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月24日清晨,我驾驶着“浪花号”离开葡萄牙的奥尔塔。西南风徐徐吹来,可是伴随着太阳从东方升起,风越刮越大。大约走了一海里以后,我刚把主帆收下来,从陆地的山峰上就刮来一阵狂风,向“浪花号”猛扑过来。我想这回桅杆可完了,赶紧转过舵来,让船头对准风来的方向。这一着刚好来得及,狂风只刮断了两根绳子,刮走了一根绳索和我的洗脸盆,把它们一直吹到我后面的一艘法国教练船上去。 这一天,狂风断断续续地刮个不停,我沿着海边的高山航行,有时躲到悬崖的下面去,抓紧  相似文献   

2.
11月28日,“浪花号”离开里约热内卢。出港不久海上就狂风骤起,把海岸边的许多东西都刮得七零八落。不用说,许多船只都受到相当严重的损失。也许是“浪花号”这时已远离陆地,所以没有遭受多少灾难。一路上我注意到,有些船白天的时候开得比我快,能追上和超过“浪花号”,但一到夜里,她们就会慢下来,反而被我赶上。对“浪花号”来说,白天和晚上都是一个样,但对他们来说,那就不同了。 有一天,天气晴朗,一艘从我身边开过的“南威里斯号”轮船主动向我提供船的位置。船长告诉我,他算出来的最精确的位置是西经48  相似文献   

3.
8月25日,“浪花号”准备启程。皇家海军的一艘拖轮把她拖出港口,离开了陆地。驶出大海不久,风越刮越大,迅速地把“浪花号”重新送进大西洋。 我原来打算出海以后,很快就远离海岸,驶进茫茫的大海之中。因为这里是海盗经常出没的地区。可是还没有等我远离陆地,就发现一艘三桅小帆船从附近的港口驶出,紧随在我的后面。  相似文献   

4.
9月16日,在印度洋富饶的岛屿罗德里格斯岛上休息8天以后,“浪花”号又开始启航。19日到达毛里求斯。大约中午时分,船在检疫区抛锚。在医生的许可下,一艘拖轮把“浪花”号拖进港口。医生仔细地察看了所有的  相似文献   

5.
1896年1月26日,“浪花号”进行全面的整修和补给以后,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起航。出港的时候只有一点微风。宽广的拉普拉塔河面风平浪静,像是一面光滑的银镜。令人高兴的是,一艘拖船把“浪花号”一直送到港口外。 不久,海上就刮起了大风,河面开始波浪翻  相似文献   

6.
3月3日,风从西北方向吹来。“浪花”号离开塔马港,径直向皮勒角驶去。我虔诚地希望事情一直这样顺利,直到船远离陆地。可是上天没有给我这么好的运气。很快,雨就开始下起来。这阵阵暴雨正是太平洋欢迎“浪花”号的第一次洗礼。这时候天已经黑了,夜幕早已把陆地笼罩,即使我想返航回去,退路也已经没有了。风非常强劲,我把帆降下三分之二。大海像是在和我作对,“浪花”号从它们的身上犁过,激起一排排白色的浪花,像是藏匿在大海中的什么怪物露出一排排狰狞的牙齿。  相似文献   

7.
10月26日,装备一新、粮草充足的“浪花”号起锚离开美丽的毛里求斯。微风中诸多岛屿渐渐离去,第二天,只有莫卡附近的普西山依稀可见。 不久,“浪花”号靠近留尼汪岛。一个领航员驾船出来查问,我递给他毛里求斯官员签署的文件,然后继续向前航行,此时风浪很大,在留尼汪岛靠岸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浪花”号的下一个目的地是马达加斯加的得圣马里角。  相似文献   

8.
“浪花”号经过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以后,风暴又把她刮回合恩角。船体和船帆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船一边向西北方向开去,我一边马不停蹄地抓紧时间修补船帆。虽然说样子并不漂亮,但起码可以使用,即使是大风大浪也顶得住。后来有一艘船上的船员看到“浪花”号的船帆,还以为这是一种新的设计呢! 风暴过去以后,一连几天好天气。“浪花”号在风平浪静的海峡中走了大约20海里。我担心那些火地族人比狂风暴雨还要厉害。事实上,他们驾驶的独木舟破烂不堪,根本称不上什么船。只要有一点风浪他们就不敢出来。天气一转好,他们就要出来活动。  相似文献   

9.
1897年5月26日早晨,格洛斯特岛露出海面。晚上,“浪花”号在丹尼森港抛锚。丹尼森港依靠在小城镇鲍恩的小山旁,这里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度假和休养的胜地,到处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令每一个来客都感到心旷神怡。港口既宽敞又安全,船舶很容易进出,里面的泊位也非  相似文献   

10.
首航大西洋     
前面就是波涛汹涌的大西洋,我把船上所有的东西都固定好,把中桅放下来,收好系索,船仍然摇晃得很厉害。这当然不奇怪,即使是夏天,在大西洋的洋面上,也未免会遇上恶劣的天气。 实际上,接下来的好几个星期,天气都很糟糕。不过,7月1日那天,一阵子狂风过后,接下来吹起了柔和的西北风,对“浪花号”的航行非常有利。第二天,从雅茅斯出发,我最后一次看了美  相似文献   

11.
“浪花”号安全地靠上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以后,我用咖啡和油炸圈饼来招待岛民。他们很喜欢油炸食品。这也难怪,岛上除了山羊以外,再也没有什么有油水的动物了。即使是很肥的山羊,身上也没有多少脂肪。太阳下山之前,我教会了他们怎样用油来炸食品,还拿出一把秤来,秤一些牛油给他们。当然,岛上没有海关,价钱由我来开,也用不着交税。尽管如此,我也没有敲诈他们,只是收了他们一些古老的和一些古怪的硬  相似文献   

