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耕贤 《船舶》2007,(5):3-6
浮船坞是修/造船业关键设施之一,随着舰船大型化,大型与超大型的浮船坞更为人们所推崇.中海工业公司凭借"宁河"旧油船改建成38 000 t举力的'中海九华山'大型浮船坞而一跃坐上了国内浮船坞改建举力的头把交椅.作者参与了该坞的立项论证与改建设计,并对大型浮船坞船体设计中有关的技术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曹际伟 《造船技术》1995,(5):10-13,20
本文介绍了澄西船厂利用VLCC旧船改建成大型钢质浮船坞的,经验,结构改建施工中遇到的工艺技术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在30万吨级超大型浮船坞的结构设计中应用有限元计算方法来评估坞体结构强度讨论了超大型浮船坞的结构规范适用性问题.采用的有限元计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坞体总纵强度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包括全坞粗网格有限元计算以及进一步的局部结构细化分析;另一类是坞体局部强度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包括首尾浮箱平台强度、坞墙稳定性和锚泊设备支撑结构的强度计算.通过一系列完整的有限元计算,说明现行的浮船坞规范仍然适用于超大型浮船坞,并最终得出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浮船坞的结构设计中,除了依据规范计算外,还需应用有限元方法。对于浮船坞而言,由于其型尺度和作业工况特殊,因此总强度、纵强度、横强度等结构要求比较高。设计者需要谨慎细致地依照规范的要求来计算设计,使得结构能完好地满足危险载荷状态下的纵向强度和横向强度的要求。有限元计算除了施加了规范载荷,还额外加入了局部载荷。有限元计算结果提醒了设计者,在浮船坞结构设计过程中,对于主要承载结构需要进行合理地设计,以保证强度满足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30万吨级超大型浮船坞的结构设计中应用有限元计算方法来评估坞体结构强度讨论了超大型浮船坞的结构规范适用性问题。采用的有限元计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坞体总纵强度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包括全坞粗网格有限元计算以及进一步的局部结构细化分析;另一类是坞体局部强度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包括首尾浮箱平台强度、坞墙稳定性和锚泊设备支撑结构的强度计算。通过一系列完整的有限元计算,说明现行的浮船坞规范仍然适用于超大型浮船坞,并最终得出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十七万吨级浮船坞为超大型浮船坞,浮箱由三段组成,其中首尾浮箱与中段浮箱间的过渡区结构相对较弱.文中选择了典型的载荷工况对浮船坞船体结构进行了三维结构有限元强度计算,计算出坞体及过渡区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分布.计算表明,浮船坞结构强度满足要求,强度足够.  相似文献   

7.
在30万吨级超大型浮船坞的结构设计中应用有限元计算方法来评估坞体结构强度并讨论了超大型浮船坞的结构规范适用性问题。采用的有限元计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坞体总纵强度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包括全坞粗网格有限元计算以及进一步的局部结构细化分析;另一类是坞体局部强度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包括首尾浮箱平台强度、坞墙稳定性和锚泊设备支撑结构的强度计算。通过一系列完整的有限元计算,说明现行的浮船坞规范仍然适用于超大型浮船坞,并最终得出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远洋一浮船坞”与码头间的渡桥进行结构分析,阐述整个渡桥结构设计的基本过程。依据中国船级社规范设计出渡桥的桥体结构,再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进行建模计算来明确应力集中区域,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进行合理有效的结构优化,同时利用转动梁的设计妥善处理了渡桥端部与码头的复杂连接情况。以上措施保证渡桥结构在满足各种车辆和工人上下浮船坞的使用要求下,制作工艺简洁、结构设计精简、外观形体优美。  相似文献   

9.
简讯     
十万吨级浮船坞滩涂建造技术鉴定由沪东造船厂开发的10万吨级浮船坞滩涂建造技术于1997年1月25日在上海通过了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沪东造船厂在设施简陋、设备短缺、作业环境条件差的滩涂上,仅用12个月的时间,将一艘23万吨级的VLCC旧船改建成一艘10万吨级浮船坞,难度很大,其总体建造方案属国际首创。滩涂建造浮船坞中采用的关键性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有:壳问涂一体化与拆装同步改建技术;63吨高吊登船及步进式建造技术;无脚手架逆向施工技术;精度管理技术;控制船体断裂与变形技术措施,以及用眼导…  相似文献   

10.
船级社目前还未对分段型浮船坞连接装置制定相应的规范准则.本文研究对象为一艘24m内河浮船坞,在整体式的基础上对结构进行了一定的改造.使用有限元软件对连接装置及其附近区域的浮船坞部分主体结构建模,采用直接计算的方法对该部分进行强度校核,提出了连接装置设置安全和合理的结论,为类似的设计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