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矸石料击实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枣庄矿区煤矸石料应用现状,取样进行了不同粗颗粒含量、不同击实功等情况下的击实试验研究,并进行了击实煤矸石料的CBR试验、回弹模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的干密度随着粗颗粒含量、击实功的增加而增加;击实煤矸石料的CBR值满足规范的要求;粗粒料的掺入有利于提高煤矸石料路基的承载能力;煤矸石料的回弹模量随击实功的增加而增加;击实后浸水破碎率明显比击实破碎率幅度小;击实功是保证煤矸石材料填筑路基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总的来说,枣庄矿区煤矸石填料强度高,水稳性较好,适合路堤填筑施工.  相似文献   

2.
粘性粗粒土的击实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粘性粗粒土的大型击实试验过程中,着重分析了击实功、粗颗粒含量对击实效果的影响,发现最大干密度随着粗颗粒含量的增大而呈抛物线性变化,最佳含水量则随着粗颗粒含量的增大而呈线性减小,粘性粗粒土的最大干密度随击实功的增大而呈抛物线性增大,最佳含水量随击实功的增大而呈线性减小;同时通过大型击实试验与不同超粒径处理方法后的重型击实试验及振动台法试验结果对比发现:只有等量替代法后重型击实试验结果与大型击实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其它处理方法后的试验结果偏小,振动台法则明显偏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行研制的大型击实仪对土石混合料进行击实试验,不同击实功、击实方法及超粒径处理方法情况下击实试验结果表明:土石混和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随粗颗粒含量不同而不同,其中粗颗粒含量较少时,击实功的变化对土石混合料干密度的影响较大;对于土石混合料,不同击实方法得到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均相差较大,其中大型击实法得到的最大干密度值最大;对于土石混合料中超粒径部分,采用等重量替换法处理时中型击实试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与大型击实试验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4.
土石混和料大型击实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海清 《中南公路工程》2005,30(4):200-202,213
采用自行研制的大型击实仪对土石混合料进行击实试验,不同击实功、击实方法及超粒径处理方法情况下击实试验结果表明:土石混和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随粗颗粒含量不同而不同,其中粗颗粒含量较少时,击实功的变化对土石混合料干密度的影响较大;对于土石混合料,不同击实方法得到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均相差较大,其中大型击实法得到的最大干密度值最大;对于土石混合料中超粒径部分,采用等重量替换法处理时中型击实试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与大型击实试验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5.
乌鲁木齐地区低液限粉性土的击实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对低液限粉质路基土在不同击实功作用下所得击实试验数据的分析,论述"经济击实功"的存在,并对指导路基压实有现实意义。通过计算,分析击实功的提高引起上述有关物理指标的变化规律,强调饱和度在击实及压实中的重要意义。同时针对低液限粉性土击实试验,总结了低液限粉性土的击实特性,击实干密度与含水量、击实功的变化规律及相关关系,并通过试验数据得出了三者之间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6.
废弃陶瓷经破碎、筛分加工成人工骨料,部分或全部取代天然砂、石配制成废弃陶瓷骨料混凝土.共设计13组混凝土,其中,基准混凝土1组,废弃陶瓷骨料取代天然粗骨料、取代天然细骨料及同时取代天然粗、细骨料的各4组,取代量分别为30%,50%,70%,100%.进行混凝土收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废弃陶瓷骨料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的收缩变形规律基本一致;废弃陶瓷骨料混凝土的收缩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收缩性能,或者与普通混凝土收缩性能相当;随着废弃陶瓷骨料对天然骨料取代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收缩率呈下降趋势;就收缩性能而言,在混凝土中,废弃陶瓷骨料部分或全部取代天然骨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从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基本性质出发,对其进行击实试验,并提出了5种试验方案。通过对击实试验结果以及压实特性的分析得出:每个击实功都对应一个最大干密度,且随着击实功的增加,最佳含水量减少,最大干密度增大以及其他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8.
压实黄土的工程力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击实方法制备不同夯击功能下的土样,来研究压实黄土的工程力学性质。试验结果表明:压实黄土的压缩模量、粘聚力及内摩擦角随击实功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击实功下土样的强度随龄期基本呈增长趋势,但其增长幅度与试验过程中的压应力大小有关;同一龄期土样的粘聚力随击实功变化幅度较大,而内摩擦角随击实功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9.
