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徐炜 《中国铁路》2023,(11):87-91
铁路客站设备运维管理是体现客运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影响旅客出行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目前我国铁路客站设备的主要组成类别,分别从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2个方面总结客站设备运维现状;围绕客站设备运维管理组织机构、运维基础管理机制、运维能力和新技术应用程度等方面,深入分析客站设备运维主要存在的问题;从运维队伍建设、运维管理机制、基础管理体系、构建信息化平台等角度,探索性提出客站设备运维一体化管理的思路和策略,为提升客站生产管控的智能化水平提供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铁路客站是铁路服务旅客和社会的场所,是展示铁路形象的窗口,是城市的门户。铁路枢纽大型客站是一个时期铁路建设、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播的缩影。近十年,我国陆续建成了50余座大型客站,极大地方便了旅客出行,也成为了各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客对出行体验有了更高的需求。满足旅客不断增长的出行需求,提升大型客站整体品质,需要客站建设者不断思考、不断总结,推动枢纽大型客站设计的持续创新。本文在总结我国铁路枢纽大型客站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铁路枢纽大型客站发展建设社会化、站城一体化、建筑绿色化、建造装配化、服务智能化的建议,以期为全方位建设智能化铁路枢纽大型客站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新建城际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开行模式及其进站旅客流线模式的对比分析,指出旅客"进站难"痼疾的原因在于客站进站旅客流线设计存在缺陷。分析既有普通铁路客站进站旅客流线的主要模式。以京津城际铁路为例,介绍新建城际铁路开行模式及其主要客站进站旅客流线模式。提出可以借鉴城市轨道交通来优化新建城际铁路客站进站旅客流线的方案,即通过采取全程"通过式"设计,实现旅客先检票后候车,从根本上解决旅客"进站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铁路旅客车站作为连接铁路与城市的桥梁,为满足新时期铁路客站设计和建设的要求,论述了新时期铁路客站的设计理念,对贯彻铁路客站设计“五性”原则提出了如何落实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铁路的高速发展,建设了大量的旅客车站,尤其新建了一批铁路大型客站,这些客站在安全方面表现出许多新特点和复杂性。基于当代铁路旅客车站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在安全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和复杂性,本文介绍了铁路客站安全评价的研究背景,进而阐述了铁路客站初步设计阶段开展安全评价的必要性,提出铁路客站初步设计3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研究并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铁路客站初步设计阶段安全评价体系方面基于风险概率损失的安全评价模型,论述高铁客站安全评价导则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张燕 《中国铁路》2023,(4):124-129
铁路客站传统安防系统属于被动式防御,措施相对乏力。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像视频动态识别系统化被动为主动,采用人像视频动态识别技术对人群中重点人员进行主动识别、提前管控,更有效地实现“查缉追逃、反恐防暴、刑侦破案、治安管控、服务旅客”等功能。以某铁路客站人像视频动态识别系统设计为例,探讨人像视频动态识别技术的应用方案,为铁路客站安防系统优化设计与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依托京张高铁智能铁路建设,针对车站客运业务复杂、系统孤立的现状,从旅客服务、客运管理、客站设备管理、应急指挥等业务出发,设计了客站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平台(简称:管控平台),阐述了管控平台的总体架构、网络架构、平台功能和关键技术,并展示了实施效果.管控平台在京张高铁的实施应用,优化了京张智能客站各系统间的资源配置和总体架...  相似文献   

8.
对物联网技术进行研究,通过梳理铁路客站智能化系统现状及存在的不足,提出在智能铁路客站应用物联网技术提升客站的监控功能及范围、构建统一数据共享平台、开发智能应用的方案.该应用方案有助于优化车站的旅客服务水平、应急处置能力、运维管理能力及实现车站绿色节能,符合物联网技术及智能高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铁路技术创新》2009,(3):16-16
正以客运专线、高速铁路为标志的现代化中国铁路建设一路高歌猛进,与之相匹配的一批功能强大、设施先进、服务一流的现代化铁路客站也逐步竣工落成。这些客站,像熠熠生辉的明珠,串联起铁道线的崭新面貌。到2012年,我国将建成804座现代化铁路客站。截至2009年10月底,我国已相继建成北京南、天津、上海南、青岛、延安等铁路新客站124座,到年底,还有呼和浩特东、福州、武汉、汉口、长沙南等100多座客站陆续开通运营。这些新客站为广大旅客提供了快捷、方便、舒适的乘车环境,显著  相似文献   

