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铁路机车小辅修检修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铁路机车小辅修检修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着重其管理模块的功能实现方法与各自的主要特点.系统针对目前铁路机车检修管理信息化的需要,结合生产管理信息系统(MIS)技术,以及信息化工具来管理和控制机务检修过程.实现了对检修人员及其作业工位的计算机管理.提高了检修质量,强化检修作业人员和检修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实践证明该系统功能齐全,界面友好,极大地提高了检修作业的管理水平,从而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三层C/S结构的机车中修检修管理信息系统,阐述其系统的设计方案、结构、功能、主要特点和系统的运行效果.该系统实现了对机车检修作业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实现了检修作业过程中检修数据、检修信息的记录与分析,极大的规范了机车检修过程、提高了机车检修质量.该系统的运用是铁道部建设数字化机务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机车检修作业数据管理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机车检修作业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各功能模块的主要特点及实现方法.该软件系统针对目前机务段机车检修作业数据管理信息化的需要,利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MIS)技术,实现了对机车检修生产质量的管理.通过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简便,稳定性、可靠性好,极大的提高了机车检修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铁路机车中修检修信息计算机软件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机车中修检修过程中,对检修过程、检修数据、检修信息、检修质量的计算机软件管理系统,较详细地论述了系统的设计、结构、功能、主要特点和系统数据库设计.设计该软件系统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机车检修作业的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实现对机车检修生产作业的监控与管理.实践证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功能完善,操作简便,界面友好,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效益,符合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国内机车检修预测的当量公里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机车检修周期模糊故障树模型,并将机车运行过程中静态、动态的影响因素通过模糊故障树模型进行了分析,形成了一种预测机车检修周期的新方法,为解决铁路机车检修中的机车检修周期预测问题建立一种新的较科学的模型.  相似文献   

6.
基于VRML的内燃机车三维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多媒体、因特网和虚拟现实(VR)三种技术结合起来建立机车仿真系统进行人员培训,有助于机车操作人员和机车检修人员快速掌握内燃机车的有关知识,保证内燃机车安全运行.本文简单介绍了VR和VRML(虚拟现实建模语言),说明了建立内燃机车三维仿真VRML模型的方法,即采用其它三维建模工具建立三维模型后导出为VRML模型;指出了建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措施,即灵活使用简化模型和详细模型,对导出的VRML模型再处理,使其具有更好的效果;最后给出了模型实例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结合机务段机车状态修的流程,给出了机车质量控制及综合分析系统的功能模块,物理结构和硬件组成。同时,采用B/S结构3层结构,架构了基于Web的机车质量控制及综合分析系统,叙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8.
基于Petri网建模的机务段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Petri网建模技术应用于机务段信息化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并结合Petri网理论和机务段业务流程的特点,提出了机务段业务流程模型,通过定义的模型5元组来描述各检修过程之间的信息、资源和组织之间的关系,引导过程中的检修活动自动进行,对检修活动所需的资源进行调度分配,从而将各检修活动组织成一个顺畅的工作流程,为机务段业务流程的分析优化以及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提供了逻辑模型支持;通过矩阵方程对所建网模型进行性能分析,证明该模型的合理性.该模型能顺应机车检修工艺的变化重组业务流程,实现信息系统的可持续升级.  相似文献   

9.
传统列车运行达到一定的走行公里或年限后,机车和车辆需从各铁路局分别送到机车、车辆制造工厂进行(大)厂修,待修机车车辆在铁路局与机车车辆制造工厂之间往返过程中有占用铁路通过能力、干扰正线运营、检修周期长的弊病,动车组价格昂贵要求停修时间尽量缩短,因此需要研究设计厂修、段修合一的动车组检修基地即动车段.动车段的工艺设计要求兼容不同类型动车组检修,且动车段检修效率要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了厂修、段修合一的动车段总平面布局方案和段址方案,以及CRH2型、CRH3型动车组三级修(段修)的地坑式架车机方案,并研究了四、五级修快速完成1节车检修的流水检修方案.根据研究设计的方案,实现了厂修、段修房屋组合;使CRH2型、CRH3型动车组三级修(段修)地坑式架车机的架车单元在17.375~17.500 m范围连续可调,实现了CRH2型、CRH3型三级修兼容,一条检修线检修两组8辆编组的动车组,又能检修16辆固定编组动车组;并实现了四、五级修每80 min完成1节车检修,各检修工位工序专业化检修,避免了各检修专业组间交叉作业,保证车体部件组装工位环境清洁,提高了检修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作为机务工装设备之一的烘干炉,其炉温的精确控制直接影响到机车检修工作的质量,因此,设计烘干炉温度控制系统,检测炉温,并通过对测得的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到合适的控制量,从而对温度按照工艺流程的要求实现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介绍了烘干炉温度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比较详细地论述了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数据处理和控制策略、以及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1.
机车是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牵引设备,通过整合利用机车各类数据,构建基于设备画像的机车标签体系,有利于客观、全面地掌握机车质量状态,实现机车的精准画像、差异化运维和精细化管理。本文通过总结机车设备画像的概念和标签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提出满足机车质量分析、运维优化及安全决策等多个应用场景的机车设备画像3级标签体系技术架构,全面分析所包含的数据采集层、标签库层和标签应用层,详细阐释机车各级标签的内容及其生成、管理、优化和分析流程,形成机车设备画像研究方法。针对聚类这一标签的产生方式,通过改进K-means聚类算法的初始质心选取方法,提高标签获取的精度和稳定性。并在某铁路局开展机车设备画像实地应用研究,形成完整可行的机车标签体系。  相似文献   

