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王军  陈宁 《船舶工程》2014,36(5):65-68
IMO制定的压载水处理D2标准已对颗粒物和细菌及微生物的数量等做了明确的规定,利用紫外线杀菌具有高效、洁净、方便的特点。提出了对原有的UV处理装置内增加了进出口导流板和筒体内平面导流板,它改善了UV处理装置内的流场分布和辐照剂量的均匀性。模拟结果显示,优化后的装置它的平均流速为1.18m/s,低于原先的2.43m/s平均流速,使辐照时间增加了1.030s,辐照剂量呈正态分布。通过生物实验测试,验证了优化后的装置能将10~50μm生物数量控制为平均0.02cfu/ml,50μm以上生物数量控制为2.33cfu/m3。在紫外灯管数量及功率未增加情况下,它节约了处理时的能耗,达到了理想的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船舶压载水杀菌装置能量的协同管理,针对紫外线与超声波联合处理(UV/US)压载水管理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杀菌装置能量协同管理策略,选取压载水水质浊度和藻类丰度的变化情况作为模糊逻辑控制系统的输入变量,经模糊推理确定UV/US压载水管理系统各杀菌单元的工作模式;根据UV与US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权重关系,建立UV杀菌单元的仿真模型,并搭建UV藻类灭活试验平台,验证UV/US模糊逻辑控制策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UV/US压载水管理系统及其模糊逻辑控制策略在满足压载水排放性能标准的同时,可以实现各杀菌单元能量的最优控制,降低系统的能耗。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最新公约要求,国际航行船舶需加装压载水处理装置防止生物入侵,所加设备要与船舶进行适应性匹配.根据大型舰船使命任务需求及压载水系统特点,结合压载水处理装置的安装要求,从管路系统改造设计和控制逻辑设计等方面对压载水处理装置加装的适应性进行分析,提出并详细论述压载水处理装置加装设计流程和方案.该方...  相似文献   

4.
针对国际海事组织关于压载水只有经过处理达到相关标准才能排放的规定,本文介绍一种满足国际海事组织的《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管理与控制公约》G8准则要求的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管理系统的组成及原理。设计一套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控制系统,将Labview和PLC的数据通信技术应用到船舶压载水处理控制系统当中。开展船舶压载水系统控制理论的分析,建立Labview和PLC之间的数据通信关系,给出基于Lavview和PLC的船舶压载水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详细介绍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组成和实现方法,并对其与现有压载水处理系统的嵌入性应用进行分析。压载水处理效果经岸基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软件交互界面,编程简单,控制效果良好,处理效果达到相关标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的随意排放带来不同海域的生态污染及危害,已经引起了全世界海洋国家的极大重视。随着近期芬兰签约加入船舶压载水公约(BWM公约),该公约正式生效。以压载水公约D-2标准为背景,以压载水处理系统原理为基础;分析了在各类船舶上加装压载水处理系统设备的选型方法和特点。为即将到来的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加装高潮期提供指导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紫外线(UV)杀菌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经济的压载水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跨洋运输船舶压载水处理领域中。由于紫外辐照时间是影响压载水UV装置杀菌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论文提出对UV杀菌装置的进口和出口分别添加导流叶片,来优化杀菌装置腔体内的流场分布,改善粒子辐照剂量均匀性的处置。建立紫外辐照强度、粒子辐照剂量和耦合流体流动的数值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工业尺寸的UV杀菌装置进行了模拟计算。采用Fluent软件对优化后的UV杀菌装置进行模拟计算,结果显示,经过优化的杀菌装置在紫外总功率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粒子受到的紫外辐照平均剂量增长了20.5%,极大地提高了UV杀菌装置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航海》2010,(5):37-38
<正>瓦锡兰的压载水处理系统BWT 500i是与特洁安技术公司联合开发的产品,有效地满足最新、最严格的环境规范。该系统革命性地将过滤和紫外线消毒技术集成到一个单独的装置,使之紧凑而便捷地安装上系统,以一种最有效和环保的方式处理压载水。瓦锡兰已经发布了一款新的独特的压载水处理解决方案——瓦锡兰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STCW78/95公约关于压载水操作与管理的评估训练要求,设计了基于InTouch的船舶压载水监控系统,包括控制逻辑设计及监控界面设计。重点阐述了压载水监控系统中的控制逻辑设计,包括船舶配载控制逻辑、压载泵控制逻辑、船舶稳性计算与调节逻辑等。监控系统界面友好,工作可靠,且具有面向训练的功能特征,可满足评估项目的实训及评估要求。  相似文献   

