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高技术混凝土,已经被重要结构工程广泛采用.并在高层建筑、大跨径桥梁等工程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双掺技术”的提出使得普通混凝土路面的路用性能有了明显改善,表现为强度提高、脆性下降,抗冻性和耐磨性均有增强,故这是值得推广的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学习和自己对高性能混凝土的了解,我认为高性能混凝土应该是以耐久性为首要设计指标,这种混凝土有可能为基础设施工程提供10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区别于传统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强度和高体积稳定性等许多优良特性,被认为是目前全世界性能最为全面的混凝土,至今已在不少重要工程中被采用,特别是在桥梁、高层建筑、海港建筑等工程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工程安全使用期、经济合理性、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效益,因此被认为是今后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方向.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工作性、强度和体积稳定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预拌混凝土需求量大,质量要求高.文章基于南京宁和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实际,从原材料质量、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生产过程以及施工质量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措施,可供类似工程混凝土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8根预应力矩形钢箱混凝土梁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探讨预应力矩形钢箱混凝土梁的弯曲性能.主要考察了混凝土强度、钢材强度、预应力度、含钢率及加载模式等的影响,得到了钢板和混凝土应变沿梁高的分布和预应力筋的应力增长情况,研究了钢板局部屈曲对弯曲性能的影响.用纤维模型方法,考虑核心受压混凝土的“套箍”效应,得到了荷载-位移的全过程变化曲线,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研究表明,预应力矩形钢箱混凝土梁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有关路况的客观评价是混凝土路面维修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确定维修方案的依据.结合某路段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整治工程,将一般调查方法与地质雷达物探相结合,对路况进行调查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治理建议,可为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王涛 《交通标准化》2014,(11):93-95
混凝土是典型的速率敏感性材料,其在动态荷载作用下与在静荷载下的力学特性有很大的差别.混凝土在动态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往往会对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混凝土进行单轴动态受压性能试验,分析试验结果,研究得出了混凝土单轴动态受压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钢纤维混凝土材料在旧混凝土路面修补的情况,并在分析配比试验强度的基础上,通过某工程实例,证实钢纤维混凝土实际应用于旧混凝土路面修补工程的可行性。钢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复合材料,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抗拉、抗弯、抗裂及耐磨、耐冲击、耐疲劳、韧性等性能都有显著提高,它不仅可使面层减薄,缩缝间距加大,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而且还可节省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钢纤维混凝土材料在旧混凝土路面修补中的应用情况,并在分析配比试验强度的基础上,通过工程实例,证实钢纤维混凝土实际应用于旧混凝土路面修补工程的可行性。钢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复合材料。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抗拉、抗弯、抗裂及耐磨、耐冲击、耐疲劳、韧性等性能都有显著提高,它不仅可使面层减薄,缩缝间距加大,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而且还可节省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钢纤维混凝土材料在旧混凝土路面修补的情况,并在分析配比试验强度的基础上,通过某工程实例,证实钢纤维混凝土实际应用于旧混凝土路面修补工程的可行性。钢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复合材料。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抗拉、抗弯、抗裂及耐磨、耐冲击、耐疲劳、韧性等性能都有显著提高,它不仅可使面层减薄,缩缝间距加大,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而且还可节省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10.
以绥青线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橡胶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通过绥青线工程实践证明,橡胶沥青混凝土的应用是成功的。可为我市今后其它工程提供一种有意义经验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岩 《交通标准化》2014,(10):90-93,97
在拌和水泥基复合材料时,原材料种类、性能和配合比均对水泥混凝土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对依托工程进行原材料抽检,结合配合比分析,达到综合控制施工质量的目的.结果表明,振捣和砂含水率对混凝土配合比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公路桥梁的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大体积混凝土已经成为桥梁建设中很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比如桥墩工程等.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体积大、施工难度大、水泥用量大、浇筑时间集中、易发生较大的温度差,从而引起混凝土开裂.除了内在的原因外,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也是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监理控制是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作为工程质量的监督单位的监理单位,应该做好监理工作,确保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能顺利的完成,而不引起混凝土的开裂. 监理在桥墩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桥墩的施工中,遇到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对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要求很高,要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与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监控落实、自身的监理管理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旧水泥混凝土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是改造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公路的改建、扩建中大部分地区已普遍采用.虽然目前我国尚未有比较成熟的相关设计规范和方法,但近年来国内许多科研、设计单位面对广大工程改造的迫切需要,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不少有益的、值得借鉴的经验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作为最大宗的人造建筑材料,它对自然资源的占用及其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从旧建筑物拆下的废料中废混凝土不仅带来了环境污染,还造成了资源浪费.绿色再生混凝土技术的研究,一方面可以解决废弃混凝土和粉煤灰的资源化问题,另方面可以提高混凝土的绿色含量和改善混凝土某些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具体表现为用于生产混凝土砌块;用于道路附属物基础、水沟、排水槽、重力附壁等;用于基础垫层、非结构用混凝土、简易房屋混凝土基础等;用于有透水要求的混凝土地坪及其他工程.随着今后废弃混凝土再生技术的研究进展,其应用范围还将扩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预制部分预应为混凝土箱梁的施工工艺对产品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介绍底胎膜、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一些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6.
田春雷 《北方交通》2009,(6):105-107
混凝土外观质量不仅是公路建设质量形象的表现,还对工程内在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对混凝土各类外观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期达到混凝土工程"内实外光"的质量目标.  相似文献   

17.
陈金龙 《交通标准化》2013,(12):126-129
加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和预应力加固法是混凝土结构常用的补强加固施工方法,各有优缺点,其中增大截面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且经济有效的加固方法.结合具体工程结构的加固对我国加大截面法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设计进行总结和分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是近几年来在我国开始应用的一种新工艺,其原理是通过预应力筋的防腐润滑油等涂层与混凝土无粘结,并与混凝土之间存在永久性的滑动特性。尽管与有粘结相比,无粘结具有施工工艺简便、摩擦系数小等优点,但其与混凝土间存在永久性滑动的特性,导致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或板的结构性能不能像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那样尽如人意和直接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9.
预应力技术的原理和意义 预应力技术的应用,现在已经比较普遍,该技术主要是应用于在混凝土、钢材上,从而提高混凝土、钢材的质量,一般都是将混凝土等的构件进行预应力的特殊处理。通过在混凝土工程中应用预应力技术,改变混凝土材料的特性,从而使得混凝土抗拉能力、强度等都有所增强,混凝土通常都会出现较多的裂缝问题,通过预应力技术,可以很好地减少,甚至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从而达到提高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最终目的,保证工程的质量。预应力技术的作用是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解决混凝土裂缝的问题,还能使工程建筑的构造在外表上更加轻便、美观,经济适用,还能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发展迅速,施工中各种新型材料的应用也逐渐增多,混凝土作为施工的基础材料,其性能从根本上决定了整个工程的质量。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采用现代化混凝土制作技术生产的新型混凝土,性能较普通混凝土有大幅提高。其主要以耐久性作为指标,针对不同的用途要求,对混凝土耐久性、强度、适用性、稳定性以及经济性予以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