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国内尚无相关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的现状,为了对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进行客观定量的评价,找出服务现状和出行需求之间的差异,以明确提升服务水平的方向,从出行者的角度出发,在分析他们选择轨道交通出行决策过程的基础上,确定可能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的各种因素;依据相关指标选取原则,选取了与影响因素相对应的评价指标,并将评价指标量化分级;在总结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规划适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内尚无相关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的现状,为了对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进行客观定量的评价,找出服务现状和出行需求之间的差异,以明确提升服务水平的方向,从出行者的角度出发,在分析他们选择轨道交通出行决策过程的基础上,确定可能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的各种因素;依据相关指标选取原则,选取了与影响因素相对应的评价指标,并将评价指标量化分级;在总结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规划适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对交通公平性的衡量角度加以区分并分别建立相应的量化评价模型.研究结论:从不同交通方式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代际之间4种衡量角度出发,探讨了交通公平性问题的理论本质和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数学模型用于描述上述公平性问题,其中包括基于外部成本最小化的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公平性评价模型、基于Wilson熵分布假设的不同群体效益归属公平性的评价模型、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等为基本参数的地区公平性评价模型,以及考虑生活质量变化和偏好比率的代际公平性判别模型.4种衡量角度区分使交通公平性分析得到细化并更加全面,数学模型的建立使量化评价交通公平性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对关键设备的定义和判别标准不明确、缺乏统一判别方法的问题,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关键设备的定义.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关键设备的判别要素,提出故障率、购置价格、伤亡人数、服务中断时间、环境影响程度、设备维修复杂系数及设备故障后的影响范围等7项判别指标,并给出了故障率、伤亡人数、服务中断时间等3项指标的管理阈值.以北京轨道交通信号专业为例,阐述了对关键设备进行判别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与城市空间形态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从城市空间形态和轨道交通的关系、轨道交通线网形态影响城市空间发展、轨道交通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两者相互作用的机理。遵循指标选取具有代表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提出了轨道交通线网与城市空间形态适应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阐述了相应指标的定义及量化分析方法。为指导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实现线网与城市空间形态的良好适应和互动,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分析框架和评价准则。  相似文献   

6.
城轨次生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城市轨道交通次生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构建城市轨道交通次生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给出各个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和评价标准,从多个方面论证了城市轨道交通的正面效益更多地体现在其对城市的次生环境影响这一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国内14个轨道交通建设城市第三方监测资料的统计分析,研究工程变形的规律,明确不同监测项目的变形值分布形态,分析工程支护结构、周边地表和环境对象的变形特点,认为工程变形受设计因素、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和施工管理与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给出变形控制指标确定的基本原则。研究成果可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变形控制指标的确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全国各地城市轨道交通基坑工程实测案例分析,研究基坑围护桩(墙)和周边地表的变形特点和监控要求。对不同监测项目的实测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技术规范要求,分场地土类型给出变形监测控制指标的建议数值,以合理评价基坑工程的安全状态。基坑工程变形监测控制指标的影响因素众多,工程实际应继续深入开展相关研究,以提高基坑工程的安全风险管控水平。  相似文献   

9.
依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制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选取《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0—2004年刊载的542篇论文作为统计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还讨论了载文的地区分布、机构分布和合著情况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指标保持增长;企业论文比例高;具有吸引境外论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概念,明确了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的3个制约条件和5项具体内容。这个制约条件是满足铁路沿线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保证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不牺牲后代人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5项具体内容包括经济、环境、社会、技术可持续发展评价以及经济、环境、社会、技术的协调发展评价。在这5项内容的基础上建立了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28个指标体系,给出了各指标的计算方法,为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系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