数的构成变量,然后利用AHP法赋权,最后通过改进Influ-Logit模型来预测中老运输通道内公路及铁路货流分担率。预测结果显示:中老铁路开通后,公路与铁路的货运分担率分别为53.1%和46.9%,中老铁路运输相比公路具有较大优势,特别是区域市场的货运量分担率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造成超限货物运输时效性差的主要因素,和考虑超限货物运输作业程序复杂、铁路沿线条件限制要求、重车重心过高引起的区间限速要求以及超限车的组织挂运效率不高等因素,提出了改变观念提高承运效率、改善运输条件、降低货物重心高和提高重心高度限制要求和选择合理路径并优化车流衔接的方法,提高铁路运输时效性,以增强铁路超限货物运输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2008,(7):16-16
国家发改委与铁道部联合下发通知,为缓解铁路货物运输价格偏低矛盾,疏导成品油价格调整对铁路运输成本的影响,决定从今年7月1日起上调国家铁路货物统一运价。  相似文献   

7.
铁路参与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我国铁路参与国际集箱多式联运存在的问题,包括管理体制的不适应、运行机制的不适应、集箱运价政策的不适应、集箱运输设施不适应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包括:改进铁路集装箱运输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加强专业机构建设和人才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对集箱多式联运给予政策优惠;增加投资,完善配套设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推进铁路集箱运输规范化,现代化等。  相似文献   

8.
确定铁路快速货物运输目标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铁路快速货物运输的形势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营销目标和手段,通过对货物运输市场细分,影响市场细分因素和相应的营销策略的讨论,确定铁路快速货物运输应该发展和开拓的目标运输市场。  相似文献   

9.
铁路客运量影响因素层次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现有研究,将铁路客运量影响因素归纳为:经济体制、国民生产总值、人口数量、居民平均消费水平、运价、工商业发展、运输服务水平、运输方式结构八项指标.通过定性分析结合图论方法构建各因素间的有向连接图及邻接矩阵,并在此基础之上运用系统工程学中的结构解释模型,通过建立可达阵、划分联通区域、级间分解及骨干阵计算四个步骤求解其系统影响因素结构层次模型,并得出结论:人口数量的变化,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运输模式结构的改善,运价的调整及工商业的发展是造成铁路客运量变化的直接因素,其它3项因素通过这5项因素实现对客运量的递控调节.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在运输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文中提出我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分析国内外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高速铁路初步成网、既有线运输能力得到不同程度释放的背景下,本文研究了铁路网最大货运发送量和流量分配的综合优化问题.文中以增长后的铁路网货运需求量来描述货运发送量,构建了符合铁路运输车流组织特点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模型的目标函数包括货运发送量的最大化和不同货运发送量情形下的流量分配成本最小化.同时考虑了单股货流增长量上限、车流走行具有树形径路特点、非重复径路的数学逻辑表达等约束条件.最后,基于相同算例数据对所构建模型及既有研究文献中的模型进行求解试验,分别得到两种模型下的铁路网最大货物发送量和流量分配方案,通过对比求解结果,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多种货物运输方式的出现对中国的铁路货运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我国铁路货运模式是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制定的,以货运计划为核心。这种货运模式与当前的铁路货运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已经不能满足货物运输市场需求。本文应用电子商务的理论和技术,设计了适合电子商务环境下运作的铁路货运业务流程。作者通过对传统整车货运流程的分析,运用流程再造理论,对铁路整车货运的三个关键环节进行了作业流程优化研究,提出了电子商务模式下铁路货运整车业务办理流程。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国内及两省一市铁路、公路、水路货运市场现状及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白货"产品运输特点及铁路运输在运价、物流服务、运输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深入开展货运组织改革,加强货运设施建设、增强物流服务功能、提高运输质量、优化运价机制、开发优质货运新产品、加强货运市场调查以及与社会物流企业的合作等建议,以进一步增强铁路竞争力,提高"白货"运量和市场占有份额。  相似文献   

14.
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是铁路工作的一个核心内容,铁路货物追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能够为货主提供更好、更快的服务,同时加快和保障铁路货运工作的组织。通过对铁路整车货物运输的流程分析,制定货物追踪系统的目标,分析系统功能。通过数据的采集和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提出货物追踪系统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铁路货运集中化的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铁路货运集中化对铁路货物运输需求和供给的影响,认为铁路货运集中化后,铁路货运需求在短期内将保持稳定,从长期看应有所增长;同时铁路货运集中化可增加铁路运输企业供给能力。进一步运用福利经济学原理,分析了铁路货运集中化前后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社会总剩余的变化,得出铁路货运集中化会使社会总福利增加。因此,铁路推行货物运输集中化是一种帕雷托改进,既有利于铁路运输企业自身的发展,又能对社会其它部门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铁路特种货物的运输现状,针对特种货运安全面临的新形势,结合实际提出特种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和事故应急处理水平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分析运输结构变化对铁路货运供给的影响、铁路货运需求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铁路货运供需关系。总结以往铁路货运量预测方法、特点,把铁路货物运输需求量按供给关系分成供小于求和供需平衡两个阶段,并分别提出相应预测函数。  相似文献   

18.
用改进的前向神经网络预测铁路货运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影响铁路货运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影响铁路货运量的诸因素的特点,介绍了一种改进的前向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并建立了铁路货运量前向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算例表明,其预测精度高于常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铁路集装箱货运发展迅速,在铁路货运中占比逐渐增大.当前铁路总公司没有针对 大批量订购采取优惠折扣,导致部分客户转向其他运输方式.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多等级运 输价格策略来吸引大客户,建立了铁路集装箱货运收益最大的动态价格模型,求解出各订购 量对应的最优价格等级.本文以大朗到大红门的集装箱货运班列为例,求解出不同时刻各订购 量的最优等级运价.通过对比优化前后的结果,证明了该模型可以显著提高铁路集装箱运输的 收益.  相似文献   

20.
货运市场中铁路份额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铁路运输企业未能准确掌握托运人货运方式选择行为,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货运服务.本文依据116家托运人的适应性行为调查数据,构建包含运输方式时间与费用,货物特征和选择惯性等属性的多项Logit模型及混合Logit模型,并引入空间特征与运输时间的交互项,揭示不同空间特征下运输时间对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