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钛系表面调整剂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表面活化处理剂,制备了双组分(JA和JB)钛系液体表调剂;探讨了表调槽液中JA和JB的浓度对磷化膜的膜重、表面微观形貌和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表调槽液中JA浓度(含胶体钛)升高,对磷化膜的表面微观形貌和膜重无影响,大生产用量一般控制在2~5 g/L;随着表调槽液中JB浓度升高,磷化膜表面晶粒尺寸和磷化膜膜重都有变小的趋势,磷化膜膜重太低将减弱磷化膜对基体的防护性能,大生产用量一般控制在1~2 g/L;该双组分液体表调剂的最佳使用方法是将JA和JB预混后配制槽液。  相似文献   

2.
新型液体表面调整剂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新型液体表面调整剂和粉状表面调整剂的槽液消耗对比试验、贮存耐久性对比试验、成膜速度试验、不同板材影响等试验,确认了新型液体表调剂具有槽液使用寿命长、成膜速度快;使用窗口宽,适应多种板材;使用成本低,有利环境保护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优良的表面调整剂能够为磷化膜生长提供良好的晶核,从而提高磷化膜的致密性。针对本课题组制备的新型高稳定液体表调剂J1进行试验,探讨了表调槽液的pH值和温度对磷化效果的影响,以及水质对磷化膜结晶形态及槽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J1表调槽液pH为7.25~11.93时具有较强的活化板材的能力;室温使用的表调槽液即使因外界因素导致表调槽液温度高达60℃时,仍具有较强的表调能力;采用电导率范围为80~230μs/cm的水配槽,槽液陈放40天和90天后的表调能力未见下降。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钛系表面调整剂使用寿命较短,表调能力受配制表调槽液的水质及表调槽液的pH值和温度的影响较大,越来越不能满足环保和节约成本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对传统钛系表调剂进行了改进,研究了配槽用水质电导率和表调槽液pH值对表调剂表调能力的影响,并与传统固体钛系表调剂进行了老化对比试验和负荷量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钛系表调剂工作槽液清澈透明,接近于真溶液且高度稳定;该新型钛系液体表调槽液使用寿命是传统固体钛系表调槽液的4倍;负荷量是传统固体钛系表调剂的3倍多。  相似文献   

5.
开发一种双组分锌盐液体表调剂.通过配套磷化后的膜重和微观形貌考察了 PA-Z的表调能力,以及水质、PA-Z(A)和PA-Z(B)用量对表调能力的影响,表调槽液寿命.结果表明,PA-Z表调能力强;水质(电导率8~320 μs/cm)对表调能力影响小;PA-Z(A)用量1.25~2.5 g/L,PA-Z(B)剂用量1.2~...  相似文献   

6.
表调在汽车涂装前处理工艺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表调液的工艺参数直接影响磷化膜的质量。通过试验探讨了表调液的硬度对磷化膜质量的影响,对有关技术人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锌盐液体表面调整剂的特点和机理,并将其与钛盐粉体表面调整剂进行了全面对比。结果表明,锌盐液体表面调整剂综合性能优良,克服了钛盐粉体表面调整剂存在的诸多缺点,必将逐步取代钛盐粉体表面调整剂。  相似文献   

8.
磷化是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在磷化处理前,一般要对钢铁表面进行碱洗除油。但钢铁表面经碱洗后受到侵蚀,导致形成的磷化膜结晶粗大、抗蚀性差。因此,为提高磷化质量,需要对钢铁进行表面调整。通过试验探讨了表面调整槽液的温度、浓度、pH值和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磷化效果的影响,并根据试验和实际生产情况得出了最佳的表面调整工艺条件,为提高整车涂装质量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提高机制砂与沥青黏附性的措施,通过湿轮磨耗试验,以沥青膜剥落率为指标,分别研究不同掺量的消石灰、水泥、液体抗剥落剂对机制砂与沥青黏附性的影响,通过均匀设计得出液体抗剥落剂的使用对机制砂与沥青黏附性效果影响最显著,其次是消石灰和水泥;消石灰与液体抗剥落剂的混合使用更有利于提高机制砂与沥青的黏附性,消石灰与液体抗剥落剂的最佳掺量分别为5%和0.5%。  相似文献   

