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探索大学生习武动机与大五人格的关系,为大学武术选修课中提高学生的习武动机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文章采用大五人格量表中文简化版和习武动机量表,对随机抽取甘肃省兰州市5所高校的45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对于习武动机,男生内部动机显著的高于女生(t=1.97,P<0.01);在年级上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无动机均无显著差异(P>0.05)。除神经质维度外,大五人格中的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责任心与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无动机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大五人格中除宜人性不能对内部动机、责任心不能对无动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外,其余各维度均可以显著的预测习武动机。在武术选修课中,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影响其习武动机。  相似文献   

2.
能者多劳是职场中工作任务指派和分担的一种潜在逻辑,是工作分配规则不公平的具体表征。合理的工作分配,是激发员工积极工作行为的重要参照点。本研究以社会交换理论和行为理论为基础,揭示了工作分配公平感对员工任务绩效和组织承诺各维度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工作分配公平感是预测员工任务绩效、组织承诺的有效因素;(2)员工进取精神在不同情境下,以不同的作用机制调节影响了工作分配公平感与员工任务绩效、组织承诺关系的发生。在能者多劳体验组,进取精神增强了工作分配公平感与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之间的关系;在无能者多劳体验组,进取精神负向干扰了工作分配公平感与任务绩效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了考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公众的出游意愿,在MGB模型的基础上,构建 影响出游意愿各自因素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 提出了10 个假设,揭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后各因素对出游意愿影响的作用机理,运用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方法,对所收集到的有 效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出游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和积极的预期情感对出游 欲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出游欲望和非药物干预行为对出游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消 极的预期情感对出游欲望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使出游者采取 非药物干预的行为也有明显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时代为人们带来了舒适的生活体验,却也将企业推向了一个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为了应对持续动态变化的竞争环境,企业必须不断地做出改变积极面对。本文在对现有文献的整理、分析和归纳的基础上,从员工的视角出发,立足于引进型管理创新的研究,旨在探讨员工建言行为对组织引进型管理创新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5.
基于SEM 的城市公交方式选择行为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现有居民公交方式选择行为模型中仅考虑可直接观测的显变量,尚未 涉及对选择结果具有一定影响的不可直接观测的潜变量的问题,本文从潜变量与显变量 角度,构建了公交方式选择行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以 及对选择结果的影响作用大小,并依据出行者人格特质进行了分群行为特性研究.最后, 将模型运用于成都公交出行实例分析中.结果表明:知觉价值对选择结果具有显著影响, 可解释出行行为意向的62%信息,服务品质对知觉价值的影响高于票价合理性,且不同 群体的选择行为特征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359名80后和90后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探讨新生代员工心理资本的自信、希望、韧性、乐观各维度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利用分析工具SPSS20.0对问卷收集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员工的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员工做出更多组织公民行为的倾向就越高.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影响家长在停车场中对儿童行人安全风险管控行为的因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态度ABC理论,构建家长在停车场对儿童行人的风险管控行为理论模型;编制、发放并收集了401份有效的问卷,使用最小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该模型的科学性。结果发现: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态度和行为意向对家长的管控行为有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对管控行为的影响不显著;风险认知对行为态度有正向影响,对行为意向和管控行为的影响不显著;管控方式对行为态度、行为意向和管控行为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入分析出行者的汽车共享选择行为,首先以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将对汽车共享选择行为具有影响的心理因素整合到传统的离散选择模型之中,形成混合选择模型.然后,基于南京市的实证调查数据,运用混合选择模型对出行者的汽车共享选择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出行者对于汽车共享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等心理态度潜变量对其选择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混合选择模型比传统不带潜变量MNL模型对实证数据具有更高的拟合度.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以色列的案例研究,探讨了公务车税收政策对出行行为的影响.以色列的公务车经历了大规模的增长,对公务车的税收政策也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调查400名拥有公务车的员工和230名只有一辆私人汽车的员工,结果显示,公务车对出行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不利于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公务车税收政策及其实践带来了相当多的额外行驶里程,并刺激员工整个家庭使用公务车出行.公务车税收政策的调整及公司政策的变化,可能会显著影响员工拥有公务车的意愿,并改变其出行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校内出行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校内出行需求,对大学生的感知建成环境、态度、出行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受到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进行研究.针对大连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个人基本属性、感知建成环境、态度、工作日和休息日的出行次数等相关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以探究各变量间的作用路径,并应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对各影响因素对于出行行为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结果显示:①感知建成环境,尤其是便利性,对休息日出行行为(路径系数为0.241,P<0.05)和工作日出行行为(路径系数为0.193,P<0.05)均有显著正向影响;②态度对休息日出行行为(路径系数为0.200,P<0.05)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工作日出行行为无显著影响;③态度对感知建成环境的影响和感知建成环境对态度的影响均显著,但前者相对更强;④新冠肺炎疫情对感知建成环境和态度有显著负向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建议各高校通过完善校园基础设施、优化布局,以改善大学生对校园建成环境的感知,培养积极的出行态度,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从个体与组织的一致性、情感/评价、组织参与、环境这四个维度对四川师范大学校学生会全体学生干部组织认同状况的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会组织及学生会干部事实上均表现出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学生会干部有较高的自我评价和较低的组织评价,将对组织的认同异化为对“学生会干部社会身份”的认同;学生会干部的组织参与呈个人需求导向,组织忠诚度较低;学生会组织的边界和制度环境都较模糊,成员的组织行为较为盲目。原因在于:学生会干部的组织认同机制以交换性组织认同为主,并发生了衍变异化。要解决学生会组织认同的异化问题,需要强化学生会干部的价值性组织认同,并进行相应的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2.