12.
铁路现代化高速重载的发展对机车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运用振动检测技术对机车辅机轴承故障进行检测,对掌控机车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论文介绍了JL-601A机车走行部检测系统和JL-201A机车轴承便携式检测仪的检测原理,并选用振动加速度有效值及峭度系数作为评判轴承故障的简易诊断依据,对机车辅机轴承故障检测进行探讨与实践,并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了检修效率,保障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养护思维定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应首先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在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按照科学的发展观,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建立完整的定势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掌握道路状况及相关信息,科学、客观地评定道路的使用质量,有依据、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及时安排养护项目。  相似文献   

14.
王颖 《交通标准化》2013,(10):138-141
将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于隧道安全施工监控领域,设计了一套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监控网络.将人员定位、多元信息在线监测集成在同一个系统和网络平台,大幅提高了人员定位的精确度,实现了传感数据的无线传播,从而大幅降低了系统投资和管理维护成本,提升了隧道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钟铎 《轨道交通》2007,(10):62-63,66
机车智能轮缘润滑过渡控制装置通过共享TAX2型机车安全信息监测装置的监控数据,实现了机车轮缘润滑和过渡智能化,不仅可以简化机车设计、降低职工劳动强度,而且可节约检修时间和费用,保证机车供给,提高运输效率。该装置设计在国内外处于领先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设备供应商提供的网元管理系统或子网管系统之间相互独立,不能共享各种配置和故障告警信息,给网络运维带来了诸多困难.本文面向通信业务,设计实现了一个端到端的通信网综合管理系统(E2INMS).E2INMS基于一个分层的体系架构,实现了全网拓扑管理、业务路由管理和端到端故障管理等一系列业务管理功能.该系统已经应用在朔黄铁路通信网的管理中.  相似文献   

17.
随着企业计算机网络的建成和生产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勘察设计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也必将由劳动密集型转为以现代化网络系统支持的知识密集型工作,这就要求改进勘察设计档案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档案资料的利用价值;要健全档案工作管理机制,保证档案材料的完整收集;要加强计算机的运用,推进勘察设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科技手段建立高速公路养护、巡查、监控、指挥的一体化管理平台,使传统的养护工作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可全面提高养护管理水平,让养护工作更加“实时化、高效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中采用商用公网长期演进(LTE) 系统承载时, 跨核心网互联互通的可靠性和实时性不满足业务需求的问题,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长期演进(LTE-M) 综合承载系统的业务需求, 提出了LTE-M综合承载系统互操作性需求和数据业务的互联互通需求, 研究了LTE-M综合承载系统互联互通的工作机制, 设计了可靠性保障方法, 包括核心网间路由重建立、核心网间故障倒切、核心网板卡倒切等, 提出了LTE-M综合承载系统互联互通的系统架构; 在实验室搭建了LTE-M综合承载系统互联互通测试环境, 分析了信令和数据, 以验证其是否满足应用需求, 并进行了LTE-M综合承载系统跨核心网切换测试、跨核心网路由测试、核心网故障倒切测试、可靠性测试和互联互通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 为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跨线运营需求, 需实现LTE-M终端和基站之间参考点、核心网服务网关与分组数据网关之间参考点、移动管理实体之间参考点以及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与移动管理实体之间参考点接口的互联互通; LTE-M综合承载系统互联互通跨核心网切换时间小于1 s, 核心网间路由重建立时间小于1 s, 核心网单板故障倒切时间小于2 s, 跨核心网故障倒切时间小于31 s; LTE-M综合承载系统互联互通业务传输时延小于0.15 s, 丢包率小于1%;10 MHz带宽能同时传输1路100 kb·s-1的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业务、2路2 Mb·s-1的车辆视频监控业务和1路4 Mb·s-1的乘客信息系统业务。可见, LTE-M综合承载系统互联互通性能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跨线运营的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