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闵光 《海运情报》2005,(3):21-21
中国国内的原油生产量增长停滞,而石油需求随着经济发展而迅速增长,在转变为石油净进口国以后进口量逐年扩大。中国2003年的石油进口量为9112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2004年上半年的进口量比上年同期增长39.3%,约为6102万吨,如按年率换算,全年的实际进口量将达1.2亿吨。  相似文献   

2.
加强油类装卸作业防污染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个航运大国,也是石油进口大国,石油进口量不断上升,每年海上石油运输量近3亿吨。据专家预测,至2010年期间我国石油需求年增长率在4.3%~5.4%之间,水上石油运输将呈持续增长趋势。而相当一部分的石油包括油制品通过内河水域进入我国内陆,例如,佛山辖区2004年的水路油运量已达1000万吨以上,相对于海上油类运输,内河油船又具有吨位小,船龄长,标准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2003年,国际石油市场供略大于求,油价总体走势趋于回落,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内石油消费迅速增长。1998年至2002年,国内石油消费量大体为2.6亿吨,较上年增长7.25%石油净进口量超过9600万吨。  相似文献   

4.
《水运文献信息》2007,(5):18-18
加拿大温哥华港2005年货物吞吐量达到7630万吨,与2004年同比增长似。其中,出口产品增速最快的是菜籽油和石油制品:菜籽油出口量达N290万吨,涨幅为17%,出口到美国的石油产品为490万吨,同比增长27%,这与美国2005年减少从沙特阿拉伯和墨西哥进口石油产品有关。煤炭出口量达到2520万吨,同比增长2%,为温哥华港出口量最高的大宗货物。粮食出口量为850万吨,同比减少2%,主要因为2005年小麦歉收,[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2003年,我国石油进口达1亿t,其中海上运输超过90%,“国油国运”仅占海上石油进口运输的10%。2003年中国油轮运力只有518万载重吨,然而,中国油轮船东却没有将大部分运力投入到中国市场,如占中国油轮50%以上运力的招商局,2002年共为各国客户承运了3106.8万t石油,其中  相似文献   

6.
国际经贸     
《水运文献信息》2005,(1):30-30
2005年全球石油需求将上升//明后年全球焦炭将新增产能8000万吨//2005年硬质焦煤价格将上涨//巴西石油将在委投资11亿美元//明年亚太经济增长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7.
国际经贸     
《水运文献信息》2005,(12):30-30
IEA:2030年世界石油贸易量将激增;巴西今年大豆产量预计达5870万吨;中东和北非天然气产量25年内将增3倍;2006年铁矿砂价格最高涨幅将达30%;俄2015年前石油年产量将达5.3亿吨;明年全球石油需求可能会小幅降低;内蒙古今年原煤产量可达2.4亿吨;2006年我国经济将增长9%左右;我国今年粮食总产量可望达到9600亿斤;2010年中国电煤需求预计达到16亿吨;  相似文献   

8.
构建中国海上能源安全通道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需要稳定的能源供应作为保障.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原油进口为9112万吨,较上年劲增31.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份报告认为,到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最少也要4.5亿吨,届时石油对外的依存度可能接近60%,石油年进口量将超过3亿吨.石油供求缺口大、运输安全要求高、对经济的影响大,决定了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核心问题是石油安全.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复杂性是能源安全与海上通道安全彼此交织在一起,目前中国90%以上的进口石油需要通过海上油轮运输,将中国能源的供应链暴露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中,从而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提出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近10年来,中国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达到7%以上,而国内石油供应年增长率仅为1.7%。这种供求矛盾使中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之后,2004年对外依存度迅速达到42%。2005-2020年期间,国内石油天然气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且供需缺口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受国内石油资源的限制,2010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将达到2.4亿吨,2020年将增加到3.2-3.6亿吨。2010年后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超过60%,到2020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70%左右。  相似文献   

