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针对采用双层同步就地热再生工艺对公路橡胶沥青上、中面层废旧料进行利用的技术问题,观测了原路面上面层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和中面层 Sup-20(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的橡胶沥青性能,分析了再生剂用量对沥青针入度、软化点的恢复效果。通过室内试验对比了沥青含量、直投式高黏度改性剂掺量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抗水损害性能等的影响,提出了再生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提升方案。在实际工程中进行了双层同步就地热再生工艺验证,现场试验表明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到了有效提升,路表功能良好。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新一代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养护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就地冷再生技术具有可充分利用就路面材料、再生后的混合料性能较好、使用范围广、能耗低且环保等特点,尤其在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中应用方位较广泛的工程技术,适用于一、二、三级公路一级沥青路面的养护工程中的路面层或基层的再生利用;同时适用于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道路沥青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就地再生利用,再生后的结构层可作为基层或底基层,对于一、二级公路再生产可作为下面层或基层,对于三级公路再生层可作为面层或基层,但作为表面层时应该采用稀浆封层,碎石封层或微表处做上封层。  相似文献   

3.
董鹏 《交通标准化》2009,(19):41-44
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对石太高速公路旧沥青路面进行维修,在进行旧沥青路面路况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旧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抽提筛分试验,研究确定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以及路面就地热再生的施工方案,同时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对石太高速公路旧沥青路面进行维修,在进行旧沥青路面路况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旧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抽提筛分试验,研究确定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以及路面就地热再生的施工方案,同时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9年8月.英达大型复拌就地热再生机组开上了广珠东高速,对桥梁和路面病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广东省境内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英达大型复拌就地热再生施工工程。英达大型就地热再生机组在桥梁路病治理中的优势和出色的封水性能得到了充分展示。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结构的真实受力状态,借助ABAQUS有限元软件,参考室内试验数据建立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结构动力分析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行车速度、车辆荷载、层间接触以及面层厚度对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车速越慢、车辆载重越大、层间粘结情况越差、面层厚度越薄,竖向位移、水平拉应力、最大剪应力的力学响应峰值越大,近似呈线性关系。分析结果可为就地热再生路面施工与养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结合苏州苏嘉杭高速公路车辙改善工程,介绍了就地热再生混合料设计及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方法,从过程控制入手分析总结了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方法,并对应用效果进行了跟踪观测。观测结果表明,就地热再生混合料施工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从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原理出发,分析了就地热再生技术的特点及适用条件,讨论了就地热再生技术的施工工艺流程以及施工质量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9.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作为一种节约资源、环保低碳、交通影响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较高的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已在嘉兴市高等级干线公路的养护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合该项技术在320国道嘉兴外环段路面养护工程中的应用,对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关键质量控制、技术优点、经济和社会效益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作为一种节约资源、环保低碳、交通影响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较高的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已在嘉兴市高等级干线公路的养护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合该项技术在320国道嘉兴外环段路面养护工程中的应用,对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关键质量控制、技术优点、经济和社会效益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SMA路面就地热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本文以辽宁省某高速公路就地热再生工程为依托,结合原路面混合料试验、新加料试验以及配合比设计,对就地热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完成一条就地热再生工程的使用效果评价。结果表明,SMA路面经就地热再生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技术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李新 《交通标准化》2014,(10):27-30
作为新兴的路面养护技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鉴于此,结合工程实例,针对路面出现的裂缝情况,对该路段路面采取就地热再生处理技术,以及时修复路面,避免雨水、雪水融化下渗破坏基层,并详细探讨该技术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程养护效果评价方法不足的问题,提出路面使用性能保证率(R)这一综合考虑养护后路面性能和服役年限的评价指标。通过对宁宿徐高速公路和连徐高速公路就地热再生工程的服役年限和路面性能进行分析,并与铣刨重铺路段进行对比,探究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养护效果。 结果表明,就地热再生技术在路用性能恢复和节约原材料方面具有技术优势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由于近些年来的一些偏见.在施工过程中对半刚性基层质量控制不严.造成了半刚性基层的施工质量差等问题。同时在沥青面层施工中又重视平整度和构造深度等表观现象.忽视压实度.导致沥青路面面层的施工不均匀现象较为普遍。沥青路面的水损坏经常从路面局部薄弱和不均匀的地段开始.逐步扩展。当前沥青面层施工中存在忽视层间粘结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就是将旧沥青路面经过表面加热、翻松铣刨,并掺入一定比例的新骨料、新沥青、再生剂等,利用移动式的就地拌和设备进行加热拌和,将热再生混合料铺筑成为新的沥青路面面层的一种再生技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可100%利用旧路面沥青混合料,是一种经济、环保、可靠的沥青路面养护维修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文详细介绍了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在开阳高速公路维修中的应用情况,包括方案设计、配合比设计及施工工艺等。  相似文献   

16.
谢海花 《交通标准化》2012,(13):154-156
结合石安高速公路路面热再生的施工,详细介绍旧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的施工工艺,可为同类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赵爽爽  黄磊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10):23+25-23,25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具有节约材料、降低沥青路面造价,节省工程费用和保护环境的作用,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介绍了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艺的流程,对就地热再生技术的配合比进行了设计计算,分析评价了施工后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8.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可最大限度地将旧沥青路面混合料实现就地再利用,在实现路面养护的同时,减少路面翻修带来的废料、废气排放。结合侯禹高速就地热再生表面处治工程,以就地热再生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再生剂掺量、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其控制要点进行施工质量控制研究,并对温度这一核心要素的影响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凝土就地热再生技术是一种节能环保的路面再生利用技术,在我国应用较晚,且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在以前多项工程的应用中并不成功,且利用率较低。结合就地热再生技术现场的成功应用进行了阐述,对以后的类似工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林琳  吴涛 《北方交通》2007,(12):18-20
结合辽宁省沈营线辽鞍段中修工程中的热再生工程实践,介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试验工作、施工工艺、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探索该技术在辽宁地区的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