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远望"系列航天测量船是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精心打造的品牌产品,MARIC承担了所有"远望"系列航天测量船的研发设计任务。随着我国航天发射测控任务的增加,现役的三艘测量船("远望3"号、"远望5"号、"远望6"号)已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难以满足后续高频度任务需求。"远望7"号航天测量船于2012年9月20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立项,2014年10月10日开工建造,  相似文献   

2.
《船舶》2016,(5)
正7月12日,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院(MARIC)自主设计的新一代远洋航天测量船——"远望7"号,在完成60余天的海上综合校飞后,正式入列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远望7"号是我国第三代航天远洋测量船的第3艘,是由我国自主设计研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  相似文献   

3.
《机电设备》2020,37(4)
正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七〇八所设计,江南造船建造的我国第二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3"号完成中修改造工程,将投入使用。7月1 8日,"远望3"号航天远洋测量船在完成了50天的中修改造工程之后,驶离码头,前往作业基地。本次中修改造工程的圆满完成,标志着"远望3"号的航海及动力设备、系统的工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船舶》2020,(2):115-115
"远望6号"航天测量船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航天远洋测量船,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江南造船建造,于2008年4月12日正式交付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远望6号"采用当今船舶建造、航海气象、电子、机械、光学、通信、计算机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在总体造型、航行性能、船体强度与刚度、居住性能等方面均表现出色,测控能力处于世界一流水平,能够完成对火箭、卫星、飞船等各类航天飞行器的海上跟踪测控任务。  相似文献   

5.
悦读生活     
《珠江水运》2010,(3):92-93
《航天测量船航海保障技术》 本书涵盖了航海保障必备的理论基础,凝聚了"远望"号:测量船队30年来航海保障的经验,是一本系统阐述我国远洋航天测控领域航海保障的专著,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全书共分7章,介绍了"远望"号航天测量船队和航海基础知识、三大洋水文气象、航海仪器、船舶定位与导航的方法、船舶值班与避碰的要求和规定、船舶操纵的基础理论和具体方法;重点介绍了航线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海上测控航海保障的特点、测量基本方法、测量工况设计、航海保障任务以及航海保障方案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12月9日,被誉为"海上科学城"的中国远洋航天测量船"远望6号"举行出领海仪式,全体船员在后甲板上列队,组成国旗图案,面朝祖国方向宣誓,挥舞国旗欢呼。"远望6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远洋航天测量船,它能完成对目标飞行器跟踪、测量、遥测、遥控、数据传输等任务,并能与任务中心进行实时通信和数据交换。12月9日,中国远洋航天测量船"远望6号"第17届海上文化体育节开幕。  相似文献   

7.
《船舶》2015,(1):24-24
<正>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和中海油等多家国内单位共同参与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号)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这也是该院获得的第三个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前两个获奖项目分别为"远望"号综合测量船和"向阳红10"号远洋调查船。  相似文献   

8.
王福根 《航海》1993,(2):13-13
从电视屏幕上看到。澳星二号。准时升空、入轨的热烈场面,不由得使我想起自己随闻名中外的海上科学城——“远望号”航天测量船出航的情景.  相似文献   

9.
《船舶工程》2020,(3):I0007-I0007
随着一声汽笛鸣响,“远望7”号船在拖轮的牵引下缓缓驶离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首次奔赴大西洋某海域执行卫星海上测控任务。与有固定航线的远洋商船不同,航天测量船每次执行卫星海上测控任务都会受任务海域位置的影响,经常需要对航线进行调整,每次开辟新航线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拥有“远望1”号至“远望7”号共7艘测量船,目前,只有“远望3”号船曾在大西洋海域执行过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一我是共和国第一代远洋航天测量船——“远望号”上的一员。在我的眼里,“远望号”是一艘迷人的神舟。 1984年,我大学毕业,如愿以偿地来到了想往已久的“远望号”上。一踏上甲板,它就给我留下了“神”的印象。“真神气!”浪遏干舟的大洋上,她神采飞扬地破浪前行。那骄傲地昂起的船头上,叶剑英同志诗题、毛泽东同志手书的“远望”两字豪迈而潇洒。这是集我国七十年代造船、电子、光学、机械等最新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1.
《船艇》1986,(2)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英文名称:China State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简称:CSSC)国务院领导下的以船舶为主,多种经营的全国性公司,实行工业同贸易,军品同民品、造船同修船、科研同生产相结合的体制。CSSC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162个,职工30万人;拥有船台80多座,船坞24座,能建造和修理10万吨级船舶。多年来,自行设计和建造了潜艇、导弹快艇、导弹护卫舰、导弹驱逐舰等多种战闘舰艇,研制了“远望”号航天综合测量船,“向阳红”  相似文献   

