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优化压力螺旋型喷嘴参数,设计了压力螺旋型细水雾灭火喷嘴并进行了实验,分析了压力螺旋型喷嘴设计参数、系统压力和添加剂对雾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系统压力从0.5 MPa增加到1.5 MPa时,细水雾的索太尔直径减少8%;水中的添加剂可以降低雾的索太尔直径1.3%~15%;雾场中雾的索太尔直径越大,粒径分布越宽;粒径体积分数分布曲线有向大粒径方向移动的趋势;雾的速度与系统压力成近似线性增大关系;当喷嘴结构设计不合理时,喷嘴下游平面上的雾通量分布会不均匀,对熄灭火灾不利.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船舶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工作过程及常见故障的分析,提出了用故障树分析法来对船舶细水雾灭火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建立了船舶细水雾灭火系统故障树及其故障查找流程图。通过故障查找流程图轮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出故障并及时排除故障,保证了船舶的安全航行。  相似文献   

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各种不同用途的建筑物中都具有很高的控火灭火率,但实践中由于设计或施工中的错误往往会导致火灾时灭火系统失效或者是影响灭火效果,本文着重介绍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与施工中常见问题及避免这些问题发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潘玲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10):384-384,F0003
介绍了某圆形环保博物馆预作用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的设计,重点探讨了预作用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参数、控制方式、喷头圆环形布置方式以及固定炮灭火系统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实船通过对MSC.339(91)修正案生效前后的设计进行对比,介绍了修正案第6条对于散货船CO2灭火系统遥控设计的影响,对新规适用后CO2灭火系统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中,系统配水管网管径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整个系统的造价,更关系到系统消防的安全性.通过算例分析,说明了管径设计参数--设计流速不大于3 m/s,设计比较安全、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了新规范下实船高泡灭火系统的设计,并通过新旧规范的对比,明确了船员高泡灭火系统中的管路材质、泡沫总量、泡沫发生器等变更,为新造船舶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现有机舱固定式水雾灭火系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由于操作不当引起船舶滞留时有发生,为此本文分析船舶机舱固定式水雾灭火系统的原理、结构组成、控制方式和系统实验等,为系统在船更加有效应用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地铁隧道属于大长细比的通风受限空间,隧道火灾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回燃.地铁隧道1:8缩尺比例的火灾模型实验表明,决定回燃是否产生的关键参数是燃料挥发份的质量分数,单隧道自然通风条件下均临界值为8.78%;利用燃料的可燃界限图所得到的质量分数的临界值为8.66%,与实验值接近.自然通风条件下的单隧道回燃和腔体回燃相似,但产生回燃的燃料挥发份质量分数的,临界值不同.在确定隧道火灾回燃之前,借助于燃料的可燃界限图初步判断其挥发份质量分数临界值的范嘲,对现场真实火灾回燃的分析和控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布式人工智能中的多Agent系统模型,讨论舰船损管队在灭火过程中的组织有效性的分析方法.建立了舰船消防过程的多Agent模型,确定了基于Agent的火势模型,构建了舰艇灭火行动的计划树,并提出了舰艇损管队在灭火过程中的有效性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1.
对地铁车站火灾风险评价的量化分析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提供安全保障,文章对地铁火灾报警系统、水消防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通风空调设备及应急疏散设备进行风险评价,提出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SOM)的地铁车站火灾风险评价模型,根据评价结果,得出地铁车站火灾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长大隧道其排烟口位置对半横向排烟效率的影响,本文以Memorial Tunnel 为原型建立1∶20隧道模型,其尺寸为 42.7 m × 0.45 m × 0.23 m,并采用坡度为水平和3.2%两种状态,以油池火(甲醇)作为火源,在模型隧道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同时,采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 6.0.1对排烟口位于火源左侧、右侧和两侧对称分布3种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对比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在水平隧道中,排烟口对称分布于火源两侧时,烟气层大致呈对称分布,排烟效率最高,相对于排烟口分布于火源左侧或右侧,其排烟效率能分别提高10.22%~13.58%和7.66%~16.84%;当两排烟口位于火源左侧或右侧时,烟气向排烟口所在位置相反方向蔓延距离增长,排烟效率不存在明显差异. (2)在倾斜隧道中,烟气在火源两侧呈不对称分布,向隧道高端蔓延距离较长;当排烟口仅火源左侧(低端)布置时排烟效率最低,而对称分布于火源两侧时的排烟效率有所提高,较排烟口仅左侧分布提高了33.9%~39.6%;排烟口仅分布于火源右侧(高端)时的排烟效率最高,与排烟口仅分布于火源左侧时相比,排烟效率提高了40.5%~51.6%. (3)倾斜隧道中排烟口位置对排烟效率的影响较水平隧道更为显著,且随着排烟量的增加,该影响程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在火灾作用下钢箱梁与桥面铺装结构热效应,建立了小尺度钢桥面燃烧试验台,获取了油料火灾作用下沥青铺装层的上表面、中部和下表面温度数据;针对上表面温度数据,拟合得到了一条基于燃烧试验数据的升温曲线,与ISO 834标准升温曲线进行对比,并对小尺度试验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建立了11.25 m×3.60 m的钢箱梁桥有限元模型,获取了桥梁在跨中、支座附近和全跨火灾工况下的应力和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拟合升温曲线的作用下,二维数值模拟试件的中部温度260.70 ℃和底部温度89.38 ℃与试验数据248.90 ℃和82.59 ℃相近,且升温趋势较一致,说明温度场数值模拟结果可靠;火灾荷载作用区域钢箱梁顶板温度下降最高可达60.91%,表明沥青混合料铺装层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温度传递;跨中、支座火灾工况下钢箱梁最大Mises应力均出现在火荷载向低温扩散传播的冷热交替区域;跨中火灾工况在火荷载区域出现上挠变形,而支座火灾工况分别在火荷载区域和跨中区域出现上挠和下挠变形;全跨火灾Mises应力分布较均匀,跨中下挠变形严重;3种火灾模式下,基于试验拟合升温曲线的应力和变形数据均滞后且低于ISO 834标准升温曲线。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隧道发生火灾时通风排烟方式和排烟口开启状态对排烟效果的影响,对妈湾水下盾构隧道的排烟特性和排烟效率进行了分析. 通过理论分析和火灾动力学模拟器FDS,得到了纵向通风排烟方式的临界风速和重点通风排烟方式的最佳排烟量;基于不同的排烟口开启状态设置工况,对烟气高度、蔓延长度、人眼高度处的能见度、CO体积浓度及排烟口的风速大小和排烟效率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1) 妈湾水下盾构隧道临界风速为4.5 m/s,重点排烟方式下同时开启上下游排烟口及只开启下游排烟口的最佳排烟量分别为290、410 m3/s;(2) 同时开启上下游排烟口,且及时开启火源正上方排烟口,能保证人眼高度处能见度大于10 m,CO浓度仅在火源上下游200 m范围内超过人体耐受极限,最大值仅为450 ppm,烟气高度在火源上游方向近100 m范围内升高,烟气蔓延距离缩短;(3) 同时开启火灾上下游排烟口时,及时打开火灾点正上方排烟口时的整体排烟效率比不打开时更高;只开启下游排烟口时,则正好相反;(4) 综合人员逃生指标,当发生火灾时,应采用重点排烟,同时开启火灾上下游排烟口,并及时打开火灾点最近的排烟口.   相似文献   

