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程传伟  韩娟  沈晨卫 《交通与计算机》2011,29(2):100-103,111
学校周边交通拥挤、学生不安全的过街行为使校园周边的交通安全成为一个复杂的问题。调查和总结了我国中小学校周边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应的交通管理措施。通过总结国内外中小学校周边的道路交通安全处理策略,得出了4类有效提高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的管理措施:立法规范、安全计划、设施设计、安全教育,并分别对这4类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小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到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多显"车本主义",以保障机动车快速通行为核心,而对行人和自行车交通系统重视不够,产生如人行横道宽度不合理、过街安全设施不足、人行道与自行车道被违规占用、行人与自行车随意横穿马路等问题,行人与自行车骑行人员的出行环境日益恶劣,致使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服务水平不高,制约了城市道路通行效率。中小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占有较高的比例,文中着眼于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在中小城市交通系统中的特点,分析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参与者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的出行环境。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我国行人自行车交通安全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行人自行车交通违法警示体验平台的关键技术,提出了设计方案,并加以设计和实现.通过该装置,体验者可通过立体投影设备,控制设备(键盘,游戏手柄等),以不同身份、不同视角等进行虚拟交通违法体验,实际感受步行、骑自行车交通违法和不安全行为可能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随着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道路交通视频监控成为智能交通研究的热点,但是由于夜间光照不够,监控图像的视觉质量往往令人不满意,不利于交通安全分析.针对夜间照度不够条件下的交通视频图像存在的问题,在国家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的支持下,课题六(区域公路网交通安全态势监测、评估及应急指挥)专题一(区域公路网交通安全信息采集关键技术及设备)对其作了研究.尽管常用的直方图变换方法能提高夜间照度不够条件下图像的视觉质量,但是常常存在伪边缘和过曝光等问题,不利于车牌识别、行人特征识别等后续图像处理.文中提出了改进的直方图变换方法,提高夜间照度不够条件下交通视频图像的视觉质量,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电动自行车的产量及销量都非常巨大,它们小巧灵活、便利、易操作,成为短途出行最佳的交通工具。另一方面,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屡现违法行为引发大量交通事故,一直为人所诟病。以致很多行人甚至是机动车对电动自行车都"敬而远之"。八成受访者希望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2008名受访者中有89.4%的受访者直言电动自行车不文明行驶现象普遍存在,83.6%的受访者支持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通过问卷调查山东省临沂市和滨州市4所小学927名不同年级小学生,利用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分析了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与行为特征。调查显示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问题平均答对率为84%,良好交通行为平均发生率近80%,小学生整体交通安全认知与行为情况良好。分析表明小学生不同年级在交通安全知识与行为的很多方面有显著性差异;三年级是交通安全认知和行为的转折点;小学生可以划分为低年级(1~3年级)和高年级(4~6年级)2个阶段。研究发现不同学校在交通安全知识与行为的很多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学校和年级差异的精细化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对策,即考虑学校的差异制定交通安全教育重点;对低年级学生侧重于交通安全知识教育,高年级学生注重交通行为的规范。  相似文献   

7.
城市信号交叉口自行车及行人到达与释放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我国城市交通管理中,对城市信号交叉口处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的混合交通流的有效组织是交通通畅运行的关键。在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城市信号交叉口自行车及行人的到达与释放规律,提出城市信号交叉口自行车及行人的到达分布模型,对城市信号交叉口自行车流的释放饱和流率、释放速度和行人步速进行标定,并对信号交叉口自行车流及行人的交通特性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可应用于城市信号交叉口混合交通控制及管理。  相似文献   

