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膜瘤的MRI信号特征及瘤体、瘤周附属征像的诊断意义。方法 分析资料完整并经病理证实的116例脑膜瘤的检查结果,以脑灰质信号为基础信号,对照观察其信号特征。结果 脑膜瘤大多T1WI为等低信号,质子加权为高信号,T2WI信号相对变低。包膜、钙化、血管流空效应等对脑膜瘤的定性诊断有价值。结论 MRI对脑膜瘤诊断所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我们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颈中同时用MRI和CT进行检查,了解颈部肿瘤转移洒巴结在两图像中的表现,总结出MRI和CT在诊断颈部转移淋巴结中的特征。方法 62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行MRI扫描,其中9例同是又做CT扫描,其结果用双盲法与术后颈部淋巴结的病理对照。结果 MRI和CT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图像的特征:①CT诊断转移的淋巴结,主要根据共直径大小和形态的变化;②MRI在判断淋巴结的  相似文献   

3.
脑转移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脑转移瘤MRI表现的特点和规律。方法用RX50000.38T常导型磁共振诊断仪分析112例部转移瘤,T1W1,T2WI三维成像及Gd-DTPA增强扫描。结果T1WI低信号64.3%,T2WI高信号75.8%,增强后均有不同程度强化。结论MRI三维成像和Gd-DTPA增强对脑转移瘤的检出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报告32例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患者MRI、CT和诱发电位的对比结果。各项检查中以MRI异常率最高(84.3%)。3项诱发电位(VEP、BAEP、SEP)检查的异常率虽低于MRI,但3项检查中至少1项异常的异常率为81.25%,CT仅为42.3%。认为MRI与诱发电位结合应用可有效地为MS提供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2例经磁共振确诊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及磁共振分析,旨在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的MRI特点及与临床的关系。结果表明:40岁以下发病最多,病灶多分布于颞顶叶,大畸形较小畸形易再出血。畸形血管团MRI表现:多数T1、T2加权像为纡曲成团的低或黑信号区(流空效应)。做MRI时间宜在畸形破裂后2月。年青患者有头疼及癫痫史尤其有颅内非外伤性出血史者须常规做MRI。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Walker256移植性肝癌的动物模型的MRI图像信号以及T1值、T2值的测定分析,提出了在0.35T磁场强度下大鼠移植性肝癌MRI信号定量分析的模式和意义。提出:(1)大鼠移植瘤的T1值与正常肝组织T1值有较大重叠,诊断意义不大;(2)移植瘤T2值与正常厅组织T2值无重叠有诊断意义;(3)移植瘤T2WI-SIR值亦具有诊断意义。建议各种不同磁场强度的机器可建立自己的定量分析标准。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80例脑梗塞磁共振成像与临床表现,其中20例有CT检查。多数病例磁共振成像显示为多发性脑梗塞(95%)。梗塞灶在T_1加权是低信号改变;T_2加权呈高信号改变,急性和慢性期特点一致。资料结果表明:磁共振成像定位准确(98.75%)。病灶检出T_2比T_1敏感,磁共振成像检出病灶多于CT。在诊断脑梗塞方面,磁共振成像优于CT。  相似文献   

8.
对5O例癫痫患者的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头颅CT扫描(CT),脑电图(EEG),作对比分析后表明;EEG对确诊癫痫有较高价值,尤其是原发性癫痫;MRI及CT对继发性癫痫在定位上优于EEG,尤其MRI具有分辨率高,伪影少,定位准的优点,为及时确诊,合理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研究膝关节损伤的RMI特点,病理基础,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膝关节损伤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MRI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为骨外科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客而详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对50例正常胎儿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各种参数全面、系统地观测分析,评价正常胎儿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结果表明:胎儿时期,胎儿肺循环处于高阻力状态,肺动脉平均压高于主动脉,肺循环阻力高于体循环阻力;胎儿心室舒张顺应性低下,心房的收缩对胎儿心脏维持正常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胎儿时期心脏不仅存在着结构上的右心优势而且存在着功能上的右心优势。  相似文献   