10.
铁路客站不仅是铁路与城市的纽带,更是旅客走进铁路的大门。“十一五”期间,中国铁路将结合客运专线和长大干线建设,在系统性、功能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的“五性”原则指导下,新建和改建548座铁路客站,这些铁路客站,特别是大型城市的枢纽客站,不仅需要承担列车运输有关的技术性作业,更要为旅客提供相关的业务服务。高峰时期,这些车站需要容纳上万乘客集体候车。把铁路新客站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车站,不仅是经济性原则的重要内容,更是绿色铁路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铁道部资讯     
2012中国铁路客站技术交流会在哈尔滨召开1据《人民铁道》报道,9月1~2日,2012中国铁路客站技术交流会在哈尔滨召开,铁道部部长盛光祖致信祝贺,铁道部副部长陆东福出席会议并讲话。"十二五"时期是铁路客站建设和投产高峰期,今后3年全国还需建成新客站600余座,建好管好客站任务艰巨。盛光祖强调,全体参建人员要深刻认识到,安全是铁路客站设计、建设和运营的生命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把确保安全放在各项工作首位。要把安全风险意识贯穿到客站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管理等全过程,坚持依法建设,统筹抓好  相似文献   

12.
空间模式理论是一种对铁路客站影响区域分析的空间理论。将其引入铁路客站物业开发后的铁路车站空间,是一种新的动态的建筑空间,它的职能大大有别于以往客运站主体的等候空间、售票空间和站台空间。它以"旅客-顾客-旅客"相互转换为特性,在设计上趋向于简单化、流线化、自动化,它是一个多方位、多功能、高效率的使用空间,大大提高了空间的使用率、灵活性。对于铁路客站物业开发空间的研究,总结出一些铁路客站物业开发空间的模式与类型,作为今后设计的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3.
既有线大型铁路客站建设时期较早,信息化水平低,支撑相关业务的各信息子系统相对独立,信息共享率低。以广州站现有信息系统为基础,进行系统功能和硬件配置的整合、升级,构建以车站调度指挥与客运组织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核心的广州站综合指挥中心系统。介绍系统的创建背景、结构组成,论述行车调度、旅客候乘、广播引导等子系统的功能实现,分析系统运营效益,为既有线大型铁路客站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铁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按照国务院批准实施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大规模铁路建设全面展开。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客站的规划和建设也在全面推进,"十一五"期间将建设和改造548座铁路客站。随着以铁路客运专线、高速铁路为标志的现代化铁路建设的推进,与之相匹配的一批功能强大、设施先进、服务一流的现代化铁路客站也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截至2007年9月底,南京站、拉萨站、延安站等15座铁路客站先后建成,北京南站、新武汉站等19座铁路客站建设顺利推进,242座铁路客站正在进行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5.
介绍铁路站段推行"6Z"集约化安全管理模式的形势要求及内容,分析当前铁路站段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及激励约束措施,提出铁路站段积极推行"6Z"集约化安全管理模式的必要性,以达到铁路运输安全长治久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既有元胞自动机客流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旅客视域及旅客对车站环境的熟悉参数,并构建导向标识模型,刻画客站内旅客与导向标识之间的交互机理,提出大型铁路客站导向标识平面布局方案的仿真评估模型及技术评价指标。并以某高速铁路客站为例,分进站、出站、换乘三条典型流线上的导向标识平面布局评估问题,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结合多年铁路客站建设实践,在兰州西站站房建设中践行"超越东部"、"打造全国一流高铁示范站"的建设愿景,以"超越过去、引领未来"为目标,梳理出在高大空间舒适性等方面实现超越、在无柱无吊顶雨棚等方面实现引领的创新内容,总结出铁路客站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典型问题,提炼出铁路客站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今后铁路客站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分析上海枢纽既有、在建及规划铁路概况及客运量,从既有铁路客站布局、客运服务质量及城市规划发展等角度,论证了新建上海铁路北客站的必要性。以国内外特大城市铁路枢纽客运站点分布为例,归纳总结了铁路枢纽客运站点设置的一般性规律。提出了上海北客站的三个规划选址方案,并对三个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建议尽早明确上海北客站选址方案,并结合北部引入铁路干线的建设一并实施,力求为上海铁路枢纽后续的规划建设提供新的视角,为规划条件预留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随着铁路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建设迅速发展,与之相匹配的一批功能强大、设施先进、服务一流的现代化铁路客站也相继竣工落成。这些车站为广大旅客提供了快捷、方便、舒适的乘车环境,显著提升了铁路运输服务品质。先进、完备的智能系统及车站能耗管理系统,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为铁路客站低能耗、可持续运营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自动检票系统已成为提高铁路运营管理效率和水平的重要手段。结合青岛客站实际情况,设计适合青岛客站的自动检票系统,为旅客提供优质、便利、快捷、高效的自动检票服务,提高检票效率和质量,适应大客流、高密度旅客快速通行需求,实现高质量的铁路客运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