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满足青藏铁路兰新高速铁路段线路内海拔高于2 500 m的正线区段接触网智能化检测、监测的需求,研制了青藏铁路高铁接触网检测车。研制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以适应高原地区高海拔、低气压、缺氧、高寒、大风沙、强紫外线等恶劣的环境条件。该车安装有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可对接触网悬挂系统的零部件实施高精度成像检测,在自动识别和分析检测数据的基础上,形成维修建议,指导接触网维护。  相似文献   

2.
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系基于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e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技术是90年代兴起的自动识别技术。它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RFID系统通常主要由电子标签、阅读器、天线3部分组成。阅读器对电子标签进行操作,并将所获得的电子标签信息反馈给主机进行处理。在射频识别的设计中,信号解调是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基于正交解调技术,提出一种零中频解调方法,有利于阅读器的集成化和小型化。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国内外物流行业的应用现状,提出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现代物流相关领域使用的发展前景,分析了其技术可行性以及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国内外物流行业的应用现状,提出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现代物流相关领域使用的发展前景,分析了其技术可行性以及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国内外物流行业的应用现状,提出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现代物流相关领域使用的发展前景,分析了其技术可行性以及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精确地确定列车在线路中的位置,是保证安全、提高效率、优化服务的重要前提.基于射频识别的精确定位技术,是通过2.45 GHz射频阅读器识别射频标签和监测场强变化的功能,来精确定位列车在线路中的位置.以TagMaster公司的射频识别系统为例,介绍了基于射频识别的精确定位技术的安装和测试方法.模拟测试和实测数据表明,基于射...  相似文献   

7.
设计一种在未通车线路上的接触网智能防盗报警系统。防盗系统采用微波和红外双鉴移动探测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等,能够全天候无人值守、实时监控接触网线路情况、自动识别线路异常情况和远程操作等,实现人员登杆、线路断线等接触网异常情况的远程报警和报警信息实时传输。  相似文献   

8.
射频识别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线电技术在自动识别领域应用中更具体的技术名称为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射频识别系统的组成一般至少包括两个部分:①电子标签(Tag);②阅读器(Reade)。射频识别系统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阅读器到标签,标签到阅读器),以达到识别目的。  相似文献   

9.
TDCS系统作为我国铁路调度指挥的主要工具,目前已基本覆盖全国既有线。车次号作为列车行驶中重要行车凭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直接影响到运输生产的效率。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用于各种恶劣环境,利用RFID技术对列车车次号进行校正可有效地提高车次号的准确传递。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国内高速综合检测车、接触网检测车、轨道检测车和电务检测车的不足,研制集高速铁路工务、电务、供电关键设备设施和沿线环境检测监测、综合数据分析处理和运营维修辅助决策支持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巡检车。概述160 km/h电传动内燃综合巡检车的总体布局和各部分组成及功能,详细论述巡检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综合巡检车的巡检系统运用机器视觉、激光传感、无线传输、实时图像采集、图像智能识别和海量数据分析处理等技术,能够实现各个设备设施的检测与分析。目前,综合巡检车已完成的24项试验项目,全部符合试验大纲要求。  相似文献   

11.
接触网支柱号是铁路供电部门现场运营维护的重要定位参数。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接触网支柱号自动识别方法结合接触网图像的实际特点,对视频图像进行了归一化图像预处理,并对实际的支柱图片进行了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在支柱号识别确定的过程中考虑了接触网支柱号的分布特点,提高了支柱号识别的准确性。利用实际线路数据进行测试,取得了较好的识别精度和较快的识别速度。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能够辅助铁路基础设施检测系统中缺陷的定位,指导现场运营维修。  相似文献   

12.
接触网参数检测设备可以对反映接触网运行状况的参数进行检测,检验结果能正确反映接触网的运行状态,为接触网的维护,调整提供科学依据,随着接触网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接触网检测车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成为接触网参数的主要检测设备。  相似文献   

13.
无锡地铁综合检测车检测系统采用惯性测量原理、机器视觉及激光扫描等非接触测量技术,集轨道几何及动态响应、接触轨检测、隧道限界检测和轮轨监视等功能于一车,并应用RFID无线射频技术进行精确里程定位,可快速高效地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轨道几何、接触轨状态和隧道及线路周边建筑进行检测。综合检测车各检测系统经静态调试和动态验证,检测指标满足检测要求,已正式应用于无锡地铁的定期检测中。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铁路精准放样主要采用GPS系统,而北斗系统在铁路领域应用较少。本文首先阐述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的数据流程及原理,研究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接触网杆位测量系统,同时提出接触网杆位放样可视化操作,最后对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和铁路专用电子地图生成等关键技术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5.
针对近年来铁路供电设备故障情况,分析接触网故障主要原因为外部环境及接触网状态异常,运用安全双重预防机制进行铁路供电安全分析,提出20项重点检查项目,并在普速接触网检测车上进行了监督抽查实践,应用图像智能识别技术提高了分析效率,通过加强缺陷复核闭环销号督促整改,起到了双重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高速综合检测车中,信号检测系统自动化水平较低、需要凭借人工经验检查故障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补偿电容故障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补偿电容检测数据进行降噪处理,然后对降噪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脉冲识别,最后自动识别出补偿电容失效位置,从而达到补偿电容故障自动识别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满足现场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7.
铁路市场     
德国铁路计划购置接触网检测车2008—2010年,德国铁路(DB)计划购置8台自行式标准结构的接触网检测车,至2014年再购置14台同类型的接触网检测车。该接触网检测车走行速度为140km/h,根据需要可提高到160km/h,作业时最高速度10km/h(附挂重量50t),使用单独的发动机,在线路上运行时可附挂重量150t。该接触网检测车采用具有过滤有害微粒(炭黑)功能的柴油机,  相似文献   

18.
德国接触网动态检测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德胜 《电气化铁道》2004,(3):13-14,17
介绍了德国接触网动态检测技术、动态检测车的技术原理及特点,接触网主要参数的测量以及检测数据的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19.
刚性接触网动态检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析接触网检测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介绍刚性接触网检测车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刚性检测项目和原理及目前刚性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阐明刚性接触网动态检测技术与柔性网检测的不同点及刚性接触网专用检测技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射频识别技术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并交换数据目的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基于VB控件的串行通信程序设计,方便地实现了T5557射频卡与PC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强各种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