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平稳减速及连环性轻踩刹车 开车时.绝对不要在冰滑的路面上作突猛地起步,或紧急刹车。起步时,必须缓缓地加速,以.避免轮胎打滑。刹车时.则必须预留更长的刹车距离,然后和缓而平稳地踩刹车。在天寒地冻的路面上,若保持相当距离,则尽量采用连环性地轻踩刹车的技巧。如此可以防止轮胎打滑。路面积雪深时.尽量走在其它车辆开过的轨迹.或是被车辆开过压干的路面上。有ABS刹车系统的车辆,则较为安全,不过必须注意的是,  相似文献   

2.
车辆问的安全距离,即跟车距离,是指跟车行驶时前后两车之间应保持的纵向安全距离及会车、超车时车与车之间应保持的侧向安全间距。跟车距离过小、过大都会影响安全行车,成为事故隐患。因此,对于刚刚上路开车的新手,如何把握这一安全距离,对安全行车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战场环境的日益恶化和武器装备质量的不断增加.发达国家自20世纪中叶已经着手研制各种重型战术载货车。重型救援车作为新型战术车辆家族的一员.具有机动性能高、运输功能强等特点,主要用于战场抢救、回收故障或受损车辆及其它设备。它不但能将故障、战损车辆或其它装备拖至安全地带或修理场所.必要时还可以单独对车辆装备进行总成更换和修理。近年来,重型救援车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及趋势:  相似文献   

4.
《汽车驾驶员》2011,(4):96-96
正在施工或者作业的专业车辆在路上行驶时。社会车辆最好与之保持安全距离,并提前采取措施避让,否则也会有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刻画未来智能网联环境下车辆在换道过程中面临的驾驶风险,保证车辆执行更加安全的换道决策,建立基于安全势场理论的车辆换道模型。首先针对车辆换道过程中所遇到的驾驶风险进行评估,利用势场理论给出车辆行驶过程中不同运动状态下安全势场的空间分布。其次根据换道过程中相关车辆不同安全势场分布情况计算出换道结束时的车间临界距离,相比于传统的车间临界距离计算模型,提出方法能够动态刻画出车辆在不同速度、加速度条件下临界距离的变化趋势,并且能够根据车辆不同的运动状态,动态表达出车辆间临界距离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根据智能网联环境下车辆各类运动状态能够被实时感知的特点,总结出车辆各类运动状态下需要的换道安全临界时间,最终建立基于安全势场理论的最小安全距离换道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车辆换道所需要的最小纵向安全距离与换道车辆以及其周围车辆的运动状态有着直接关系。在今后趋于成熟的智能网联环境下,该模型可以进一步进行扩展,利用安全势场的分布情况,对车辆换道过程进行动态实时干涉,能够为今后智能网联环境下车辆协同换道、车辆自动驾驶以及车辆群体优化控制等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汽车技术水平的升级及人们对车辆安全要求的逐步提高,近年来用于提高车辆主动安全的防抱死制动系统(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已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在商用车上。ABS是防止在紧急制动时车轮被抱死的电子控制系统,在紧急制动时保持车辆的可操纵性;缩短和优化制动距离,在低附着路面上,制动距离缩短10%;保持了最优化的路面附着系数利用率;减少了轮胎磨损和维修费用。  相似文献   

7.
《汽车与安全》2008,(9):62-64
一、安全行车一般性常识 夏季要经常对车辆技术状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车辆安全部位,严禁驾驶病车上路行驶。驾驶人在夏季行车前,必须保障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持精力充沛,严禁疲劳驾驶车辆。炎热天气行车要控制车速.避免过长时间高速行车.以免造成发动机或轮胎温度过高。行车中应密切注视非机动车和行人动态.要提防非机动车和行人为避凉而突然横穿道路,奔向道路荫凉一侧。  相似文献   

8.
针对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起步或车速小于20?km/h时驱动电机声音较小,在城市及人流密集的区域,极容易对行人或者其它车辆造成事故的情况,设计一种低速模拟提示系统,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状况模拟其行驶声音,从而主动地提醒行人及其它车辆注意避让,为新能源汽车行驶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忻文 《汽车与配件》2012,(45):22-23
曾参与80年代安全气囊研究的Lennart Johansson补充说:"现代安全气囊的优势是它所占的空间非常小,可以在车辆碰撞时向驾乘人员提供优化的保护.当然,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保护水平,寻找一个全面的安全解决方案.安全气囊是一个主要研发方向,而且它能很好地集成在其它安全技术中.  相似文献   