语言传播是建构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文化传播中,人们通过语言学习,获得所学国家的知识,同时也了解其文化,进而建构起文化认同。语言学习动机影响学习者的媒介使用,也会影响其文化认同。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探究语言学习、媒介使用与文化认同的关系。研究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1 003名外籍留学生的问卷调查,试图解释在华外籍留学生的人口统计变量、汉语学习动机、媒介使用与中国文化认同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第一,外籍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融入型动机、工具型动机、成就型动机)与中国文化认同(中国文化符号、中国文化类型、中国文化情感、中国文化行为)之间影响显著。第二,外籍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对其媒介使用行为(媒介使用频率、媒介信息源、媒介信任度、媒介依赖度)的影响部分达到显著。第三,外籍留学生的媒介使用在汉语学习动机和中国文化认同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第四,外籍留学生人口变量与中国文化认同部分达到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精神障碍患者在人格维度、人格特质水平及人格模型方面的特征。方法采用NEO-PI-R个性调查表对376例患者及368例正常人进行测试。结果精神障碍患者在NEO-PI-R的五因素人格模型的N神经质、E外向性、C严谨性维度及多个特质层面上与正常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另外,精神障碍组中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神经症、阿片依赖组之间在NEO-PI-R的N神经质、E外向性、C严谨性维度及多个特质层面上也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精神障碍患者病前存在一定的人格缺陷,不同类型精神疾病患者人格特征既存在差异,也有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为系统阐明高校教师职业胜任力、职业认同、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幸福感的作用关系,选取浙江省389名高校教师为调研对象,采用修正后的职业认同、职业胜任力、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幸福感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职业胜任力与职业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自我效能感、职业认同、职业胜任力和职业幸福感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向链接;职业认同、自我效能感在职业幸福感与职业胜任力之间具有中介效应。相关研究成果对职业幸福感的相关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并对提升高校的教师职业幸福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北京市私家电动汽车网联数据,按照充电行为类型提取车辆行程,并对行程中影响快速充电行为的潜在因素进行细致分析;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影响因素识别,结果表明,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出行距离、出行时间等因素显著影响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行为;最后,基于显著影响因素建立模型,对私家电动汽车快速充电行为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和可靠度.本文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优化私家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提高充电效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北京市私家电动汽车网联数据,按照充电行为类型提取车辆行程,并对行程中影响快速充电行为的潜在因素进行细致分析;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影响因素识别,结果表明,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出行距离、出行时间等因素显著影响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行为;最后,基于显著影响因素建立模型,对私家电动汽车快速充电行为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和可靠度.本文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优化私家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提高充电效率.  相似文献   

17.
据数据统计,青年驾驶员是交通事故和交通违规、违章的高发群体.国外研究表明,家庭安全氛围对青年驾驶员的风险驾驶行为有重要影响.在文献总结的基础上,以 177位中国青年驾驶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探索了中国背景下家庭安全氛围的结构维度,进而运用层次回归技术,探讨了家庭安全氛围对风险驾驶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家庭安全氛围呈现清晰的七因子结构,且家庭安全氛围整体、示范维度、承诺维度均对青年驾驶员的风险驾驶行为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最后从家庭安全的角度提出了规范青年驾驶员的风险驾驶行为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数字平台成为青年参与传统节日的全新拟像空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地。本研究运用仪式理论和沉浸理论提取数字平台节日仪式感、数字平台感知娱乐价值、数字平台感知内容价值三个影响维度,建构青年参与传统节日数字行为的理论模型。在问卷与统计分析后发现:数字平台节日仪式感是青年参与传统节日的直接吸引力;数字平台感知内容价值和感知娱乐价值是间接影响因素,主要通过节日文化观念和沉浸感的中介作用强化青年群体的参与行为。数字拟像中,有关传统节日观念的内容,以及传统节日沉浸感正向影响青年感知节日文化,中华文物借助数字传播走进青年群体;数字拟像的娱乐内容正向影响青年参与数字节日,进而促使青年产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的理念于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引入我国,经过20余年的消化、吸收和发展,人才资本作为市场竞争中最重要的智力资本,对行业发展的作用已被各行各业所认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同于传统的人事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人员的开发与激励,通过建立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契约,来增强员工工作动机,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它与传统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提出,老年人成为亟需关注的重要群体.为弥补现有交通出行研究多关注建成环境对老年人出行行为全局影响的不足,融合2011年香港特区政府组织的大规模交通习惯调查数据、地理数据和谷歌街景图像数据,测度老年人出行倾向和多个建成环境变量,建立三层随机截距(一层:个人,二层:家庭,三层:社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建成环境与老年人出行倾向的复杂关联关系,并借助ArcGIS平台对关联关系进行可视化.研究结果发现:人口密度、土地利用混合度、交叉口密度和绿视率正向影响老年人出行倾向;地铁可达性和公园可达性的影响不显著;建成环境要素对出行倾向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土地利用混合度对出行倾向的局部影响是双向的,在城市西部为正向,而在城市东部为负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