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科技的发展,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已广泛应用于航海船舶中,有效地保证了船舶运输安全性。AIS航标是助航系统的重要组成,其布设位置直接影响着系统效能的发挥。本文首先介绍了AIS航标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然后分析了AIS航标的布设原则和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为以后类似的工程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船舶的航行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了重要问题。由于船舶在海上航行时会需要有良好的助航效能才能为传播的安全行使提供保障,而航标巡检是能否发挥良好助航效能的关键环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前无人设备在航标巡检中实现了一定的应用。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无人设备的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展望,以期推动航标巡检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杨奇 《中国水运》2014,(3):52-53
文中通过对黄骅港历年冰情以及冰情成因的研究,借鉴国内外有关冬季冰冻港口冰期助航保障的管理经验,为解决黄骅港冰期航标损坏问题,最大程度发挥航标助航效能,对黄骅港冰期助航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文中以台风过境后的航标巡检工作为切入点,提出了航标灾害影响预测与分析的设想。该设想的实施有助于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来应对台风对航标的影响,及时恢复航标效能,更好地提供海上助航服务。  相似文献   

5.
航标在航运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它为船舶提供航行方向,帮助引导船舶航行,它是定位和标识障碍物的人工警告标志,是船舶航行安全的保障。因此,航标巡检维护工作关系到航标工作效能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研究了航标巡检维护工作的方法以及航标巡检维护周期调整的措施,措施包括:完善航标监测机制,提高固定、浮动助航标志的设备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天津港航标助航形势进行了全面分析,阐述了影响天津港航标助航效能提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解决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航标船舶主要承担航标布设、撤除、更换、巡检、辖区航标设施建设物资补给等工作,并能兼顾海上防污染、海上救助和无线电导航信号监测等任务。是航海保障部门保证助航设施效能正常发挥的重要装备,航标船舶的管理水平对航海保障部门向航海用户提供及时、可靠的助航服务水平有直接影响。本文根据当下南海海区航标管理要求及现有航标船舶的现状,提出关于航标船舶管理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沿海航标以视觉航标和无线电航标为主。近年来,随着AIS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广泛应用,作为一种新型助航标志,虚拟航标的应用与推广极大地改变了现有的航标设置、维护与管理现状。本文从两个方面简要阐述了虚拟航标的定义及应用,对比虚拟航标与传统航标的优劣性,根据目前虚拟航标的应用状况,推想虚拟航标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作为服务航运的基础性和保障性设施,航标为引导船舶沿安全、经济航路航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沿江城市经济和长江航运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灯光亮化工程等对原有航标夜间助航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目前同步闪航标灯等技术在桥区、港区等位置的示范应用,以葛洲坝三江下引航道为例,分析近城区航道在复杂背景灯光下航标夜间助航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技术发展和航道条件实际,提出解决对策,供类似河段思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现行的《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形状显示规定》(GB16161—1996)在规范我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的设计、生产、配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等在助航领域逐渐投入使用,以及国际航标协会IALA发布和修订的多个航标相关建议、指南等都对传统助航标志的外形尺寸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我国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修订的必要性及修订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科技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很多行业都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寻求发展。本文介绍了利用AR技术构建虚拟助航系统,从AR技术应用以及构建虚拟航标的意义上阐述了AR技术在航海保障领域的优势。船舶借助AR专用设备,可在航行至某区域时,实时采集到为本船专属定制的"虚拟航标展示、虚拟航道规划"服务,效果接近真实目视航标,为船舶远洋航行提供高效助航服务。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中国沿海AIS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AIS技术在助航领域的应用前景,并与传统航标助航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为航海保障服务信息化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航标是重要的内河航道助航设施,维护航标的正常稳定运行时航道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而撞击损坏是影响损坏航标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在公路、海运、港口管理、桥梁保护等领域内已有较多的防撞预警及保护技术,但是针对内河航道助航设施的防撞保护措施还较少。本文结合淮河出海航道的实际船情、水情,设计了高效、准确的船舶防撞预警系统,利用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运动物体识别技术,实现了船舶识别抓拍、速度分析、撞击预警等智能化监测功能,能够极大的提高航标日常监管、维护水平。  相似文献   

14.
5月27至6月2日,国际航标协会(IALA)第19届大会在韩国仁川举行,此次大会共安排了1个会前论坛、13个技术会议和2个特别会议,分为数字通信与信息管理、弹性PNT(定位、导航和定时)、视觉航标及效能、VTS、风险管理、海洋感知、环境变化中的航标、未来趋势、历史灯塔等9个主题,共计有94篇论文进行了现场交流。其中我国代表团对其中6个主题共计11篇论文进行了交流,论文数量仅次于东道主,创下历史新高,展示了近年来我国航标管理当局相关部门及专家、学者在导助航领域的管理经验和研究成果。本刊特邀4位与会专家学者代表,为我们介绍国际导助航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作者排名不分先后,按照大会安排议程顺序排列)  相似文献   

15.
虚拟航标是一种重要的导助航设施,随着技术的发展应用越来越广泛。通常,虚拟航标泛指虚拟AIS航标,在我国沿海和内河地区都有了典型应用。近年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日新月异,也为航海保障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基于北斗技术的航标遥测遥控、水文气象观测、北斗船舶监控、北斗应急救援等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沿海和内河有六千余座导助航设施使用北斗。在北斗导航系统发展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北斗短报文技术的虚拟航标,提出一种虚拟北斗航标,并与传统的虚拟AIS航标做了比对,最后,通过实验测试了虚拟北斗航标提供导助航服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区航道布置及航标设计方案,采用水上引导标志和桥梁助航标志、视觉航标和无线电航标相结合的方式,建设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在港珠澳大桥水域建立综合立体的助航网络系统,提供全天候导助航服务,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和大桥安全.  相似文献   

17.
北方海区每年春冬两季需进行大规模的航标作业。文章通过对目前航标作业现状及航标助航效能的分析,对航标作业模式进行了新探索,旨在将先进技术应用到航标管理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8.
随着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在视觉航标的全覆盖和无人机巡检的成功实验飞行,遥测遥控巡检和无人机巡检在航标巡检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展望未来,根据北方海区视觉航标巡检的实际需求,统筹兼顾、合理搭配船舶车辆巡检、遥测遥控巡检和无人机巡检,充分发挥每种巡检方式的优势,才能更经济、高效的进行航标巡检,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助航服务。  相似文献   

19.
创新和发展是时代的主体,是推动航标管理向前迈进的动力。航标的不断发展需要航标管理模式地持续创新和跟进,提供高效优质的导助航效能,满足经济发展和航海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正0引言某港的进出港航道大多以浮标标示航道中线或界限。截至2017年底,辖区水域浮标数量超过600座,占该港总航标数量的一半以上。大型航标工程船承担着浮标的抛设、起吊更换重任,每年需要完成的计划性和应急性浮标抛设、起吊更换任务超过350座次,是持续保持浮标助航效能正常的关键保障力量。传统的航标工程船在布放浮标时,主要使用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