10.
您开车,车道我来保持(续)据一项在欧洲所做调查表明,39.4%的意外交通事故是在无意间偏离车道而产生的。当车辆偏离车道行驶时,车道保持辅助功能可以提醒驾驶者注意并自动轻微转动方向盘来修正车辆行驶轨迹,以保证车辆行驶在正确而安全的车道上。  相似文献   

11.
来自全球汽车制造商协会(全球汽车制造商协会代表着国际汽车制造商,原始设备供应商和其它汽车相关行业协会)的董事Michael Cammisa介绍说:"V2V(车辆对车辆)安全技术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它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汽车碰撞事故的发生率、交通事故受伤率以及缓解交通堵塞量.因此,汽车制造商们正纷纷投入大量的资源与精力开发这项技术." 接着,Michael介绍了最近一场为说服政府机构(如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分配出足够的"无干扰频率空间"以实现各种安全系统的运行而进行的一场游说,他说:"我们正在与各行业的领导者、议会议员以及监管人员进行接触和合作,希望能够共同制定出一套可以提高车辆安全、刺激技术创新、加强地球保护的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12.
被动安全系统在事故发生时提供安全保护,主动式安全系统能够帮助避免事故。电子稳定程序ESP是一种创新的安全系统。可以主动帮助司机在危急时刻保持车辆比较稳定地行驶在路面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余梅 《汽车与安全》2009,(11):24-24
为了保证夜间行车的安全.机动车应装备有良好的照明灯具(前照灯),以便照亮车辆前方的路面.及时发现道路障碍物及其它突发事件。而汽车制造厂出厂质保线的大灯检测仪和汽车检测线的大灯检测仪正是确保车辆前照灯状态良好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一、防抱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ABS) ABS系统可以避免车辆紧急制动时发生的车轮抱死现象,并保持车辆的转向操纵性,属于车辆的主动安全系统。 在博世公司第一代ABS演化成系列产品之初,博世公司即提出了前轮和后轴独立式制动回路理论。随  相似文献   

15.
从换道需求和换道安全两个方面对换道行为进行了分析,结合阅读文献给出了常用的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换道车辆为目标,运用车辆运动学理论,对车辆换道过程中目标车辆与周围车辆的安全距离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多车道、多车辆情况下相应的换道最小安全距离模型。为使换道时各车辆间的位置关系以及运动安全状态有效、直观的表现出来,利用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和Matlab/Simulink建立了联合动态仿真模型,对给出的最小安全距离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给出的换道最小安全距离模型能够有效的实施安全换道决策,避免碰撞发生。  相似文献   

16.
对驾驶员起安全保证作用的车辆间隔距离警报器报能自动地检测和显示自车与前行车辆之间的距离,当车辆间隔距离小于车辆的警报间隔距离时就发出声光警报,以引起驾驶员的注意,从而避免发生碰撞事故。  相似文献   

17.
徐雨 《汽车杂志》2006,(10):138-139
要预防追尾首先最为重要的就是——距离,保持车距,无论任何时候这是最重要的。没有距离,就没有反应的时间,没有逃跑的空间,也没有了缓冲的余地。车距保持多少比较好。车辆目前的时速是多少公里,最起码在车前面就应该留多少米。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新手和反应较慢的人要再多留一些距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仲安 《汽车与安全》2010,(10):68-68
进入秋季,很多地方早晚容易起雾。浓雾天气时的能见度低,所以为了保证行驶安全,首先必须保持足够的行驶距离。雾天,因视距短,能见度低,有时路面因雾水造成路面湿滑,制动性能降低,车辆易侧滑,因此必须保持足够的行驶距离。  相似文献   

19.
故障现象一辆宝来1.8L乘用车,启动后熄火。可以再次启动。故障诊断与排除该维修任务为外出救援。接车后,首先启动车辆,可以启动,但车辆起步或振动后又马上熄火。可再次启动(熄火过程中伴有其它用电器有断电现象)。  相似文献   

20.
汽车的制动性能关系剑汽车安全行驶性能。ABS防抱死系统的应用是汽车安全性方面最重要的技术进展。通过对装备ABS汽车与普通汽车制动距离的计算比较分析发现,在湿滑的道路上突然制动,ABS系统可以使驾驶员能够保持车辆行驶平稳,在较短的距离内将汽车刹住。但在不湿滑的路面上,缩短刹车距离的范同值比较小。而在冰雪路面上行驶的车辆,没有装备ABS的汽车在湿路面或冻路面上制动时,制动距离会过长且不能猛烈转向。而装备ABS系统的汽车也是如此,因为尽管ABS能提供附加的制动控制和转向控制,但它不能解决这样一个客观的物理事实:那就是在较滑的路面上,可利用的牵引力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