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上海西站作为上海铁路枢纽“四主三辅”客站中3个辅助客站(上海西、松江、安亭)之一,与上海站共同承担沪宁方向由中心城到发的部分普速列车、城际列车、高速列车功能;同时,还兼有对外公路交通、城市日常换乘枢纽的功能。上海西站作为真如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承担大量对外联系、对内转换交通的功能,是上海中心城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2.
中国铁路客运枢纽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新一代高铁枢纽的陆续建成,简单的站前广场换乘模式逐渐让位于全天候、无障碍、人车分行的换乘空间接驳模式。新型枢纽的空间特征、核心价值与局限性亟待总结。基于国内外铁路客运枢纽发展历史与背景的研究,将铁路客运枢纽按照空间特征分为三种类型:传统铁路客运站、铁路交通综合体和客站城市综合体。从客流需求变化、城市发展背景、运营管理差异三方面详细分析国内外铁路客运枢纽空间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结合中国高铁建设机制的变迁,提出未来中国铁路客运枢纽的发展方向:大城市高铁枢纽应强化与城市空间的衔接,加强与城市商业功能的有机结合,由铁路交通综合体向客站城市综合体转型;中小城市高铁枢纽应采取更加灵活、集约、经济的形式,谋求特色产业与枢纽交通功能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专题导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专业、不同部门因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交通枢纽"的解释也存有差异。本期交通枢纽专题主要是从城市与城市交通的视角谈及"枢纽",意指城市对外交通(如机场、铁路客运站、长途汽车站等)、市内交通(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公共汽、电车站,出租汽车站,小汽车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步行设施等)以及周边道路、交通信号等其他交通配套设施共同组成的整体。例如:铁路客运枢纽、空港枢纽、轨道交通枢纽等。  相似文献   

4.
上海站北广场地区交通枢纽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 铁路上海站是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三主两辅"铁路布局中的主客站之一,汇集了各种交通方式.长期以来,上海站南、北广场交通状况极其不平衡,北广场地区的开发比较落后,交通问题较为严重.根据总体规划设想,上海重点将建设高速铁路,增加铁路对外通道,调整、增加站场设施,提高上海铁路的综合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5.
2007年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上海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布局规划》(下简称《枢纽布局规划》),明确上海未来将建成A、B、C、D四大类计145个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其中,A类枢纽为"对外交通枢纽",主要解决对外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转换问题;B、C、D类枢纽服务于市内交通,以承担市内各种交通方式之间和内部的中转换乘为主要功能。本文以城市内部换乘枢纽为研究重点,针对枢纽交通功能的定位,对客运枢纽内交通设施布局、  相似文献   

6.
基于LBS大数据的南京市综合客运枢纽影响范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百度地图的LBS大数据,获取枢纽乘客的出行链,分析了南京高铁南站、南京铁路站、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三大综合客运枢纽的服务范围与辐射范围,数据分析认为南京市三大综合客运枢纽借助强大的交通转换功能,承担了城市换乘中心、区域换乘中心的作用,是南京都市圈的核心枢纽,对周边城市有较强的辐射影响能力。  相似文献   

7.
五、一体化交通衔接规划 1.铁路客运与市内交通 根据武汉铁路枢纽“两主(武汉、汉口)两辅(武昌、新汉阳)”的客运格局,实现铁路干线、地下铁路、公路、公交的紧密衔接,实现“无缝”换乘或短距离换乘。  相似文献   

8.
汪湛  成峰 《交通与运输》2011,27(1):28-30
上海西站综合交通枢纽位于真如副中心核心区北区,是真如副中心"两轴双心"功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海铁路枢纽"四主三辅"客站中3个辅助客站之一。上海西站改建完成后,其客运功能将得到迅速提升,可极大提高真如副中心在上海和长江三角洲的地位,扩大其对长江三角洲北翼的辐射能力,为副中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上海西站作为内外交通衔接枢纽,将成为真如副中心重要的发展动力源。  相似文献   

9.
《上海地方交通》2007,(7):11-12,15
为了改变大上海、小车站零星分布的不协调现状,2002年4月以上海市政府名义发布的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明确指出:调整长途客运站点布局,加强与市内交通衔接。在上海火车站北广场和铁路上海南站等处设置长途客站主站。上海长途汽车客运总站(以下简称总站)在上海市长途汽车客运发展规划中早就榜上有名,但是此项目又是个结合旧城改造的项目,动迁户达1274户(单位18户、有证个体户42户),动迁难度很大,筹建过程耗时十多年而不见进展。  相似文献   

10.
“站城融合”背景下,地下铁路枢纽叠合一体化开发而形成的站城区域空间高度集约、功能高度复合,其交通组织较常规铁路枢纽更加复杂。在分析铁路枢纽交通组织设计重点内容的基础上,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为例,围绕解决车站客流集散和城市开发客流出行问题,分别介绍了轨道交通、地面公交、道路交通、慢行等多种交通方式的交通组织设计方案,可为国内相关铁路枢纽交通组织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提升铁路客站与城市交通衔接效率、促进铁路客站与城市高效融合,对10余个典型大型铁路客站进行实地调研及数据分析.总结大型铁路客站与城市交通衔接的五大特征:发展互为支撑、接驳方式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主、客站主要采用立体布局、旅客到发时间较为均衡、综合开发以站内商业为主.进一步分析了铁路客站与城市功能整合不足、与城市交通衔接不便、铁路客站之间互联互通不够等问题.在研判铁路客站与城市融合发展趋势与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大型铁路客站与城市交通衔接融合的关键在于布局融合、网络融合、设施融合、运营融合、开发融合、机制融合,并结合北京南站、深圳北站等实例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给高铁枢纽区域交通与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一定经验参考,对郑州南站高铁枢纽区域交通进行了探讨。结合郑州南站区域定位及周边用地地下空间开发实际需求,对郑州南站区域交通与地下空间进行了分析。针对枢纽区域交通提出了枢纽道路交通集散方案为三快一条主干道和地面的道路交通集散方案,同时枢纽南北形成南北两个高架大环,实现枢纽南进南出,北进北出;针对区域地下空间提出了结合枢纽及周边轨道交通资源建立多元化立体步行系统。  相似文献   

