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党平 《隧道建设》2012,(Z1):117-121
为了解决铁路大跨软基浅埋隧道施工难度,降低施工风险,加快施工进度,本文结合石林隧道软基浅埋段施工技术,通过地貌勘察、地质钻探,确定该段施工采用盖挖法(先拱部明挖施作护拱,后洞内暗挖通过的施工方法),并在护拱施作实践中,合理运用长管棚,护拱基底加固处理(找平层、加固桩、托梁)等技术措施,保障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成功克服了松软浅埋地质及地下水位线以上的长大隧道安全、快速施工难题,为隧道施工安全、施工进度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隧道软基浅埋段盖挖法施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缩短工期、减少投资的优点,通过该技术的成功运用,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为以后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浅埋隧道穿越铁路线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郑州市碧沙变电缆隧道成功穿越陇海铁路等三条铁路线时所采用的浅埋暗挖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隧道建设》2009,29(5):596-596
近日,中铁隧道集团承建的国内首条“大跨度浅埋暗挖非岩层穿河隧道”、长沙市首条过江隧道—长沙湘江大道浏阳河隧道胜利通车。浏阳河隧道是长沙市投资建设的首条暗挖隧道工程,下穿浏阳河,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安全风险大,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施工期间,项目部克服了冰冻灾害和汛期洪峰等各种困难,有效规避了安全风险,明挖主体结构、隧道贯通、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铁十号线熊猫环岛联络线三联洞隧道穿越粉质黏土和中粗砂地层,采用浅埋暗挖CRD工法施工,中洞先行开挖,然后开挖两侧隧道,分部衬砌,施工过程中受力转换复杂,分部沉降对地层影响大,通过采用合理施工方法,信息化调整支护参数,确保了结构的安全稳定,解决了复杂受力结构浅埋隧道开挖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山岭隧道的进出口或穿越峡谷地区常存在浅埋段,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经济、高效地完成隧道开挖支护施工成为工程建设的关键问题,兼具明挖与暗挖优点的盖挖法已初步应用于山岭隧道浅埋段,但其支护设计方法尚需完善。为此,基于山岭隧道浅埋段盖挖施工特点及其盖拱几何模型,首先提出盖拱承载受力简化分析模型;其次,采用结构力学方法建立出盖拱支护结构内力简化计算方法,获得盖拱安全厚度确定方法,并考虑盖拱与拱脚过渡段的平滑缓和作用,构建出拱脚扩大基础的承载力与稳定性分析方法;然后,采用所建立的盖挖支护设计方法探讨隧道埋深、盖拱矢高、圆心角、半径与拱脚宽度等因素对盖拱支护结构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山岭隧道浅埋段盖挖优化设计原则;最后,采用所建立的盖挖支护设计方法对工程实例进行分析,验证了工程实例典型断面盖拱设计参数的合理性,同时探讨了山岭隧道浅埋段盖挖支护设计方法及其优化设计原则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浅埋段盖拱宜与隧道支护结构完全接触,盖拱设计厚度不宜大于0.6 m、内侧圆心角不宜小于120°;盖拱与拱脚应设置平滑缓和的过渡段,提高拱脚地基承载力能有效减小拱脚扩大基础的宽度;隧道初衬钢拱架浇筑于盖拱内不仅能保证盖挖时隧道初期支护封闭成环,还能提高盖拱稳定性;地基注浆加固锚杆不仅能提高地基承载力,还能增强拱脚基础的水平抗滑移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夏国志 《公路交通技术》2013,(4):120-123,127
隧道工程中,洞口施工方案的选择对于整个项目的工期及投资都非常关键,也是隧道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火凤山隧道右线出口段浅埋偏压地质条件,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对该隧道右线进洞明、暗挖2种施工方案进行数值模拟,针对不同方案建立围岩的位移场、应力场,并从风险控制、建设投资、施工工期以及环境影响4个方面对2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暗挖方案优于明挖方案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粉砂地层小间距浅埋暗挖隧道穿越铁路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德华 《隧道建设》2004,24(1):40-43
介绍了小间距浅埋暗挖隧道采用“CRD”工法施工利用各种辅助措施在粉砂地层中成功穿越铁路的施工经验,可为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8.
对吉怀高速公路大坡岭连拱隧道怀化端洞口一侧位于山体内、一侧浅埋段各种设计方案进行必选,对连拱隧道在洞口段一侧位于山体内、一侧浅埋情况,浅埋侧采用明挖、暗挖、暗洞明作方案进行比较研究,为连拱隧道在隧道轴线与地形等高线斜交情况出洞,设计方案选择提供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9.
对吉怀高速公路大坡岭连拱隧道怀化端洞口一侧位于山体内、一侧浅埋段各种设计方案进行必选,对连拱隧道在洞口段一侧位于山体内、一侧浅埋情况,浅埋侧采用明挖、暗挖、暗洞明作方案进行比较研究,为连拱隧道在隧道轴线与地形等高线斜交情况出洞,设计方案选择提供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10.
