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9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本文对1974年7月至1985年6月间植入永久性入工心脏起搏器的96例病人和126个起搏器进行了远期随访。目的是探讨影响远期予后的因素,以指导今后更好的选择适应症,96例中死亡6例,心功能不全14例,其余76例可参加正常工作或轻工作。全部病例均因三度房室阻滞或严重病窦综合征并伴阿斯  相似文献   
2.
分组观察"心肌荣"口服液对3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急性血液动力学效应。结果表明:口服"心肌荣"40、100ml组,在服药后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楔压(PWP)明显下降,而心脏指数(CI)明显上升(P<0.05),此作用维持4h,提示口服"心肌荣"40ml,每天3次,可治疗在性CHF.  相似文献   
3.
通过自身对照开放试验和随机单盲试验观察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结果显示非洛地平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总有效率90%~100%。副作用轻而少,服用方便,是理想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我院自1984年来使用的120例多功能程控心脏起搏器,其中VVI114例,DDD5例,DVI1例。通过对其中95例进行的162决程控,认为在置入术后适时地合理地程控,可以纠正起搏器的部分合并症、消除症状、节约电能、延长起搏器的使用寿命、减少更换起搏器次数。相信这类起搏器定会得到更加广泛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容量负荷对评价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脏储备功能的意义王东琦,祝家庆,刘治全,王育本(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西安710061)泵衰竭是急性心肌梗塞(AM1)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准确评价AMI患者心脏功能尤其是心脏储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4例AM...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我院1972~1986年所收治各类心脏病8952例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发病规律变化。各类心脏病的诊断均依照国内同期沿用标准。分9个病种统计比较。结果:提示风心病仍为常见病,但所占比例较前降低。冠心病近年略有减少,发病年龄后移。心肌病及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较前明显增多。本文强调开展对心血管病危阶因素防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正>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简称PTCA(Percutan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是心血管病治疗方面的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三大方法中(药物、外科搭桥和PTCA)的先进而疗效肯定者。欧美各国有40%左右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用青藤碱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经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表明,该药对部分由器质性原因引起的房性或室性早搏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9.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对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的功能状态以及普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术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患者 30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有单支或二支以上≥ 70 %狭窄。随机分成普伐他汀组和非普伐他汀组 ,测定其PTCA术后即刻、5、10、15、2 0min冠状静脉窦血以及同时相外周血中内皮素 (ET)及一氧化氮 (NO)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PTCA术后即刻、5、10、15、2 0min冠状静脉窦血中ET含量较同时相外周血中高 (P <0 .0 1) ;NO含量较同时相外周血中低 (P <0 .0 1)。PTCA术后普伐他汀组冠状静脉窦血及外周血中ET含量较非普伐他汀组同时相低 (P <0 .0 1) ;NO含量较非普伐他汀组同时相高 (P <0 .0 1)。结论 PTCA术后应用普伐他汀可改善冠状动脉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0.
<正> 我院1980年~1987年收治6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440例,其中并发房颤187例(40.25%),占冠心病心律失常第一位,现将治疗及转归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440例冠心病均参照1989年全国心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187例房颤均经心电图证实.其中阵发性房颤31例,慢性房颤156例.房颤病程<6个月42例,>10年38例,最长达23年.诱因为劳累、紧张及上感.住院后经休息及适量镇静药,阵发性房颤有时能自行缓解,对频繁发作和快速房颤152例分别使用了不同抗心律失常药或50%葡萄糖加西地兰静注,78例恢复窦律,但多数在停药或用药维持量期间房颤复发,19例用药后出现严重心动过缓(其中Ⅲ~0A-VB 3例)安装了心脏起搏器.55例虽未能恢复窦律,心律均下降在90次/min 以下.全组19例无效或恶化,12例死亡(死于与房颤有关的心脏病4例).讨论房颤是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Harris 报道65岁以上老人有8%出现房颤,尤以冠心病并发房颤最多见,占62.1%。本组为40.25%.许多病例在房颤之前常有窦缓,继之频发房早,如将心室率提高到80次/min以上,房早即明显减少或消失,如窦驸持续则易发生房颤。有作者认为先有窦缓继之房颤的机理可能是窦房结功能低下,房早引起房内错综折返激动所致.阵发性房颤经休息和诱因治疗后常能自行终止。如心率过快常诱发心绞痛或心力衰竭,病人常有明显心慌及恐惧感,故宜尽早复律或减慢心率.本组快速房颤67例用西地兰0.2mg 静注,30例转为窦律.西地兰通过兴奋迷走神经降低交感神经活性,抑制窦房结,减慢房室传导,从而减慢心率.西地兰的正性肌力作用使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