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3 毫秒
1.
城市排水结构渗透设计与改善水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城市水生态环境的组成和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城市气候的影响,提出通过地面排水结构渗透设计来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的思路,并且探讨了台湾及国外一些成熟的渗透设计形式和评价渗透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海绵城市设计理念要求优先考虑留住有限的雨水,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常规的道路排水要求快排,从而防止地面水和地下水对道路的结构稳定造成破坏,但其与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相违背。以江苏省镇江市五凤口高架海绵城市建设工程为例,探讨既满足道路功能,又符合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道路设计方案。同时,基于"改排为收"的设计理念,设计出多功能调蓄塘工程的整体流程。因地制宜地设置多功能调蓄塘,解决了区域路面淹水问题,项目完工后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城市住区河流指发源于城区或流经城市市民居住区域的河流和河流段,也包括历史上虽属人工开挖,但经多年演化已具有自然河流特点的运河和渠系。在人类城市和住区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城市河流作为重要的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载体,关乎着城市居民的生存,影响着城市特别是住区的发展。流经城市住区的河流不仅为城市提供了稳定的水源和发挥着航运等功能,同时还承担着岸堤绿地、河道生态环境、旅游娱乐、文化教育等城市生态发展和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4.
现代城市的地表逐步被建筑和硬化路面覆盖,由于这些硬化路面缺乏透水性和透气性,雨水不能渗入地下,很难与空气进行热量、水分的交换,缺乏对城市地表温度、湿度的调节能力,产生所谓的“热岛现象”,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因此采用既能涵养地下水又能发送生态系统的透水性路面,增加城市的秀水、透气空间,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已引起社会各方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城市景观步行桥与滨水景观设计——湖州市城北大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菲  冯娜 《交通标准化》2011,(9):141-145
结合湖州市城北大桥改建工程的设计经验,探讨城市景观步行桥与滨水景观带的关系,并结合历史文化、交通等要素,简要阐述景观步行桥的设计理念和步骤以及其与城市滨水景观、城市路网的关系,总结城市景观步行桥在滨水区开发中的作用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城区硬化面积比例逐年增加,原有地表状态被破坏,使得城市洪涝灾害时有发生。海绵城市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减少城市洪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举措。介绍了海绵城市理念用于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思路、技术措施,并通过实例详细阐述了海绵城市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措施,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现代物流中心选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地规划和设计物流中心,对于减少物流系统给城市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改善城市的交通和生态环境、优化城市的功能布局、增强城市的载体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增长极(Growth Pole)理论,对发展区域物流中心城市进行分析,确定选址方位,并以乌鲁木齐市作为案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适用范围 所谓渗透,是液体在多孔介质中运动的现象,渗透系数是表达这一现象的定量指标,土的渗透性是由于骨架颗粒之间存在孔隙构成水的通道所至。土中孔隙率的运动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常常是影响土的各种力学性质及控制各种土工建筑物设计与施工的重要因素。目前,室内外各种渗透试验,均以"达西定律"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盐渍土强度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探讨盐渍土在水的渗透溶滤作用下强度变化的机理,提出了能动态反映其强度变化特性的修正库仑定律,可为盐渍土地区地基基础设计及地基稳定验算的有限元分析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强大的综合功能,为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障.通过分析兰州银滩湿地的地位,指出桃花溪工程对兰州银滩湿地生态恢复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伍松 《交通标准化》2012,(17):122-123
新疆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而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极大,这就要求在公路建设中做好水土保持设计工作,建立起完善公路工程水土流失防治体系,以提高新疆地区公路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水平,实现公路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城市道路排水系统是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排水设计不合理将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同时道路积水不能及时排除对城市环境、居民出行及交通安全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针对城市道路排水设计中常见的设计缺陷,对城市道路排水合理设计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以期引起设计工作者们对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就公路工程中所遇到的环境问题,结合设计施工中的解决办法,阐述公路工程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从而减小因道路施工给沿线自然地形、地貌造成的各种破坏,保护和改善当地环境,提高公路的使用效果,更好地发挥公路的各项功能。  相似文献   

14.
城市道路中使用透水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也是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通过对常用透水砖的透水性能的研究,可为今后工程中透水砖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城市水安全的角度出发,基于集对分析原理(SPA)提出了城市水安全中存在的不确定问题,在兼顾了等级标准边界的模糊性的基础上,该评价体系避免了直接计算联系度中的差异不确定系数;选取资源指标、经济指标、生态指标3个子系统共9个分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系统地给出了基于集对分析的城市水安全评价法的基本思路和步骤.实例研究表明,采用集对分析法评价城市水安全,可以清晰地反映影响城市水安全因素及其相关特征,且该方法概念清晰,结构简单,计算简洁,易操作.  相似文献   

16.
城市道路排水、储水一体化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城市道路雨水管线系统主要是排水功能,根据雨水的资源化利用思路,探讨在城市规划和市政工程设计时如何把原来的排水系统转变为常态下以储水功能为主、在降雨时兼具储水与排水的综合功能系统提出排水及储水设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在中小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普遍存在的弊病,提出注意事项和改善方法。把握景观整体性和统一性的思想,使道路景观渗透到城市景观中去,形成统一的整体;增加环境景观的亲和力;因地制宜的选择树种和选择地点设立景观,减少交通安全危害;通过对树种的选择、多样性的搭配方式和灵活的设计手法体现城市的文化和特点。城市道路景观可以通过具体设计手法改善市民的空气、气候、噪音等生活环境。在生态保护方面加强生态群落的联系,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生硬分割,结合新技术和新材料保持生态原有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8.
隧道涌水量关系到作用于衬砌结构的水压力和周边生态环境的安全,是隧道防排水设计的重要参考指标.在总结隧道涌水量预测的3种主要方法:理论解析法、经验公式法和数值分析法的基础上,讨论了围岩渗透系数、洞室尺寸、地下水位高度、衬砌渗透性、注浆圈渗透性及厚度、隧道含水层厚度,以及洞室形状等因素对隧道涌水量的影响,比较分析了各种隧道涌水量预测方法的差异,并重点指出了各种理论解析方法的局限性和适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涌水量随围岩渗透系数的增大线性增大,随地下水位高度的升高存在一个先减小后增大的过程;注浆圈参数存在一个经济合理值;同样的开挖面积条件下圆形隧道的涌水量最小.  相似文献   

19.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它有着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哈尔滨市松北湿地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松北湿地的水环境质量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