10.
鹿特丹港位于荷兰西南部莱因河三角洲的新马斯河两岸,是世界各地货物进入欧洲与欧洲各国货物运往世界各地的主要门户,每年石油的吞吐量在1亿吨以上,大宗散货的吞吐量也在1亿吨左右,集装箱的吞吐量约3000万吨.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物资的进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石油需求一直保持较高增长水平。2014年我国石油年消费量超过5亿吨;年进口量已达3.1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较2013年上升近2.6个百分点。未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深入,我国对外能源合作将进一步加强,石油进口量持续攀升,对国内石油储备能力要求也与日俱增。目前我国石油储备体系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差距较大,现有的战略石油储备量仅相当于36天原油净进口量,与国际能源署提出的建立相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远洋航务》2007,(12):23-23
近日,装载4700吨重油的俄罗斯,“伏尔加石油139”号油轮在刻赤海峡因遭遇暴风而解体沉没,3000多吨重油泄漏。刻赤海峡12公里长的海岸已被污染,3万只海鸟死亡。随着各国对原油的渴望,海上石油运输在全球石油运输中愈发重要,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同时也使全球海洋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考验。船舶溢油事故风险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13.
能源,主要是石油,已成为当今各类重大国际事件的重要诱因,大国之间下在打一声没有硝烟的石油争夺战。我国从1993年起由一个石油净出口国变为石油净进口国,进口原油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2003年进口将达8000万吨。石油净进口国的储备量应达到适应120天中断供应的水平。在全世界主要石油进口大国中,中国是唯一没有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的国家,国内石化企业的石油商业储备也只能维持7天左右的生产用量。海运成本仅是管道运输成本的1/15,今后海运仍然将是我国主要的石油进口通道。我国进口石油只有10%由国轮船队承运。  相似文献   

14.
张敏 《海运情报》2006,(10):14-20
一、石油需求 预计2006~2011年,全球石油需求将从8480万桶/天增长到9370万桶/天,平均每年增长2.0%(见表1)。到2011年,北美石油需求将达到2740万桶/天,亚洲将超过北美,达到2820万桶/天:对运输用燃油的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2006~2011年,全球汽油和柴油/制气油需求将增长2.5%左右,而残渣燃料油需求则停滞不前(船用燃料油等特定用途的燃料油除外)。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石油是“工业血液”,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进口原油依存度不断上升,2013年进口份额已近60%。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13年原油累计进口28195万吨,其中通过海上运输近26817万吨,占石油总进口量的95%。国际能源署预计,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或将升至80%。随着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逐步上升,石油运输安全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作为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运输安全可以说是我国石油安全、能源安全乃至经济安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6.
《水运文献信息》2005,(5):30-30
预计今年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量为6.5亿,非欧佩克地区石油产量未来将大增,全球经济今年将增长4.3%明年达4.4%,美国政府正考虑追回战略石油储备2700万桶,澳大利亚必和必拓执意将失矿石提价110%,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俄原油管道于今年九月下旬竣工,中国的原油供给和原油进口渠道变得更加多元化,这也标志着中国向确保未来能源安全的目标又迈出了一步。最终,中俄原油管道的输送能力将达到设计能力的每年1500万吨,这相当于中国2009年陆运进口石油总量的90%,所以这条管道的建成已经将中国的陆运石油进口量提高了接近一倍。而海运贸易会将因此受到影响么?  相似文献   

18.
舶舶溢油污染——险象环生中国是当今石油消费大国。2006年我国沿海石油运输量达到4.31亿吨,其中运输原油1.87亿吨。我国进口的石油90%是通过海上船舶运输来完成的。2006年航行于中国沿海水域的船舶已达到464万艘次,平均每天12700艘次,其中各类油轮达到162949艘次,平  相似文献   

19.
从我国石油当前进口量来看: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石油消费量为2.457亿吨,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而石油生产量为1.67亿吨:近10年来,我国石油消费年均增长5.77%,而石油生产年均增长只有1.67%。  相似文献   

20.
《水运文献信息》2004,(12):30-30
国际能源署判断油价进入下降通道,2004/05年度世界油菜籽产量将升,全球甲醇市场供不应求,美国对中国大豆出口净增30.21万吨,澳大利亚前三季小麦出口高达1910万吨,俄罗斯石油年产量将达到4.6亿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