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正尽管爱恨交加,但总归爱多恨少——这才是韩国造船业和钢铁业关系的真实写照。造船业和钢铁业同为日韩俗称"重厚长大"的典型的外向出口型产业,也是韩国演绎经济增长"汉江奇迹"的"领军产业",更是屹立韩国、东亚乃至全球产经业界多年的具备强大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可以说,造船业和钢铁业的运营与发展相互依存、利益相关、  相似文献   

2.
韩国造船劲势不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造船工业迄今仍然走在世界前列。尽管过去一年媒体曾经相继报道说,积极发展造船工业的中国正在步步紧逼,但是英国伦敦的评论家认为,韩国造船工业在今后20年内,或者至少在2015年以前,将继续领先于亚洲甚至世界。韩国将继续保持其在目前世界造船市场中40%的份额,日本将保持其30%份额,中国是20%,而欧洲是10%。其主要原因是韩国造船工业早就扬弃劳动密集型和低效益的造船方式,而是不断扩大技术设备投资,大胆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3.
胥苗苗 《中国船检》2012,(9):I0009-I0009
尽管造船领域受运力过剩以及全球经济复苏放缓的影响.韩国造船业仍然在全球造船市场中占主导地位。据韩国知识经济部统计,今年1至6月份.韩国船厂赢得的新造船订单达330万总吨.占全球上半年造船总数877万总吨的377%。韩国在今年上半年保持了世界第一的造船地位.  相似文献   

4.
张弛 《中国水运》2006,(3):41-41
韩国造船工业协会根据克拉克松的船舶登记数字公布,2005年全球十大造船企业中,韩国占了7家。前五名全部是韩国船厂。2005年全球排第一位的是现代重工,造船1073万修正吨。排第二、三位的是三星重工、大宇造船。2005年全球造船总量是1.42亿修正吨,韩国7家船厂约占造船总量30%。韩国造船业在订单总量、订单余量、船舶建造量方面均实现世界第一,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日本,继续保持造船业全球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5.
邢丹 《中国船检》2012,(1):93-94
近几年,在航运市场的大浪淘沙中,佐敦公司一直保持着业务上的稳步增长,其成功秘籍一方面来源于驰骋船舶涂料领域80多年的经验沉淀,而更多的是企业对现有市场的敏锐嗅觉及对产品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6.
航运业的持续低迷引发了造船业的低迷,船东纷纷淘汰老旧运力,一时之间,拆船业复苏在望.然而,钢铁业的低迷导致废钢价格接连下跌,拆船业出现了卖家不卖,买家不买的现象,造船、航运、拆船、钢铁一同陷入了一个怪圈,他们之间的不平衡因素越来越明显. 废钢价格持续走低拆船厂拆一条亏一条 2003年,随着航运市场的景气,拆船价格曾一度上升至700美元/吨,2010年前,拆船市场一直保持着繁荣状态,当年10月份之后,拆船价格一路走低,直到2012年12月底拆船市场才开始复苏.  相似文献   

7.
日本东京“航运与贸易新闻”(Shipping and Trade News)于2006年6月16日报道,韩国造船商继续接到世界各地船公司发来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舶(ultra-large container ships)又一批订单。随着现代化造船技术和船舶结构新材料的迅速发展,再加上世界集装箱货运量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10%,越来越多的远洋承运人在竞相收购兼并的同时,不断追加投资,扩大订造各类商船,尤其是超大型集装箱船,  相似文献   

8.
《机电设备》2010,27(4):I0009-I0009
由南通市人民政府主办、广州汇成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2010南通船舶展”将于2010年10月22—24日在南通体育会展中心举行。2009年是世界船舶工业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一年,而南通市的船舶业还保持着不断发展的态势,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伴随着中国南通-韩国船舶装备制造企业合作恳谈会的召开,  相似文献   