张金夫  郝小苏  宋林 《隧道建设》2016,36(8):982-987
厦门市第二西通道陆域段工程沿厦门岛内繁忙干道兴湖路布设,结构形式多样,安全风险较高。对厦门市第二西通道陆域段工程中浅埋暗挖双连拱隧道、深大明挖基坑、隧道上跨既有地铁隧道等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和结论如下:1)浅埋暗挖双连拱隧道埋深小、跨度大、地质软弱、保持地面交通,控制沉降是施工的关键技术所在。从三导洞工况理论分析看,设计支护和开挖方法是合理可行的,施工中还应结合实际优化具体支护参数,注重受力体系转换环节,加强监控量测,用信息化指导施工。2)深大明挖基坑,关键是要确保基坑支护体系变形受控,结构安全,基坑防水有效,保证基坑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尤其要注重复合地层组合式围护体系的整体稳定。3)隧道上跨既有地铁隧道,施工中要采取防既有地铁轨道上浮的工程措施,同时加强地铁轨道监控量测,制定好轨道调整预案,保证地铁轨道线型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1.
隧道施工中如何在最大保护环境前提下条件下快速、安全、顺利地通过隧址不良地质地段进行施工是困扰将军沟隧道施工的技术难题。论文通过数值分析,对比了台阶法隧道施工和CRD法隧道施工围岩的变形和支护结构的应力,并结合将军沟隧道的施工现状,建议将军沟隧道穿越浅埋挤压变形段宜采用CRD法。论文介绍了将军沟隧道穿越挤压变形段的施工技术对同类隧道的施工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老鸦冲隧道浅埋穿越高速公路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贺建端 《隧道建设》2006,26(5):50-52
 老鸦冲隧道浅埋穿越高速公路,施工难度较大。就如何控制地表沉降来保证高速公路安全,阐述隧道浅埋段的施工技术,提出有效的施工方法,总结了成功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针对重罗山隧道左线出口段与V形冲沟斜交下穿和最小埋深2.47 m的工程特点,采用盖挖法施工。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隧道受力、变形的变化规律,总结了浅埋偏压段盖挖法施工要点。结果表明:在隧道浅埋偏压段用盖挖法施工,可避免大面积明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又规避了隧道冒顶坍塌的危险,同时对缩短工期、保证质量等都有积极的作用,是浅埋偏压隧道最佳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4.
赵菁  公宝兴 《隧道建设》2008,28(5):613-615
穿越富水砂层一直是浅埋暗挖隧道的难点。以深圳某交通隧道为依托介绍在地质以流砂层和淤泥质砂层为主、隧道结构为大跨度、平顶、浅埋和小曲线半径的情况下,采用一系列措施使隧道顺利贯通、并有效地控制地表沉降的施工实例。  相似文献   

15.
粤赣高速公路龙祖山隧道洞口浅埋段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业青  林锋泉 《公路》2005,(12):208-213
粤赣高速公路龙祖山隧道左、右洞上陵端浅埋且为软弱的全风化花岗闪条岩地段,施工采取了明、暗挖方案,洞外采用套拱、护拱、钢花管注浆加固岩体以及对洞前边坡、洞口仰坡采用钢花管注浆加固措施,洞内采用多台阶短开挖、加强支护、改变传统砂浆锚杆为注浆锚管等施工技术,这些措施控制了全风化花岗闪长岩遇水崩解坍塌的地质病害,成功地开通了浅埋软岩地段,至今山体稳定,隧道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6.
隧道浅埋段盖挖法的应用与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华忠  刘明高 《公路》2006,(7):195-198
结合茅山西隧道浅埋段,对明挖和盖挖两种施工方案进行了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根据实际量测与现场地质调查,决定采用盖挖法施工,并对该方法的施工工艺进行了介绍。实践证明,该方法节省了投资,缩短了工期,保护了环境,是成功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刘伟 《隧道建设》2002,22(2):13-14
本文结合百色水利枢纽导流洞穿越Ⅳ#沟的工程实例,介绍了跨 沟浅埋段盖挖施工这一新的施工方法,为以后通过超浅埋,极破碎的沟谷地形的隧道(洞)的设计,施工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周彦军  刘化宽 《隧道建设》2013,33(5):407-411
为解决隧道与既有道路的立体衔接问题,结合厦门市机场路(仙岳路-演武大桥段)第JC3合同段采用的拱箱复合结构明挖暗埋隧道,对大型拱箱复合结构施工的重难点进行分析,探讨安全优质、高效组织地下拱箱复合结构隧道施工的关键技术。主要结论如下: 1)采用拱箱复合结构明挖暗埋隧道,解决了厦门市成功大道梧村山隧道进口段在周边环境复杂、场地狭小条件下隧道与既有道路的立体衔接问题; 2)研制出的大跨度拱结构衬砌模板台车,较通常的万能杆件组合模板衬砌方法大幅提高了衬砌施工质量和工效; 3)拱圈混凝土浇筑采用联拱对称、分层分段的施工方法,有效地避免了施工冷缝。  相似文献   

19.
熊成宇 《隧道建设》2002,22(2):37-39,42
洛阳市陡中220KV电缆隧道,属浅埋暗挖隧道,隧道所经位置周边环境复杂,且穿越砂层,杂土等不良地层,施工中以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作指导,采用全断面法和台阶法施工,辅以超前导管注浆等辅助施工技术,成功克服了施工中的难题,为今后类似条件的施工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以烟台市塔山北路快速路工程为例,提出山地城市地下快速路的总体设计、交叉节点、防灾救援及智慧隧道方案。根据“两山夹一城”的地势条件,对穿城段方案进行了浅埋暗挖、叠层明挖和平铺明挖的综合比选,推荐平铺明挖方案,采用隧-桥-隧结合形式,实现“长隧短做”,有效地降低了工程风险、难度和造价,以及机电系统的复杂程度和运维难度,为相似工程的方案和设计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