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对于高架车站承受列车荷载的结构按《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抗震设计,非承受列车荷载结构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抗震设计。"建桥合一"的高架车站存在各规范对年超越概率、反应谱定义方式和参数取值以及强度验算指标规定不统一的问题,给设计工作带来困扰。结合工程实例,对多遇地震水平各规范应用中的设计水准以及强度指标相对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多遇地震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设计水准以及反应谱峰值远高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在强度验算方面,以《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容许应力为验算标准更为安全,并在工程实例分析中得到验证;地铁高架车站多遇地震水平的强度验算过程可简化为采用《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进行地震动输入、直接采用《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进行强度验算。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和《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在高架车站设计中所用地震参数的异同,包括地震重现期、反应谱曲线构成、衰减指数等,得到《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对多遇地震下低烈度区软弱场地的地震作用提高最多,比《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约提高30%,比《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约提高80%。通过某场地条件下高架车站墩柱截面设计比较,得到《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比《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圬工量提高20%。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需要进行抗震设计,但我国缺乏成熟的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流程.依托GB 50909-2014《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对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及流程图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套抗震设计流程,并对一个典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区间隧道抗震设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在总结目前国内外地下结构抗震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分别采用反应位移法和动力时程分析三维计算对徐州地铁淮塔东路站换乘节点进行计算与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反应位移法的计算结果与动力时程分析三维计算基本一致,说明反应位移法可用于地铁车站换乘节点的抗震设计,可为今后类似地铁车站的抗震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我国实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以西安地铁某号线为背景,基于盾构地铁区间隧道抗震设计方法—反应位移法与时程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对盾构地铁区间隧道进行了抗震分析。通过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所得出的内力与关键节点水平位移,说明反应位移法和时程分析法在抗震设计中均具有适用性,两种分析方法可互相参考验证。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我国实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以西安地铁某号线为背景,基于盾构地铁区间隧道抗震设计方法—反应位移法与时程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对盾构地铁区间隧道进行了抗震分析。通过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所得出的内力与关键节点水平位移,说明反应位移法和时程分析法在抗震设计中均具有适用性,两种分析方法可互相参考验证。  相似文献   

7.
GB 50009—2014《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颁布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技术标准。如何理解和运用该规范是做好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的基础。针对该规范,通过与地上民用建筑抗震设计相关参数的对比分析,重点对地铁地下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及水准、地震动参数及抗震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对于一般的地铁地下结构可遵循"两水准、两阶段"的设计思路;结构抗震设计地震动参数的选取应与其设计基准期一致;结构抗震等级应通过结构形式、结构高度、地震烈度等综合考虑确定,并根据不同抗震等级来进行结构抗震措施的调整;应明确地震作用效应调整方法,尤其针对地下区间矿山法马蹄形和盾构圆形隧道,应给出更为具体的抗震构造措施,以完善地铁地下结构抗震措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绿色城市的发展,对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创新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结合重庆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建设的实践,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桥梁设计创新、设计工作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树立创新设计理念和编制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桥梁设计规范>的思路,以实现"科学合理、以人为本、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技术先进"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问题71 GB 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的第23.2.2条规定,“新建地铁线路选线及车站选址,应结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城市环境规划以及城市环境功能区划,避绕既有、在建或规划的噪声敏感集中区域和重要敏感建筑,并充分利用天然缓冲地带的减噪作用”,是否可明确提出“符合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10.