15.
油罐车道路运输占据了货物运输市场相当大的一部分,在运输过程中危险性强、危害性大,且发生的事故往往是灾难性的事故,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研究油罐车道路运输的安全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2006年6月3日1时40分,京殊高速从化棋杆路段上,由于车辆碰撞导致甲醇泄漏,发生燃烧事故为例,运用事故树的方法分析出火源和甲醇泄漏是这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然后对燃烧危险性进行定量的分析,得出人员避难和消防队员灭火的安全距离,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些有规律性的结论,为有关危险品道路运输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从而使危险品道路运输企业的事故概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6.
隧道火灾数值模拟及人员疏散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美国国家标准局(NIST)研发的FDS软件对隧道火灾进行数值模拟,动态地显示火灾发生的过程,并在模拟过程中计算出火灾的相关数据,通过对模拟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为实施救援及人员疏散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导航网格的室内火灾逃生路径动态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现有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场景中室内火灾逃生路径规划静态、低效的问题,基于VR场景中的导航网格,提出了室内火灾真实感表达方法,构建了室内火灾VR场景;其次根据VR场景创建了初始导航网格,设计了导航网格动态生成算法,建立了室内火灾逃生路径动态规划方法;最后构建了原型系统,并选择某产业园展厅作为案例开展了实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融合静态地理场景与动态火灾场景,能构建室内火灾VR场景;导航网格每次更新时间在10 ms内,逃生路径规划的每次更新时间平均为50 ms左右,可支持室内火灾逃生路径的动态规划.   相似文献   

18.
基于PDF湍流非预混燃烧理论,以天津地铁区间隧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软件,对隧道纵向通风后火灾烟气的湍流反应进行数值模拟,得到通风后烟气湍流反应的模拟结果,并将模拟结果与天津消防所的火灾实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火灾时隧道氧含量急剧下降,火灾烟气中含有大量CO等不完全燃烧产物,当启动机械通风排烟后,带入隧道的氧气与不完全燃烧产物再次发生氧化反应,烟气的成分及浓度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对人的毒性作用也将有所改变.为隧道火灾烟气流动分布规律的进一步研究,有效组织人员疏散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