9.
沈苏雯 《中国船检》2012,(10):74-76
IMO正式通过《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国际公约》已有8年多时间。公约通过后.压载水处理装置便成为船舶必不可少的设备,压载水处理装置的研发就如火如荼般地展开了。如今已有不少压载水处理系统可供船厂和设计单位选择.但受到船舶特点、处理技术、处理能力等限制,几乎没有哪种处理系统能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船舶。随着压载水管理公约正式生效的临近,将来每一艘船都必须面对压载水处理的问题。现将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技术成果与经典案例进行汇总.供业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压载水公约》修正案正式生效10月13日,《压载水公约》(BWM)修正案正式生效,修正案确定了压载水交换标准从D-1向D-2过渡的实施时间表。该修正案于2018年4月在IMO会议上获得通过,同时涉及检验和认证。通常情况下,船舶通过安装压载水管理系统以达到D-2标准。目前市场上已有许多获得认证的系统,有的采取物理方式例如紫外线来处理压载水,有的使用活性物质例如化学药品,使用活  相似文献   

11.
《江苏船舶》2016,(2):31-34
为达到国际海事组织(IMO)在2004年2月通过的"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要求,6 200 DWT油化船通过采用压载舱集中布置,压载水处理装置模块化分散布置的设计方式,避免了液货船危险区域和安全区域共用压载水处理系统设备选型受限、建造成本高、系统操作复杂等方面的局限性,对液货船压载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管理与控制公约(BWM公约)生效日期的临近,越来越多的运营船舶将面临加装压载水系统,修船企业将迎来压载水处理系统加装高潮。文章从压载水处理系统原理、安装方式、安装技术及修船企业应对策略等方面分析,探讨修船企业应对BWM公约生效的积极方法。  相似文献   

13.
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及其产业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于2004年2月通过后,将于近期满足生效条件。文章对近年来国际上出现的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以及各国生产商的产品现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对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市场竞争、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和探讨,并对我国企业如何应对未来竞争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针对船舶压载水所引起的海洋生物污染问题,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主要概述了公约的基本要求以及船舶在设计过程中为适应公约的相关要求,对选择适当的压载水管理方法、压载水处理装置、压载水的取样点的设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生效日期的临近,出现了多种压载水处理技术。文章介绍一种结合紫外照射与光催化氧化的压载水处理系统,分析了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光流耦合仿真及系统特点。  相似文献   

16.
鉴于对船舶压载水处理要求日趋严格的形势,提出基于"过滤+紫外线杀菌+超声波清洁"相结合来处理船舶压载水的方法,设计系统整体结构,完成了紫外线处理单元(EPT单元)与自清洗过滤器等重要设备的设计与选型,开发了控制系统,并制造出一套可供实船应用的压载水处理系统样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压载水公约》生效前后,船舶陆续加装了压载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文章介绍了BSKYTM600压载水处理装置工作原理,系统操作方法,针对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齐东周 《世界海运》2011,34(1):14-16
介绍国际海事组织(IMO)颁布的《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淀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的生效日期、性能标准及批准流程,论述现有的主要船舶压载水处理方法、目前符合国际海事组织压载水排放标准的压载水处理系统及其影响,为2016年底前全部现有船舶配备IMO认可的压载水处理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个联合了多家压载水处理系统发证测试组织的正式团体——GloBal TestNet于不久前成立,该团体将有利于加快测试程序和信息交换的标准化和统一化。该团体的成立有望使测试设备客户和压载水处理技术的终端用户(即对满足《2004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BWM公约)要求的高性价比和环境友好型系统有需求的船东)。  相似文献   

20.
《世界海运》2017,(8):22-24
随着《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生效日期的临近,船东不得不在众多的压载水处理设备中选择一种安装在其船舶上以符合公约关于压载水排放标准的强制要求。中国船级社(CCS)及业界的专家给出了众多关于压载水处理设备选型的建议及指导,但很少涉及压载水处理设备灭活后生物再生的问题。提出该问题,希望相关国内外专家能够再深入研究,以及建议船东及船舶管理人员在选择压载水处理设备时考虑到这方面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