对《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J111—87)与《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报批稿)计算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及对采用的计算软件和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和选取。结合石太客运专线桥梁具体工点,分别采用两种理论进行计算并将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使《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报批稿)计算理论在石太客运专线桥梁抗震设计中得到正确的理解和应用。石太客运专线桥梁抗震设计采用“报批稿”计算理论后,由于地震力变化比较大,对原设计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整措施,确保桥梁的抗震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场坪标高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运营的重要基础设施,占地面积和工程投资巨大。车辆基地的场坪标高是工程设计的重要基础数据,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合理性和经济性。按照《地铁设计规范》有关条款规定,沿海或江河附近的车辆基地必须按照100年一遇的洪水位确定场坪标高。通过对北京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车辆基地和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汉口北停车场工程的典型案例分析,对在具体工程设计中出现《地铁设计规范》条文未包含情况或按照条文要求而又明显不合理的现象,提出了确定场坪标高的原则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方案规划到工程实施对轨道交通建设兼顾人防工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与<轨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设计规范>中关于轨道交通兼顾人防设计的主要区别,整理了人防建设的工作流程.总结了人防工作在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阶段的特点和控制重点,提出了若干保证轨道交通兼顾人防工程建设效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景观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目前国内对于城市高架轨道景观评价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成熟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为此需首要建立一套较为客观、简捷、实用,又能得到专家和公众认同的景观评价体系。研究方法:本文选用“目标—指标层次结构”模式,就是AHP层次分析方法,从动态景观和静态景观2个方面去构建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景观评价体系,并以重庆轻轨2号线中的2个有代表性的区段景观,对该体系进行验证。研究结论:经实例验证,本文建立的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景观评价体系能够具体体现出高架轨道景观的差异性,并能反映具体差异点及差异程度。可明确量化地反映高架轨道交通的景观评价等级和其中单项指标的景观等级,并具有可比性,其结果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景观的实际情况,方法简单易行,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结合北京市自2007年以来所开展的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标准研究工作,以及目前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对北京地方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编制的基本原则、主要技术路线、所确定的主要技术标准及其创新性突破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全面阐述。《规范》全面覆盖了所有30余个专业和系统,重点阐述在以人为本、提高运营效率,强化安全体系、防灾减灾,网络化及资源共享,节能环保以及总结以往工程经验等五大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对标《城市轨道交通正式运营前和运营期间安全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期间安全评估规范》,结合城轨运营期间安全评估的特点,确定专家评议法作为这一阶段的安全评估方法。然后,通过分析、梳理城轨企业运营期间在网络化运营、行车组织、客运组织和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研究得出城轨运营期间安全评估的实施内容和技术路线。最后,以邀请行业专家查阅资料、现场检查、跟岗作业、联动测试等方式,对某城市地铁线网运营期间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改善建议。期待为完善城轨线网运营期间的安全评估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长沙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和3号线在武广客运专线长沙南站交汇,设轨道交通长沙南站站,2号线和3号线路走向及线间关系有多种方案组合。从换乘便利性、投资经济性、工程可实施性、功能转换灵活性等方面,对轨道交通长沙南站站车站布局型式进行方案研究,从而推荐近远结合的综合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大兴国际机场线为国内首条设计时速160 km的轨道交通线路,高架区间占比约39.2%。因无明确的规范可供参考,本工程设计在《地铁设计规范》基础上,参考相关铁路设计规范,根据功能需要,结合本线特点,完成了大兴国际机场线高架区间设计工作。详细介绍大兴国际机场线高架区间的主要技术标准,桥式选择、桥面布置、标准段设计、节点桥设计、共构结构设计、抗震设计等总体设计内容,并重点介绍共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8.
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研究目的:为检验双线连续刚构铁路桥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参照《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对连续刚构桥进行自振特性分析、多遇地震下的弹性地震反应分析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分析过程也可作为高墩铁路桥地震反应分析的一种方法。研究结论:通过自振特性分析,得到该桥的主要自振周期与振型。弹性地震反应分析包括反应谱分析和弹性时程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用容许应力法对桥墩截面进行抗弯验算。弹塑性地震反应则首先采用纤维模型进行桥墩截面的弯矩一曲率分析,得到截面弹塑性弯曲能力曲线,将其转化为等效的折线模型,作为桥墩相应位置的等效分布塑性铰弯曲特性,进行弹塑性动力分析,得到桥墩截面的弯矩一曲率滞回曲线,从而判定该桥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桥满足规范“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载通信系统由广播、视频监控等多个子系统构成,存在车辆总线多、系统可靠性低等问题,提出车载通信系统的以太网解决方案:所有网络设备连接到车载局域网上,子系统之间的联动由系统主机控制,并可将各设备的状态传送至TCMS系统,实现智能化列车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