9.
《中外船舶科技》2006,(3):45-45
由于韩国造船企业拥有的设计、生产技术和设备先进超群,所以预计韩国造船企业今后二十年将继续保持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船艇》2007,(3B):15-17
预测船市走向欧亚各执一词,韩国造船业去年继续保持世界第一,韩国船厂2007年提高接单目标,韩国今年拟出口260亿美元的新船,德国银行合资成立船舶投资基金,俄将斥资近百亿卢布建设用于建造航母的干船坞。[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胥苗苗 《中国船检》2012,(9):I0006-I0006
韩国土地、运输和海事部(MLTA)日前表示,为了保持其世界顶尖船舶和机器出口商的地位,从现在到2020年,计划投资32亿美元发展近海和北极航运技术。这笔资金将被投入到韩国历史最悠久的海事研究组织——韩国海事科技学院(KIOST)。  相似文献   

12.
<正>全球钢铁业与航运市场多年来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铁矿石、煤炭等作为冶炼钢铁的关键原材料是干散货航运市场至关重要的货物来源。现在,船舶和钢铁都出现了严重的供给过剩,使得航运市场与钢铁业的关系变得非常不健康。两个产业都需要加快消除过剩产能,否则未来面临的危机将会对行业内各自的股东、债券持有人及贷款人带来不可预料的影响。产能过剩同样可能危及央行  相似文献   

13.
美国和南美贸易航线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几乎没有受到经济下滑的冲击。过去10年,美国和南美之间』的贸易已经增长了82%,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远洋航务》2009,(7):46-46
长期以来,强劲的国内煤炭供给使得中国在国际煤炭贸易上一直保持着净出口国的角色。然而,进入2009年以来,这一状况有所转变。随着中国的煤炭进出口平衡被各种因素所影响,中国可能在今年成为煤炭净进口国。  相似文献   

15.
《水运文献信息》2007,(1):17-18
韩国作为亚洲的经济强国,一直把港口的发展作为国家建设的支柱。韩国政府认为,韩国的经济发展能否持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釜山港能否成为东北亚物流中心和集装箱枢纽港。因此。韩国政府不遗余力地加速釜山港建设。2003年以前,釜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在东北亚地区一直占据首位,其中来自中国的中转箱量对釜山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中国港口的发展,2003年起上海港和深圳港后来居上,使其失去了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三的地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龚月明 《海运情报》2005,(12):14-16
中国、日本和韩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度日益提高,三国区域内的集装箱货流也一直增长。以贸易额(美元)计,中国已成为日本的第二大出口对象,且2002年以后已是日本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对于韩国来说,2003年中国成为最大的出口对象,对于日本而言,韩国是继美国、中国后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日韩自由贸易协定如果签订,贸易将更为活跃。在集装箱货流方面,按2004年实绩,中日间比上年增长19%,约为260万TEU;日韩间增长8%,约为125万TEU;中韩间增长11%,约为198万TEU。  相似文献   

17.
郭宇 《中国港口》2009,(9):40-41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港口经济的影响 我国的对外贸易近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8年下半年始:我国的外贸出口下滑。至2009年1-6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负增长(见表一)。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2月7日,一艘在香港注册的油轮,在韩国忠清南道泰安郡西北海域与一艘韩国驳船相撞,超过1万吨的原油泄入大海。此事故是全球海事界继“威望”号事故之后的最大海上船舶溢油事故。此次事故,再次警示我们,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海域并不安宁,随时都面临着像韩国这样的威胁。  相似文献   

19.
对现代指挥官而言,水下战依然是海战中最困难的战斗。近年来,反潜传感器和武器虽然一直在发展,多普勒和合成孔径雷达、高功率低频声呐、宽频主动声呐、灵活的拖曳声呐和先进的频谱分析,已大大提高了反潜技术水平,但不依赖空气推进装置和安静化技术的应用使潜艇仍然在战术上保持着优势。潜艇可加入到特混大队的防御圈中,安静型常规动力潜艇很难被探测到,  相似文献   

20.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是否应该贬值、是否会贬值,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确是人们一直关注的焦点。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多次对外宣布人民币不贬值,实行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汇率政策,为稳定亚洲乃至世界经济、使亚洲国家尽早走出危机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对中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上的地位与影响是历史性的。中国总理朱镕基在马尼拉访问时又一次肯定地表示:目前为止,人民币没有贬值的压力。目前,韩国、马来西亚等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股市上涨、币值稳定,日本经济向好,整个亚洲经济已开始复苏,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