10.
随着汽车轻量化材料的快速发展,铝板在汽车车身上的应用率逐年提高。文章通过研究磷化工艺处理钢铝混合车身存在的问题,提出钢铝混合车身在磷化工艺条件下,对脱脂液、表调液、磷化液、钝化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实测镀锌板磷化膜在电泳过程中的溶解量和对电泳漆液工艺参数影响的测定,通过试验得出了镀锌板低锌磷化膜的耐酸碱腐蚀性能优于普锌磷化膜的结果,为汽车制造厂家合理使用镀锌板,选择其涂装工艺、涂装材料及严格生产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沥青混合料高温施工过程中与施工器具之间粘附作用,避免传统隔离剂对混合料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研究开发出高温耐久型低表面能隔离剂。通过隔离效果试验、隔离剂对沥青胶结料性能影响试验和隔离剂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试验对其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开发的高温耐久型低表面能隔离剂相比于目前沥青混合料施工中常用的植物油隔离剂隔离效果明显且更为持久,同时该隔离剂的加入对于沥青胶接料和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指标影响十分有限,完全符合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孙广滨 《路基工程》2015,(2):98-102
为了研究高模量剂掺量对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劈裂强度、静态回弹模量和动态模量等试验,分析了高模量剂在不同掺量、不同温度条件下对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抗压强度、静态回弹模量、动态模量和相位角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模量剂的加入能明显提高劈裂强度,但其掺量不宜超过0.6%;随着高模量剂掺量的增大,抗压强度和静态回弹模量逐渐增大,当掺量由0%增至0.7%时,抗压强度和静态回弹模量分别提高30.8%和49.4%;高模量剂掺量对动态模量的影响小于静态回弹模量;高模量剂的加入对相位角的影响很小,表明高模量剂对沥青混合料的黏弹特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由于斜拉桥成桥索力与目标索力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利用影响矩阵法对某大跨径斜拉桥成桥后索力偏差进行调整,确保其索力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提出以锚杯拔出量作为调索主控制参数,提高索力调整精度的同时,解决了传统以索力为主控参数的调索方法所要求的必须在温度恒定状态下实施的苛刻限制,使索力调整可在白天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索力调整实现了索力优化目的,且对结构线形和应力影响很小,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B501车门磷化膜表面出现的"小箭头"状斑痕问题,对涂装前处理的预脱脂和脱脂、水洗、表调、磷化等工序进行了逐一排查,还试验对比了板材表面微观状态的影响,结合钢板表面磷化膜形态的观察,确定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冲压车间模具清洁不到位以及磷化液参数超标;并以此为前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更精确地指导大跨径斜拉桥的施工过程控制,提出一种以斜拉索无应力索长为变量的整体计算流程及调索方法。调索计算按照先成桥状态、再最大悬臂状态、最后全部施工阶段的顺序,满足调索目标及约束条件,依次确定各状态无应力索长;将主梁线形、塔偏、索力等被调整参数的调整值换算为索长增量,按照先塔偏、再主跨主梁线形、后索力的原则进行迭代;当整体几何形态趋于稳定时,采用被调整量混合参数影响矩阵辅助计算。该方法在武汉青山长江大桥和武穴长江大桥的应用表明:按提出的整体流程进行计算有助于理解结构设计特点、明确施工过程控制重点;调索时先采用换算索长快速接近目标状态,再采用混合参数影响矩阵精确调整,可提高结果精度与迭代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镀锌件产品质量和抗蚀性,对现应用的镀锌工艺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保证污水处理容易、环境污染小的条件下,决定采用弱酸性氯化钾镀锌工艺。研究了氯化钾镀锌的配方和工艺。通过试验和实际生产,决定采用以芳香醛为主体光泽剂的氯化钾镀锌工艺。掌握了光泽剂的最佳添加范围、电流密度的控制范围和pH值的调整方法,分析了温度、滚筒转速、镀液成分对镀层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新型橡胶沥青及沥青温拌剂的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制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温拌剂,明确温拌剂对橡胶沥青性能的影响,给出温拌剂的制备工艺及添加量,最后探究温拌剂的温拌机理。结果表明:采用ZL-1、ZL-2、DS-2温拌剂对橡胶沥青及沥青进行温拌试验,加入3种温拌剂的橡胶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温拌效果良好,橡胶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均达到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人造金刚石(PCD)工具对汽车轻合金件进行了无屑熨压加工工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此工艺可以有效地降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提高工件表面强度,进而提高工件在动载荷下的抗疲劳特性。针对该工艺对工件显微硬度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到了熨压参数变化对工件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通过调整熨压参数可完成熨压过程中对被加工工件表面显微硬度值的预测分析和控制。  相似文献   

20.
选择合适的制备工艺技术,通过添加H2S抑制剂制备了新型硫磺温拌剂,利用Na OH–EDTA吸收液吸收新型硫磺温拌剂与沥青混合加热过程中释放的H2S,并采用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其释放量。研究了H2S主抑制剂、主抑制剂复配的辅助抑制剂的种类和用量对H2S释放量的影响,优化了新型硫磺温拌剂颗粒的制备工艺及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