12.
1889年3月中旬,一支由三艘美国军舰、三艘德国军舰和排水量为2,770吨的英国巡洋舰“卡利俄珀”号组成的混合舰队正停泊在位于萨摩亚群岛的阿皮亚港。几天来,天气情况一直很糟糕,飓风正逼近港口。3月14日夜里,风越刮越猛。15日中午,狂风骤起,港内船舶开始拖锚。有的船被狂风刮向岸边,相互碰撞。美国军舰“万达利亚”号带走了“卡利俄珀”号的船首三角帆下桁。不久,德国军舰“奥尔加”号又撞上“卡利俄珀”号侧舷,拉掉了前栏杆,最令人担心的是,“卡利俄珀”号的一根锚链被扯断。傍晚时分,“卡利俄珀”号的情况万分紧急。军舰一边拖着那只单锚,一边继续向礁石漂去。“特伦顿”  相似文献   

13.
1898年6月4日,我来到美国驻圣约翰领事馆,办理“浪花”号的通关手续。这也是我孤身一人驾驶“浪花”号绕地球航行,最后一次在美驻外领事馆办理通关手续。美驻圣约翰领事亨特先生在本子上对“浪花”号的航行作了简短的评论以后,把本子还给我。现在,这个本子已经完好地保存在华盛顿的档案馆里。 6月5日,“浪花”号开始重返故里的航程,径直向哈特勒斯角驶去。 6月8日,船在灿烂的阳光下航行,此时她正处在北纬22度58分的位置上,而此刻太阳偏离赤道的角度也是22度58分。火红的太阳当头照,许多人一定会认为肯定热得受不了。其实并非如此,在这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之上,加上微  相似文献   

14.
所罗门海。位于西南太平洋的边缘,是中澳航线的航经之地。2012年2月2日早间,怒吼的狂风、汹涌的波涛,打破了这片海的宁静与安详,一艘往返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城市港口间的“拉包尔女王”号渡轮在此沉没。数百人落水,  相似文献   

15.
庄斌 《水上消防》2013,(6):44-44
“港口公安消防队么?我是‘云凌一号’船员,我们的船在港口码头着火了,火势很大,还有人员被困,请赶快救援!”11月7日上午9时,靠泊在连云港港口庙岭港区“云凌一号”轮安全负责人第一时间报警求助。  相似文献   

16.
1898年5月10日,我注意到海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毫无疑问,“浪花”号已经接近美洲。一种奇妙的、早已被我忘记的海浪像美妙的音乐一样拍打着“浪花”号的船舷。我安静地坐在船上,倾听着这神奇的音乐,让“浪花”号自由地在海上驰骋。根据这些海流和海浪不难判断,船已经靠近洛斯罗克斯海峡。据老海员说,这些海浪是由于这里的信风造成的,它们受到巴西、圭亚那和委内瑞拉海岸线的影响而独具特色;也有人说,这是受门罗主义的影响而形成的(1823年,当时的美国总统门罗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主张,后人称之为“门罗主义”)。 信风已经吹了好些日子,海潮现在也是最急的时候,每天可以走40海里。在海潮的推动下,  相似文献   

17.
9月16日,在印度洋富饶的岛屿罗德里格斯岛上休息8天以后,"浪花"号又开始启航.19日到达毛里求斯.大约中午时分,船在检疫区抛锚.在医生的许可下,一艘拖轮把"浪花"号拖进港口.医生仔细地察看了所有的文件,确信船上只有我一个人,而且健康状况非常好以后,立即发给我入港许可证.除了医生以外,总督也登上了我的船.总督先生很友好,他给我一包邮件,还给我一些私人的信件,这些信件都是把我介绍给他的朋友的引荐信.  相似文献   

18.
“浪花”号来到圣赫勒拿岛的时候,已经是中午。船在詹姆斯顿港抛锚后,“全体船员”立刻上岸去拜访尊贵的岛屿总督R.A.斯滕代尔先生。总督先生说,现在很少有远洋航行的船舶途经这个岛屿。他真诚热情地欢迎我的到来,建议我向大家介绍环球航行的情况,并且亲自做了安排。先是在花园大厦向詹姆斯顿的市民演讲,然后到总督的庄园向总督本人、岛上驻军的军官,还有他们的朋友演讲。在城堡里,美国领事普尔先生把我介绍大家,他特地提醒大家,这个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美国人。 总督先生在自己的家里庄严而隆重地接待了“浪花”号的船员。我在总督的庄园里住了好几天。据说,庄园里有一间叫做“西屋”的房子在闹  相似文献   

19.
1897年2月1日,我返回“浪花”号的时候发现有一个留给我的信封。打开信封,里面有一封信和5英镑的纸币。信上写道: 这5英镑是一位女士赠送给斯洛克姆先生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对他的敬意。他孤身一人勇敢地驾驶这么小的一只船跨越辽阔而神秘的大海,当面临危险的时候,没有人能够对他表示同情和帮助。 衷心地祝愿他成功! 直到今天,我还不知道这位好心和善良的女士是谁。我不能拒绝这么仁慈的祝福,但也允许  相似文献   

20.
驶进印度洋     
1897年5月26日早晨,格洛斯特岛露出海面.晚上,"浪花"号在丹尼森港抛锚.丹尼森港依靠在小城镇鲍恩的小山旁,这里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度假和休养的胜地,到处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令每一个来客都感到心旷神怡.港口既宽敞又安全,船舶很容易进出,里面的泊位也非常好."浪花"号到达的时候,鲍恩镇显得十分平静.第二天晚上,镇上许多好心人步行一个钟头,集中到镇上的一所文科学校里来欢迎"浪花"号的到来.这得归功于当地两家报纸的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