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近年来,计算机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为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信息技术正以人们始料不及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而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流,对交通行业而言,随着交通工业化的推进,特别是以高速公路为重点的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使我们抢抓信息化发展的机遇,加快交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公路建设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便已摆上了日事日程,愈来愈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pXML标准实施是公安交通标准化建设的基础工作,是整合数据、规范流程的技术基础,是现有公安部标准的提升和发展,它必将在公安交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蔡文沁 《ITS通讯》2004,6(1):116-118
当前,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己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倍增器。在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同志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把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条件,中国自古以来把衣食住行列为人们生存的四大要素。交通运输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4.
从1998年建立进口车计算机核查系统到今天,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从实际效果来看,通过规模建设、规模推进、规模应用,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在实战应用中充分发挥了规模效益,成为交通管理工作实现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呈现出四点主要特征:一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完备,信息系统运行平台及网络框架基本建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政府非常重视高速公路的规划与建设。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美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发展速度很快,平均每年建成3000公里。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美国政府很注重公路建设的走向和布局,既考虑与城市道路网的连接,又注意偏远、荒漠地区的建设发展需要。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将电子、通信、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高科技手段运用到高速公路管理中,积极发展交通智能化管理,也称智能运输系统,其目的是在传统交通工程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解决和满足人们对交通“高速、安全、舒适”的要求,大大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6.
�й���·��Ϣ��������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铁路信息技术从单项的、部门级的以数据处理为主的初级应用,发展到今天涉及各业务领域的、覆盖全路的、实时处理的综合应用,本文综述了中国铁路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介绍了覆盖全路的数据通信网、初具规模的信息处理平台等铁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和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车号自动识别系统、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列车指挥系统等应用系统建设的成果,展望了铁路信息化建设坚持高起点、高层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实现运输能力的显著增长、运输组织效率的普遮提高和运输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更好地发挥铁路在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中骨干作用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和出现的新动向,作者认为,信息化必将对教育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同时,信息化也必将推动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作者介绍了当前西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研究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80年中叶迄今,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与信息化技术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中尚显不足。本文通过组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虚拟专网,将参与高速公路建设的所有组织联系在一个平台上,通过一套信息管理系统,以实现高速公路建设期的管理信息化。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适应我国现阶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际需要,根据劳动力市场技能型人才的紧缺状况和相关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了“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并优先确定在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护理等四个专业领域实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企业计算机网络的建成和生产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勘察设计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也必将由劳动密集型转为以现代化网络系统支持的知识密集型工作,这就要求改进勘察设计档案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档案资料的利用价值;要健全档案工作管理机制,保证档案材料的完整收集;要加强计算机的运用,推进勘察设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随着信息化进程加快,信息政策正在成为日益重要的新类型的政策。国家信息政策,作为政府实施宏观的信息管理的指南,为发展信息技术、管理信息资源和提高信息化水平以促进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所不可缺少。通过总结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我国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务实的信息化政策环境,为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江苏省交通系统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形势的要求,2008—07—29江苏省交通系统计算机应用与信息化开发、管理单位的50余名代表会聚南京,共商成立江苏省公路学会计算机应用与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江苏省交通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杨根林同志、江苏省公路学会理事长陈小桐同志应邀出席会议,并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江苏省信息中心主任姚万华同志也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了信息化专题报告,系统介绍了江苏省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情况、基本经验、发展趋势和建议想法。会议由江苏省交通厅科技处处长、江苏省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主任金凌同志主持,他向与会代表作了筹备建立计算机应用与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3.
水路交通的信息化就是在全球信息化的背景下,通过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电子信息技术,迅速地改造传统水路运输业的生产、管理和服务,向以信息资源为基础的智能化的新型水路交通发展。水运行业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回顾它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信息化在水路交通中大有可为,更加坚定了要加快水路信息化进程的信心。  相似文献   

14.
通过信息化施工,将原采分割的、相互孤立的各项管理工作,有机地、动态地、规范地联系在一起,实现量化的施工全过程控制和科学管理,是土木工程施工企业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只有抓住信息化建设的机遇.实行管理创新,才能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伟大变革中,提高竞争力,求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在施工企业跨越式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阐述了大型施工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内容:建立基础通信通道,建立计算机网络平台,建立企业标准数据平台,建立全集团协同工作平台;介绍了大型施工企业信息化体系的系统整体构架、决策支持层的深度应用、综合项目管理系统功能等,从应用的角度提出了大型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的具体方案。对施工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以信息化建设为龙头,积极推进智能交通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一)优先建设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信息平台,基本实现交通管理业务信息化 1999年,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实施以公安业务信息化与计算机网络建设为主要内容的“金盾工程”,机动车/驾驶人数据库被列为重点建设的基础资源库。我们在组织开展机动车登记、驾驶证管理两个核心系统建设的同时,还开展了交通违法处理、事故信息统计等系统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建设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也是产业优化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核心所在。要以电子政务为龙头,带动交通行业信息化。阐述即将建设的电子政务框架体系、信息化基础工程平台和交通业务系统等。到“十五”末基本建成江苏省交通行业统一的宽带高速互联网络平台,安全支撑平台和中心数据库平台。  相似文献   

18.
薄磊  王青山 《交通与运输》2007,23(B07):73-76
摘要:公路军事运输信息化是后勤保障信息化的重要建设内容。Gls技术融合了当前先进知识和技术,已经深入影响到国民经济生活各个领域,在军事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促进了军队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基于此技术,对公路军事运输地理信息系统开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我们怀着激情与豪迈唱了一遍又一遍,今天我们还要自豪地唱出我们的党不仅带领全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还是我们伟大的党带领全国人民建设了新中国,而且必将带领我们走向新的辉煌。习总书记曾强调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  相似文献   

20.
《交通标准化》2009,(10):68-71
高速公路被誉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桥梁,是发展现代交通业的必经之路。而中国在这条路上,已迈出了令世界叹为观止的步伐。北京罗建科技有限公司秉承筑桥养路,为国利民的理念,在经营上始终坚定不移地执行“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以诚信为基础,以发展、创新为企业文化,以推进中国交通基础建设为核心思想。打造高效、节能、环保的公路,服务交通、造福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