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航道及水利的长距离线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文章探讨了东西向长距离线路工程控制网建立中边长投影变形值控制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拓宽某段公路,在公路两旁布设E级GPS控制网,采用北极星9600型接收机进行观测,应用南方测绘基线后处理软件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直接应用国家高斯平面投影,长度综合变形超过工程测量规范(2.5 cm·km-1)的要求,因此必须选择适当的投影带重新进行高斯投影,最终得到的每公里长度变形满足规范要求,体现了合理选择坐标系在...  相似文献   

3.
公路工程GPS控制网,具有跨度大、呈带状布设的特点,跨越投影带的情况也经常出现,投影长度变形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公路工程控制网边长投影变形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以减弱边长投影变形的影响,使测量控制成果满足公路工程需要,保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康家楼隧道突水变形加固及处治方法,分析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大变形控制及预防措施,对类似工程病害处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公路测量中投影面和投影带的选择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测量中,为了限制投影变形,选择投影面和投影带是经常遇到的问题。讨论了高程投影面、任意带高斯正形投影的中央子午线选择与计算,并推导了具有高程投影面的坐标计算公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回弹模量作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的重要控制指标,在当前设计方法中常采用基于静力特性的控制方法,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建立基于路基动力特性的高速公路路基回弹模量控制方法对建设质量高、路用性能好的高速公路具有重大意义,目前该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室内试验及有限元模拟对公路路基的动变形特性进行研究,分析路基结构的动变形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变化规律,建立路基顶面动变形与路基回弹模量的关系。从动变形角度提出高速公路路基回弹模量的要求,研究结果可为高速公路路基回弹模量的控制标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以沿海公路地基施工为背景,对地基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及沉降变形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不同基础类型的软弱土,采取了多种类型的处理措施。通过工后沉降观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针对施工的合同段,对软基处理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控制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能为沿海公路路基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据新黄高速公路路基地质的特殊性,研究了适合路基沉降的监测方法。对各种典型断面进行监测,分析了这些特殊地基条件路基的变形规律,从而为控制路基的填筑,进行信息化施工提供依据。比较了不同处理方法对沉降变形的影响,也为黄河流域的其它公路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高斯投影变形引起的面积测算误差,计算分析了变形的量级、性质,并对消除或削弱变形的方法作了研究,给出了明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高斯投影变形引起的面积测算误差,计算分析了变形的量级、性质,并对消除或削弱变形的方法作了研究,给出了明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为尼日利亚铁路项目的勘测与设计选择合适的坐标系统.通过对UTM(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tor)投影变形规律的研究及与GKTM(Gauss Krugger Transverse Mercator)投影的比较,指出了UTM投影的不足,提出了尼日利亚铁路坐标系统的模式.采用不同投影高程面的1°分带GKTM投影坐标系具有较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及其演变规律是边坡加固与施工控制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我省山区公路典型路段边坡的调查及其破坏类型的分类、对典型边坡破坏形式的分析.从规律上探讨边坡的稳定与变形行为。现对我省山区已建国道、省道公路边坡的加固措施和处理效果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3.
从岩层移动学理论研究公路沉陷、变形的过程及对建筑物、公路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辛伟 《北方交通》2012,(6):23-25
详细介绍了CFG桩复合地基在公路路堤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模式和计算方法,并根据某高速公路试验路段的实测数据进行CFG桩复合地基变形计算,通过对计算值和实际沉降变形量进行对比,对CFG桩复合地基在公路路堤荷载作用变形计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首先介绍了公路桥梁及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然后分别阐述了公路桥梁及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最后详细的分析了公路桥梁及路基施工安全的控制方法,以期促进我国公路交通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新旧路基之间变形现象与控制标准进行了讨论,同时结合相应的工程实例,对公路路基加宽土工格栅施工和技术参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高星明 《交通标准化》2011,(20):105-109
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采用地层结构法分析了东山公路隧道开挖支护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开挖不同断面过程中,围岩内最大主应力集中在钢架脚部,钢架架设时应及时施工锁脚锚杆,必要时可采用小导管注浆等方法对拱架脚部围岩进行加固;从衬砌变形角度分析,变形量最大处为拱顶下沉及底脚位置,施工中应注意对拱顶沉降的监测,逐步开挖核心土,保证施工及结构安全,同时应及时施作基础工程,以控制洞室变形;围岩最不利位置出现在拱顶及仰拱两侧,应是重点加强部位。  相似文献   

18.
墨卡托海图占目前航用海图的95%以上,在航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墨卡托投影的数学原理出发,借助地图学投影的知识,推导了墨卡托投影的公式和变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墨卡托投影的主要特性和墨卡托海图的特征及用途。  相似文献   

19.
以一级公路湛江大道存在大范围软土为工程背景,针对公路路基极易引发沉降和路面不均匀沉降等施工难点,开展大范围软土一级公路路基沉降规律数值研究。建立碎石桩软土路基有限元模型,研究软土固结的路基沉降变形规律及碎石桩强度对路基沉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经碎石桩加固后路基表面的最大沉降满足一级公路沉降要求;碎石桩弹模对路基表面最大沉降量有显著影响,桩体强度质量是控制地基沉降的关键。研究结果对碎石桩合理布置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此考虑,依托低山丘陵区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为背景,结合现场测试坡面位移、隧道洞口围岩收敛、拱顶位移等测试数据,探索了低山丘陵区公路隧道围岩变形特性。同时,借助星野法与多项式法,对隧道围岩变形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隧道上方坡面测点竖向位移及侧向变形相对较小,累积测试3个月小于10 mm,围岩收敛与拱顶位移控制在5 mm以内;结合实测数据预测5年内围岩收敛与拱顶位移控制在6 mm以内,建设期变形约占预测总变形83%以上。测试及预测分析表明围岩整体变形较小,满足长期安全运营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