12.
科技新成果     
《港口科技》2007,(11):47-48
新一代航天测量船“远望五号”交付使用;新型油水分离器用滤芯问世;南通港口建设大力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镇江造出激光定位海洋工作船;中国首艘超大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将建造  相似文献   

13.
邵宇  陈国兴 《航海》1993,(2):1-1
猴年岁末.当我们踏上被人们誉为“海上科学城”的我国远洋航天测量船——远望一号.目睹第二颗澳星发射海上测量场面,置身于逐浪追星的“远望人”中间,被他们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船舶总公司主要担负着为我国海军建设和水运提供重要装备的重大使命,自行设计和建造了常规潜艇、导弹核潜艇、导弹快艇、导弹护卫舰、导弹驱逐舰、鱼雷、水雷等多种战斗舰艇及其装备;研制了“远望号”海洋测量船、“向阳红十号”远洋科学调查船等特种船舶;设计建造了各种远洋、沿海、内河运输和工程船舶800余种,为我国海军建设和水上运输建设做出了重要  相似文献   

15.
《船舶工程》2021,43(2)
2月10日,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所属的"远望6"号航天测量船缓缓驶离母港,向着预定海域进发,准备执行后续海上测控任务.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航天发射任务的总体计划安排,今年"远望"号船将继续保持高密度、高难度的任务态势,仅"远望6"号船就将执行多次海上测控任务,海上作业时间预计超200 d.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与任务准备的双重压力,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连续制定下发任务管控措施,创新对接、备航检查、文书审定、码头巡修巡检等工作模式,有效缩短码头任务准备周期.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气象台(站)遍布全国各地,但它们大都分布在陆地上,而且观测天气的范围相对固定。“远望1号”、“远望2号”测量船上的气象部门与陆上气象台(站)相比,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他们以船为载体,专与浩瀚大洋的风、雨、雾、潮汐、海流、气温、涌浪等打交道,船开到哪里就在哪里测云观雨,人称“海上活动气象台”。他们担负的使命是:为航天科  相似文献   

17.
公元1997年5月12日17时,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再次喷发出希望的火焰。托举着“东方红3号”通信卫星的长征3号甲火箭如巨龙呼啸,直插云霄。经过23分钟的飞行,被远在太平洋海域待命的我国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2号”及时发现并锁定了目标,同时,准确地向卫星发  相似文献   

18.
航天测量船的任务航行工况设计,不同于任务前后的航线设计。为确保作为移动测控站的航天测量船完成对各类航天器的跟踪测控任务,其任务航行工况设计时必须考虑诸多约束条件。本文以某重大航天发射任务为例,介绍了航天测量船任务航行工况需满足的约束条件与优化设计技术.并对设计结果进行了分析,为其它船舶执行类似特殊任务的航行工况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详细介绍我国第三艘远洋航天测量船“远望3”号上时音记录仪接口电路的原理、组成及语音延时芯片DN888的工作原理,同时对时间码变换电路及MODEM电路进行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20.
吴明华 《航海》1996,(2):10-12
风雷激荡,百万雄师过长江的炮火震醒了这方滩涂;壮志凌云,追踪卫星、火箭的“远望号”轮从这里鸣笛启航……荻花飞扬的芦苇荡何处寻踪?中国第一个航天远洋测量船基地不时响起凯旋欢歌,二十载风雨兼程,创业志士捋袖一挥,慨而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