8.
道路交通标线是用于交通管理的基础设施,是向驾驶员传递交通信息的工具,其设置规范与否直接影响了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同时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交通管理水平。目前我国部分城市在交通标线的设置方面仍存在很多的不规范之处。通过对国内部分城市道路交通标线设置情况的实际调研,梳理了道路交通标线在设计、施划、维护等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9.
从众是1种常见的社会现象,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从众行为也非常普遍.从众效应直接影响驾驶人及行人的决策行为,进而影响交通流特性,对于交通规划、设计与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分析了国内外从众行为的研究现状,从我国交通行为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角度提出了交通从众行为研究的机遇,并从实验手段,数据获取,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角度提出了交通从众行为研究的挑战.交通从众现象的研究在学术上可以促进心理学与交通工程的学科交叉;在理论上可完善微观交通流模型;在实践上可以为有效利用从众效应进行交通规划、设计与管理等提供理论指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道路交叉口作为道路系统中的重要部分,行人是影响交叉口通行能力的重要因素,青年人作为行人的主体部分,他们过街的不良行为普遍存在,是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文章通过对两个不同信号控制的交叉口进行青年人过街行为调查研究,发现青年人在不良交通行为当中,使用电子移动设备尤为明显,不同交通控制的交叉口对青年人的过街方式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赣州楼梯岭大桥工程为例,从大桥两端的接线条件、安全性、人性化和工程造价的角度,探讨了结合慢行系统的跨江通道设计。在综合考虑车行、人非总体方案以及防洪、航道等因素后,采用了双层桥设计方案,并通过合理设置慢行桥落地形式,使人非慢行系统直接接入章江两岸滨江道路和滨江公园慢行系统,从而大大方便了两岸慢行交通转换,提高了人行和非机动车的交通安全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12.
从研究行人安全的角度出发,简要介绍了行人交通冲突技术及冲突成因,通过实例调查分析,探讨了交叉口信号配时对行人安全的影响以及闯红灯人数与行人冲突的关系,建立了行人绿信比与闯红灯比例、行人绿灯时转弯车与行人冲突数的关系模型,分析了行人冲突特性,用一种潜在事故指标表征行人安全.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行人安全改善措施,并对3种冲突改善措施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3.
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处行人过街特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人是交通环境中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在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处,研究行人交通特性是提出改善行人安全措施的前提。本文初步对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处人车干扰运行和行人过街运动特性进行定性分析,并选取长春市南湖大路上具有代表性的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进行实地观察和试验,定量分析行人到达人行横道规律和行人过街速度特性,其中重点分析年龄、性别和人群中行人数量对行人过街速度的影响。按照年龄将行人分为中、青年人,老人,儿童;按照性别将行人分为男性行人和女性行人;人群中行人数量主要选取1,2,3及4人以上进行研究。这些数据和分析结论对下一步针对实地情况提出改善行人交通安全的方案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行人交通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过街设施设置得不合理引发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通过分析城市行人不安全行为的心理特性,找出过街设施存在的安全问题,从心理角度进行相关分析,并给出基于交通心理的过街设施优化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5.
该文对城市的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从建设条件、投资控制、维护管理、交通疏导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在实际工程中,如何选择车辆、行人立体交叉-人行通道和地下通道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6.
针对保障行人过街道舒适性和安全性的信号控制问题,考虑行人的过街需求,分右转车与两进口行人完全分离、特定时间段右转控制两种条件,建立信号控制延误和行人干扰延误的分析模型,进而提出相应的右转车辆控制条件。以一四相位十字形信号交叉口为研究对象,采用与左转相位相同和进口人行道绿灯相位禁行两种控制方式进行应用仿真,结果表明,在右转车流量一定时,右转车不受控制时延误与行人流量成正比,当行人流量达到1 000人/h、右转车流量达到400 veh/h时,右转车延误超过C级服务水平延误值的上限;实施控制后,右转车延误随流量的增加而递增,与行人流量无关,且第2种控制方式下的延误更小。  相似文献   

17.
陈凯 《交通科技》2007,(1):93-95
根据目前我国城乡T形无信号管制道路交叉口及行人的步行特点。从交通安全的角度出发,通过人车潜在交会次数来研究交通冲突量,比较完整地引出道路交通安全潜在穿越冲突量指标,该指标反映人车发生冲突与事故的可能次数,有利于评价城乡T形无信号管制道路交叉口的交通安全的改善状况。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行人交通系统的构成与特点,从宏观、微观等多角度论述了行人交通系统的规划目标。重点讨论了行人交通系统的规划内容与原则,指出既要考虑到如何规划布局行人交通系统网络,又应对其构成要素即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等作合理的规划,它们的规划均应遵循相应的原则。同时提出了行人交通规划的技术路线,给出了行人交通规划的流程图,指出了行人参与规划的重要性。最后指出了行人交通规划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9.
交通控制是依靠交通警或采用交通信号控制设施,随交通流变化特性来指挥车辆和行人的通行.交通问题一直是大城市的首要问题之一,迅速推进的城市化及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城市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己存在的城市交通问题.研究交通控制,有效的疏导城市车辆,减少堵塞是一项具有巨大现实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在机非混行的交通环境下,对动态、随机弱势道路使用者的准确风险评估,基于行车安全场理论提出了考虑行人心理安全距离的碰撞行人风险评价模型.首先通过考虑行驶车辆是否会危及行人的心理安全,提出了心理安全距离的概念,包括心理安全通行距离和心理安全制动距离2个方面,并通过问卷调研挖掘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数值分析;接着将心理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