李炜光  钟厚冰  徐建伟 《公路》2004,(2):111-113
针对超尺寸粒径二灰砂砾物理指标不易测定的问题.采用了理论计算、振动测试以及根据单位击实功相等原则确定了相应击实方法。通过不同测试方法对超粒径二灰砂粒的物理指标测定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室内试验基础上.最终提出采用单位击实功相等原则疗法确定的击实试验.具有较强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废弃陶瓷骨料混凝土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弃陶瓷经破碎、筛分加工成人工骨料,部分或全部取代天然砂、石配制成废弃陶瓷骨料混凝土.共设计13组混凝土,其中,基准混凝土1组,废弃陶瓷骨料取代天然粗骨料、取代天然细骨料及同时取代天然粗、细骨料的各4组,取代量分别为30%,50%,70%,100%.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废弃陶瓷骨料部分或全部取代天然骨料,混凝土强度均达到设计强度等级C30的要求;废弃陶瓷骨科对混凝土3d及28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无显著影响;就强度而言,在混凝土中,废弃陶瓷骨料部分或全部取代天然骨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以温岭某地城中村改造的房屋拆迁建筑垃圾填料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组分构成的基础上,对砖,混凝土块和石块进行点荷载强度试验,分析其强度差异性;进行重型击实和振动击实试验,从击实特性曲线和击实前后颗粒破碎等方面对比两种击实方式的差异性;进行CBR试验、浸水条件下的回弹模量试验,分析再生填料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砖、混凝土块和石块的强度存在显著差异是引起颗粒“二次破碎”的关键;振动击实后的填料干密度远大于重型击实;填料CBR值和浸水后的回弹模量值满足路基设计技术水平。建筑垃圾再生填料力学性能和工程性能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3种细粒土在3种击实功作用下的全压实曲线(含水量变化从零到土体趋于饱和),以及沿击实曲线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饱水与不饱水状态下的CBR强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研究表明:细粒土压实曲线具有两个重要的边界特征,即当含水量较小时,细粒土在一定击实功作用下的干密度值随含水量改变而变化的幅度很小,而当土体含水量较高时,随着含水量的增大,土体在不同击实功作用下的击实曲线均趋向合一,且土样的饱和度基本维持在某一定值;压实土样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优含水量与击实功的常用对数分别呈线性递增和递减关系;沿全压实曲线,击实土样在最优含水量的干侧出现无侧限抗压强度峰值,且其强度值维持较高水平的含水量范围与塑限的大小有关;沿压实曲线,土样的不饱水CBR强度(单轴灌入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大而单调减小,当土样含水量较大时,重型击实功作用下土样的不饱水CBR强度反而低于采用中间和轻型击实功制备的土样的强度,而饱水CBR强度在最优含水量的湿侧的某一含水量范围内还呈递增趋势。实际工程中,应充分掌握和利用细粒土的这些压实和强度特性,制定出合理的压实控制指标和标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变化击实次数和增减击实锤重量的方法,研究了改变击实功对半刚性材料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压实曲线的形状等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击实功大,最大干密度提高,最佳含水量降低;通过改变击实锤重改变击实功,不仅最佳含水量降低,最大干密度增加,而且曲线变得平缓,干密度对含水量的敏感度降低。表现为不敏感系数η增大,施工难度降低。根据试验分析结论提出了在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施工时控制压实质量的参数选择与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乌鲁木齐低液限粉性土的击实试验研究,阐述了土样制备方法及含水量和击实功对干密度的影响,建议按具体情况确定经济击实功。讨论了击实筒余土高度的变化对击实试验结果的影响,并提出击实过程中最后一层土按余土高度为4 mm估算,通过修正余土高度的影响,减小试验误差。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石灰改良粉质粘土的击实特性规律,通过重型击实试验分析得到最佳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在不同石灰掺量下的变化规律,并进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石灰改良粉质粘土的微观结构。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到随石灰掺量的增加,土的最佳含水量增加、最大干密度减小的规律。通过对扫描电镜照片的分析,得到掺入石灰后,大孔隙减小且孔隙数目增多,土体颗粒粒径减小,团聚体数目增多的结论。这些微观结构的改变,使得击实过程中土体的含水量、有效击实功、土体性质、粒径大小和级配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土体击实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解决废弃轮胎的处理问题,同时提高路面除冰雪效果,采用等体积替换的方法利用废旧轮胎橡胶颗粒替代沥青混合料中的部分骨料制成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通过低温碾压试验,研究了不同橡胶颗粒掺量和不同轮碾时间对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冰层破碎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冰层破碎率可以表征不同橡胶颗粒掺量的沥青混合料破冰效果,且随着掺量增加破冰效果持续增加,同时冰层破碎率加权平均值与橡胶颗粒掺量有良好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姜蓉  折学森 《东北公路》2003,26(3):46-48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和探讨了重塑黄土处于最佳含水量下及非最佳含水量下,击实功与龄期对其力学特性相关参数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最佳含水量下,抗剪强度指标在本试验击实功范围内随击实功的增加呈线性增长;得到了以相同含水量、不同击实功制备的重塑黄土,击实功、龄期与抗剪强度指标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些结论,并对其内在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击实功对SMA类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磊 《公路》2004,(8):242-244
通过对SMA类嵌挤型沥青混合料进行不同击实功的对比试验,分析了SMA类沥青混合料试件体积指标随不同击实功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9.
基于X-ray CT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了五种击实方法下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试件内部粗颗粒的颗粒主轴取向角和细微观空隙分布特征,并通过统计分析提出数学模型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马歇尔击实方式下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粗集料取向角基本符合洛伦兹分布,第二遍击实次数越多,粗集料取向角减小幅度越大,增大二次击实功虽然可改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颗粒分布结构,但远没有增大第一次击实功效果明显;"50+25"、"60+15法"空级配中大孔百分比明显减小,同时小孔百分比显著增大,随着第二遍击实次数的减小,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平均孔径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马歇尔试件平均孔径与劈裂强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拟合关系。二次击实可减小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内部的大孔,改善粗集料的骨架承载结构,综合考虑击实方法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劈裂强度、粗颗粒存在形态以及细微观空隙分布特征的影响,推荐采用"50+25法"成型马歇尔试件。  相似文献   

20.
系统研究了细粒土的压实干密度和饱和度随含水量变化的全压实曲线,由土的三相比例指标与换算指标之间的关系推导出细粒土全压实曲线四参数方程,并将方程参数与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立起量化关系。结合3种细粒土,通过3种击实功条件下的击实试验和基本物理性质试验,研究该方程对不同击实功条件下建立的全压实曲线簇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四参数方程能较好地拟合落锤法击实方式全压实曲线,而且能够预测不同击实功下的全压实曲线,得到各参数与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