11.
评估心肌梗死后梗死相关动脉晚期再灌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和17例阵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IRA作了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和/或冠脉支架术后4-71月进行临床随访;比较术前和随访期心绞痛发作情况、QTc变化、心脏超声心动图特身血分散(EF)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结果心绞痛青翠经;AMI恢复期组83.3%;OMI组64.9%。治疗有效率,AMI恢复期组95.8%;OMI组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MRI对脊柱脊髓损伤诊断重要性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50例脊柱脊髓损伤的MRI表现。结果 粉碎骨折(4例)、压缩骨折(40例)、骨折脱位(3例)、椎间盘损伤(29例)、附件骨折(3例)、韧带断裂(1例)、脊髓受压变形(12例),脊髓信号异常(21例)。结论 MRI在显示脊柱序列、脱位、骨折片空向椎管压迫脊髓以及脊柱骨折与脊髓损伤的相关性方面优于CT和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3.
心功能衰竭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近年来 ,一种新的心脏收缩调节 (Cardiaccontractilitymodulation ,CCM )方法 ,即在心肌兴奋的绝对不应期发放电刺激来增强心肌收缩功能的方法倍受关注。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观察绝对不应期电刺激对兔在体心脏和离体乳头肌收缩功能的影响。健康家兔2 2只 (体重 2 .2~ 2 .8kg)分在体心脏组及离体乳头肌组两组 ,每组 11只。在体心脏组兔麻醉、开胸后 ,于左心室表面采用R波触发在绝对不应期发放CCM刺激 ,测定CCM刺激前和刺激时左心室收缩压 (LVSP)及左室内压最大上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常规MRI、磁共振扩散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对局灶性白质损伤(PWML)信号分型的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GE 3.0T磁共振设备行头颅MRI检查诊断为PWML的新生儿。扫描序列包括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扩散张量成像(DT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ESWAN)。DTI及ESWAN经过图像后处理,分别得到相应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幅度图及相位图。观察PWML病灶在T1WI、T2WI、ADC图及幅度图的信号表现,进行信号组合分型,统计每一类型病例数。结果共纳入PWML新生儿84例,早产儿47例,足月儿37例。以T1WI所示病灶为基础,进行各序列图像病灶信号一一对应观察,共发现7种信号类型,归为3组:(1)Ⅰ型最多,59例,占70.24%,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ADC图低信号、幅度图高信号;(2)Ⅱ型7例,占8.33%,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ADC图低信号、幅度图低信号;(3)Ⅲ~Ⅶ型即含等信号组26例,占30.95%,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低/等信号、ADC图低/等信号、幅度图高/等信号。比较3组不同信号类型在早产儿、足月儿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信号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PWML病灶的特点。多模态MRI信号分型有助于判断PWML病灶的损伤类型,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容量负荷对评价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脏储备功能的意义王东琦,祝家庆,刘治全,王育本(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西安710061)泵衰竭是急性心肌梗塞(AM1)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准确评价AMI患者心脏功能尤其是心脏储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4例AM...  相似文献   

16.
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了22例正常人44只眼和22例糖尿病患者35只眼的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及睫状动脉(PCA)的血流频谱形态和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表明:糖尿病组的峰值流速(PS)和舒张末期流速(ED)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阻力指数(R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呈低流速高阻力型血流状态。其中16只眼眼底镜检查未见有血管改变的血流动力学和频谱形态也发生改变。提示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眼部血管是一种既可靠又准确且能早期观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利用PLC的功能指令及内存资源,对输入的脉冲信号进行运算,存储和七段LED智能显示,给出梯形图原理程序和功能说明,中所用的机型为日本MITSUBISHI的FX2晶体管输出型PLC。  相似文献   

18.
报告CT导向胸内邻近大血管或直经小于3cm的病灶的经皮针吸活检术20例。这些疑难病灶的径皮活检术操作困难,危险性大,并发症多。本组正确诊断丰85%,其中恶性肿瘤为80%,良性病变为90%。术后小量气胸2例(1%),小量出血1例(5%)。CT扫描能精确确认病灶和穿刺针的位置,并能清楚显示心脏和大血管的轮廓,因此疑难病灶的经皮活检应该在CT导向下操作。  相似文献   

19.
报告CT导向胸内邻近大血管或直经小于3cm的病灶的经皮针吸活检术20例。这些疑难病灶的径皮活检术操作困难,危险性大,并发症多。本组正确诊断丰85%,其中恶性肿瘤为80%,良性病变为90%。术后小量气胸2例(1%),小量出血1例(5%)。CT扫描能精确确认病灶和穿刺针的位置,并能清楚显示心脏和大血管的轮廓,因此疑难病灶的经皮活检应该在CT导向下操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双心室起搏(BivP)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的急性血液动力学变化和心脏绝对不应期电刺激(ARPES)对豚鼠衰竭心室肌细胞钙离子流的影响.方法 对10例SSS患者经冠状静脉左室后外侧支和右心室心尖部进行BivP,观察起搏前后5 min的心脏每分输出量(CO)、心脏排血指数(CI)、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和心电图QRS离散度(QRSd)、QT离散度(QTd)、跨室壁复数离散度(TDR)的变化.应用单细胞收缩动缘检测仪和膜片钳技术,观察ARPES前后单个豚鼠衰竭心室肌细胞收缩幅度、Ica-L、Ca-T的变化.结果 BivP时CO、CI分别增加16.2%、16.8%,PCWP下降,TDR变小,表明BivP可增加心肌收缩功能,减小跨室壁复极离散度.ARPES使单个衰竭心室肌细胞收缩幅值和Ca-T分别增高15.5%和16.8%.结论 ARPES可触发Ica-L开放,增加Ca-T,增强豚鼠衰竭心室肌细胞的收缩功能.BivP时一个电信号必然进入另一个电信号的绝对不应期,因此BivP-ARPES时Ica-L开放,Ca-T增加等,可能也是其改善心脏收缩功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