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4.高压系统高压系统,以OM642为例。高压回路调节并存储喷射所需要的燃油压力。高压泵将一定数量、经控制的燃油传递给两个油轨。燃油通过高压油管到达每个单独的喷油器。和CDI3系统相对、系统部件已经做了变化,具体如图21所示。(1)高压泵高压泵(如图22所示)将最高160000kPa的燃油输送进高压系统。为了使运行更平稳、一个动平衡器安  相似文献   

2.
正(接2016年第12期)2.高压回路低压燃油进入高压泵(图15)后,高压泵将其压缩至120bar(1bar=105Pa)左右,然后通过喷油嘴以高压喷入缸内;燃油压力由油轨上的压力传感器监测,高压回路主要部件如下。(1)高压燃油泵M276和M278高压燃油分别由1个和2个高压泵供给,高压泵位于右侧进气道的后端,由凸轮轴驱动,根据发动机的运转状况,将燃油压缩至120~200bar之间,然后将其直接输送至  相似文献   

3.
4电控系统前已述及,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电控系统一般由传感器、ECU和执行器三部分组成,前面已对ECU进行了介绍,这里仅对有关的传感器和执行器进行介绍。4·1传感器对.且.王水温传感器(**w)水温传感器(THW)的结构如图29a所示,其与ECU的连接电路如图29b所示。图291.NTC电阻巴外壳3.电线接头在水温传感器内,感知温度的是一个负温度系数电阻(NTC电阻),亦即温度越高,其电阻值越低。在暖机阶段,ECU根据此信号控制点火提前角和燃油喷射量。4.1.2进气温度传感器(THA)图30所示为进气温度传感器的结构及连接…  相似文献   

4.
《汽车维修技师》2013,(8):25-27
<正>六、燃油系统燃油系统分为低压区和高压区两部分(如图55所示),这两部分在工作时都是采用按需调节的,无燃油回流管。燃油箱内的预供油燃油泵G6由燃油泵控制单元J538来操控。免保养的燃油滤清器安装在燃油箱中的供油单元内。缸体2侧的高压燃油泵的燃油供给是由缸体1侧的高压燃油泵来实现的。1.低压区低压区的工作压力在500~650kPa之间变动,工作时会试图让这个压力尽可能低。燃油在一定温度以上时就会开始沸腾。沸腾的燃油会引起高压泵供油故障,发动机也会因为供不上油而运行不稳。燃油温度取决于很多周  相似文献   

5.
2.1按喷射系统执行机构分类a)单点喷射:如图3(a)所示,用喷油器向1个及以上的气缸供油,喷油器安装在节气阀体前的区段中或安装于节气阀体总成之前,燃料喷入后随空气流进入进气歧管内,向各缸供油,用代码Spi表示。单点喷射系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与常规的化油器节气门系统相比,增加了燃油喷射量的控制,可精确地控制发动机每一工作循环进入气缸内的燃油量,比化油器机械式节气门控制系统好。但  相似文献   

6.
<正>三、进气、排气、燃油系统1.预热(1)预热系统预热系统由以下部件组成(如图15所示):柴油共轨直接喷射系统(CDI)控制模块预热输出级预热塞根据柴油共轨直接喷射系统(CDI)控制模块脉冲宽度调制信号,通过预热输出级促动预热塞。预热输出级直接将诊断数据发送到柴油共轨直接喷射系统(CDI)控制模块。(2)预热输出级预热输出级直接由柴油共轨直接喷射系统(CDI)控制模块发出的脉  相似文献   

7.
郑诚 《汽车维修》2014,(11):6-7
<正>缸内直喷就是将燃油喷嘴安装于气缸内,直接将燃油喷入气缸内与进气混合。喷射压的进一步提高,使燃油雾化更加细致,真正实现了精准地按比例控制喷油并与进气混合。通用燃油直喷技术的代号为SIDI,是Spark Ignition Direct Injection的缩写。一、SIDI燃油系统的组成如图1、图2所示,SIDI燃油系统由低压燃油系统和高压燃油系统2部分组成。低压燃油系统包括油  相似文献   

8.
一、组成 国产2008款迈腾1.8TSI轿车采用涡轮增压汽油直喷技术,迈腾1.8TSI轿车燃油控制系统主要由电动油泵、带压力限制阀的滤清器、低压燃油压力传感器G410、燃油高压泵、燃油压力调节阀N276、高压燃油压力传感器G247、燃油轨道、压力限制阀、喷油器、发动机控制单元ECU和燃油泵控制单元J538等组成。其示意图如图1所示,燃油系统部件安装位置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9.
正8.燃油系统(1)燃油系统组成(如图48所示)燃油系统主要组件包括:含PCV(压力控制阀)之高压泵燃油导管传感器,燃油压力高压电路喷油器传感器,燃油压力低压电路燃油泵,低压燃油分配管内的怠速燃油压力约为11MPa,其他负载压力介于2~20MPa之间。为了精确控制在怠速  相似文献   