13.
铁路资讯     
《轨道交通》2011,(12):22-23
2015年北京再新建两火车站 全面迈入高铁时代 今后5年,北京将重点增强铁路枢纽能力,实施丰台站改扩建,建设新火站和新北京东站,与现有北京站、南站、西站、北站形成7个主要铁路客运枢纽格局。建成北京站至西站地下直径线,增强两个主要客运站的调度能力。到2015年,北京铁路枢纽年旅客发送量超过1.8亿人次,年货物到发量达到9200万吨。  相似文献   

14.
<正>上海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正步入高速铁路时代。在新形势下如何完善铁路枢纽,加强上海市与长三角地区的紧密联系,发挥上海对全国的辐射和服务功能?本文就上海市铁路客运枢纽规划的完善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5.
成都铁路枢纽客运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都铁路枢纽客运系统为研究对象,作者讨论了客运专线引入枢纽对客运系统的影响,城市形态及其发展规划与铁路客运站选址的相互关系,铁路与城市交通网络体系中其它运输方式的衔接方式、换乘关系及协调发展;提出了未来三十年成都铁路客运系统车站的分工布局、客货线路在枢纽内的走向及疏解原则,同时提出近期新成都站的建设方案以及市内各种交通运输系统与之协调共谋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解决铁路车站开通初期客流预测缺乏数据支撑,以及估计不同交通方式成本来计算客流转移量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的问题。【方法】以新开通南沿江城际铁路江阴站为例,考虑该线与既有高速及城际铁路的线位关系,基于城际出行链,依托旅客出行行为调查对区域内可选择的不同交通方式的城际出行效用进行定量计算,采用Multinominal Logit(MNL)模型,区分工作日与非工作日,结合客流分配现状对效用变量系数进行标定,据此预测南沿江城际铁路江阴站开通后发往南京、上海枢纽的客流量,同时结合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推演计算发往沿线其他站点的客流。【结果】结果表明,南沿江城际铁路江阴站的开通可以有效吸引江阴地区原本选择既有铁路、公路去往南京、上海的客流以及选择公路去往南沿江城际铁路沿线其他城市的客流。【结论】因此,南沿江城际铁路的开通能有效缓解辐射范围内既有铁路、公路的运输压力,客流预测结果还将支撑站点运力资源配置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7.
研究铁路到达旅客在枢纽内外部环境影响下的离站交通方式选择问题,是合理配置交通系统资源的关键问题之一.但是目前已有的方式选择模型对服务水平因素的考虑还不足.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分析了到达旅客离站交通方式选择机理,并定义服务水平期望作为服务水平因素变量;然后在效用函数中引入服务水平期望变量,建立了改进的离站交通方式选择NL模型;最后根据成都东客站调查数据,通过编程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离站交通方式选择NL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但是由于选择数学期望值作为服务水平期望,使得公共交通方式的拟合值比调查值略低.因此在服务水平期望指标值的选取方面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上海未来30 年建设全球城市的背景,首先对比全球当前四大城市(纽约、伦敦、东京 和巴黎) 在轨道交通特别是市郊铁路方面的规模与特色,随后从城市发展途径的视角对全球城市 逆城市化背景下的人口迁移、新城建设及其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的历程进行分析,并引入ROXY 指数判定上海城市化发展阶段和趋势。最后通过对东京等全球城市在逆城市化背景下轨道交通与 新城建设协调发展的案例研究,结合全球城市轨道交通规模,设想上海未来30 年内建设为全球城 市,需具备现有全球城市在空间结构、人口分布与轨道交通方面存在的一些共同特征。在此基础 上,对上海进行模拟预测,得出上海需通过轨道交通特别是市郊铁路提前规划建设,从而引导城 市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9.
铁路客运枢纽地区路网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恒 《城市交通》2010,8(4):23-32
路网结构是铁路客运枢纽地区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因素。利用Google Earth软件获取国内外69个铁路客运枢纽地区的卫星图片,对其路网结构特征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对比发现,国内外铁路客运枢纽地区路网结构的主要差异体现在路网密度、支路比例等方面。结合这些差异以及实地调查经验,指出我国铁路客运枢纽地区路网结构存在的问题:整体路网密度不高,路网级配不合理;新改建车站设计时过于重视进出站匝道的作用而忽视支路;铁路客运站集散交通汇入城市交通的关键节点设计不精细;疏散模式较为传统,周边轨道交通不发达。最后,对国内铁路客运枢纽地区路网设计提出了提高路网密度、增加支路比例、精心设计流线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上海与东京在城市人口、面积、客运量以及各种客运方式在城市交通中所占比重等方面的比较,分析了上海目前在城市交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东京的成功经验,建议在上海城市发展中采取如下措施:①加快调整城市客运交通结构,提高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的比重;②突破条块分割,充分利用、开发市内现有铁路,实现交通资源的优化配置;③发展国产化的城市轨道车辆这一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