10.
11.TEMP SEN/温度传感器 选择子菜单TEMP SEN/温度传感器后屏幕出现二次子菜单如下: 按下▲▼键选择测试项目,发动机冷却水温度/燃油温度传感器选择LIQUID(CTS)/液体温度测试项目,进气温度传感器选择AIR(IAT)/空气温度测试项目。 1)进入LIQUID (CTS)液体温度后,将通道1[CH1]表笔与温度传感器信号线相连,屏幕上即可出现如图1所示的波形。  相似文献   

11.
钱大 《汽车与配件》2004,(26):38-39
(A)PTC和NTC温度传感器 应用 这些温度传感器用于车辆中许多地方:a.发动机温度传感器 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冷却液回路中,以便根据冷却液温度推断出发动机温度(图35)。如此.则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可以精确地与发动机的运行温度相匹配。其温度范围为-40~ 130℃。  相似文献   

12.
<正>一、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控制模式赛欧轿车装配的C16NE型发动机采用电控多点燃油喷射系统,发动机控制模块(ECM)控制各缸喷油器的通/断电,曲轴每转动180°,分别向喷油器1、4和2、3通电一次,这样有利于发动机在低速和低排放水平的情况下保证燃料充分燃烧,获得最大的转矩。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如图  相似文献   

13.
1上海别克凯越轿车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上海别克凯越轿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主要由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电子点火系统、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和曲轴箱通风系统等组成。发动机控制系统主要部件的安装位置如图1所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控制电路如图2~图4所示。  相似文献   

14.
9.压力限制器 压力限制器结构如图6所示.压力限制器安装在油轨下侧,当高压泵后面的燃油压力调节器出现故障时,起到保护燃油系统的作用.当燃油轨中的油压达到175MPa时,阀被打开,允许多余的燃油返回燃油箱.  相似文献   

15.
1.电磁式喷油器(INJ)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采用电磁式喷油器。其有多点喷射的喷油器与单点喷射的喷油器两种不同形式(如图1所示)。 多点喷射每个缸有一个喷油器,安装在进气门上方,当ECU发出喷射信号使电磁线圈通电后,针阀被吸起,汽油从针阀与喷孔的环形间隙喷出,当电源切断后,针阀在回位弹簧作用下关闭喷油孔。针阀的开启持续时间(即  相似文献   

16.
3.冷却液温度传感器(1)简图如图7所示,电路如图8所示。(2)用途传感器用于提供冷却液温度信息。(3)组成和原理传感器是一个负温度系数(NTC)的热敏电阻,其电阻值随着冷却液温度上升而减小,但不是线性关系,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装在一个铜质导热套筒里面(如图9,图10所示)。(4)安装提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汽缸体上,并且要将铜质导热套筒插入冷却液中。套筒有螺纹,利用套筒上的六角头可以方便地将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拧入汽缸体上的螺纹孔许可的拧紧力矩为15±2N·m。(5)信号处理通过一个分压电路将这个电阻值转换成电压信号,送到控制单元中去…  相似文献   

17.
BL1.8T型发动机(图1)是华晨汽车制造厂自主研发的汽油涡轮增压发动机,其燃油喷射和点火由发动机控制单元(ECM)控制,ECM通过氧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及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等输入信号。根据ECM的内部预先设计的程序来控制相关执行器,从而实现对汽油机在各种工况下的喷  相似文献   

18.
广州本田雅阁轿车发动机采用程序控制燃油喷射系统(Programmed—ruel Injection,缩写为PGM—FI),主要由进气系统、控制系统、燃油系统、点火系统、排放控制系统及自诊断系统组成,如图81所示。该系统主要由发动机控制模块(ECM)和动力系统控制模块(PCM)根据TDC/CKP、CYP、IAT和TP等传感器信号,通过喷油器、IAC阀和燃油E—VAP控制电磁阀等执行器,实行燃油喷射量、怠速  相似文献   

19.
<正>(12)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如图77所示)该传感器是一个NTC电阻,由ECM提供5V电源。馈电为类比5V信号,其中电压电平对应于特定温度电阻:-20℃时约为15kΩ±0℃时约为5.7kΩ+90℃时约为240Ω+110℃时约为142kΩ(13)发动机管理系统①直接喷射,如图78所示。直接喷油提供如低油耗、低排  相似文献   

20.
正故障现象一辆2017款奥迪A4L车,搭载2.0T发动机,累计行驶里程约为6万km。该车发动机怠速间歇抖动,组合仪表上的发动机故障灯异常点亮,且尾气有浓烈的刺鼻味。故障诊断用故障检测仪(ODIS)检测,发现发动机控制单元(J623)中存储故障代码"P026100气缸1喷射阀,对搭铁短路"。该车搭载第3代EA888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为双喷射系统(图1),起动发动机及冷机(发动机冷却液温度45℃,且取决于机油温度)时采用缸内直喷(FSI)模式;当发动机冷却液温度45℃时,系统切换至进气歧管喷射(MPI)模式;在长时间使用MPI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