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隧道建设》2011,(3):358-358
2010年5月30日,由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担负施工的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北线江底段继4月9日南线贯通后实现安全顺利贯通。至此,营盘路湘江隧道全线实现安全胜利贯通。长沙营盘路湘江隧道位于银盆岭大桥与橘子洲大桥间,东起营盘路,西接咸嘉湖路,下穿潇湘大道、傅家洲、橘子洲和湘江大  相似文献   

2.
2011年5月30日凌晨两点,湖南长沙营盘路湘江隧道全线贯通。营盘路湘江隧道号称穿越湘江第一隧,隧道位于银盆岭大桥和橘子洲大桥之间,东接营盘路,西接咸嘉湖路,工程总投资18.7亿元。主线为双向4车道隧道,主线北线全长3 001 m,南线全长2 702.1 m,工程于2009年9月20日开工,目前已实现南、北线全部贯通。同时,营盘路隧道还是一座地下立交,隧道的西岸两匝道落在北侧潇湘大道,东岸2匝道分别接南北两侧的湘江大道,4条匝道与主线在两岸地下立交。整个隧道工程计划于2011年9月底通车,届  相似文献   

3.
<正>湖南省长沙市南湖路湘江隧道工程项目建设,已于2010年12月正式启动。该隧道工程是继湘江大道浏阳河隧道、营盘路湘江隧道之后的又一座水下隧道工程。工程地点位于橘子洲大桥与猴子石大桥之间,  相似文献   

4.
由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主持设计的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工程于2009年9月20日在长沙市潇湘北路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标志着该过江隧道工程的建设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5.
《隧道建设》2011,(6):748-748
10月29日湘江首条过江隧道——营盘路湘江隧道正式竣工通车。其在中国首创了江底立交模式,为正在筹建和在建的国内其他越江隧道起到了示范作用,也为解决隧道出入口拥堵的交通难题提供了新路径。这条隧道总长约8.5 km,主线为双向4车道,设计车速为50 km/h。据专家介绍,它并非简单的"一个隧道两个口",而是一个双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4月12日,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20周年庆典暨第16届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工程荣获第16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工程是从139个申报的优秀项目中评选出来的获奖项目。詹天佑奖评选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行业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已成为我国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科技创新的最高奖项。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是国内首座水下立交公路隧道,主线全长约3 km,是连接长沙市中心城区和大河西先导区的枢纽性越江通道,被誉为"湘江第一隧"。该隧道地质情况复杂,围岩主要以V级为主,暗挖段  相似文献   

7.
号称"湘江第一隧"的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2011年10月29日正式竣工通车。该隧道由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首创水下立交设计方案,成为水下隧道科技创新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8.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7):163-163
<正>近日,湖南省首条穿越湘江的地铁隧道——长沙地铁2号线盾构穿越湘江隧道双线成功贯通。长沙地铁2号线左线"湘江一号"盾构机于2011年10月8日正式启动穿越,2012年4月顺利穿越湘江;右线"湘江二号"盾构机于2011年11月8日启动,近日胜利贯通湘江,实现了千里湘江第一条过江地铁隧道的双线贯通。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0月16日,长株潭城际铁路综合I标湘江隧道开福寺站至滨江新城站区间左线顺利贯通,"城铁I号"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在开福寺路地下30 m破土而出,标志着长株潭城际铁路成功穿越湘江。长株潭城际铁路湘江隧道是我国首条土压平衡盾构铁路隧道,也是国内首个采用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的过江隧道。开福寺站至滨江新城站区间长2 710.7 m,其中穿越湘江段1 100余m。地面建筑物密集,交通繁忙,盾构穿越湘江段地质复杂多变、覆  相似文献   

10.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5):113-113
<正>今年,长沙市按照"打通出口、畅通城区、联接两岸、提升品质"的要求,市区两级初步计划安排城建重点工程项目136个,投资268.5亿元,同比增长56.6%,其中市级项目95个,区级项目41个。今年城市建设将重点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营盘路湘江隧道等重大项目;尽快开工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橘子洲大桥拓改等  相似文献   

11.
<正>从2010年开工至今的长沙市重点工程"两桥一隧"3座过江通道建设正稳步推进。福元路湘江大桥是湘江上首座提篮式钢拱结合梁拱桥,已于10月底完成北半幅桥面的沥青路面摊铺,具备通车条件,预计今年12月初可完成全部桥梁主体工程,实现全线通车。湘府路湘江大桥主桥的挂篮施工正有序推进,一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1月13日,建设中的襄渝铁路复线中段朱溪河右线大桥主跨工程成功合龙,与朱溪河右线大桥连接的新毛坝关隧道也于同日实现贯通。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1月9日,历时10年论证3年多建设,由南昌市政公用集团融资代建、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施工的国内江河规模最大、最长的过江沉管隧道工程——南昌红谷隧道顺利贯通,填补了在江河中游建造沉管隧道的世界空白。红谷隧道穿越赣江,连接南昌红谷滩新区与赣江东岸老城区,位于南昌大桥与八一大桥之间。隧道主线全长2 650 m,沉管长1 329 m,共12节管节,采用双向6车道,是在江河中游修建的世界首座沉管隧道。红谷隧道采用"快速过江、水下立交、多点疏散、东西贯通"设计,采用沉管法隧道施工工艺。隧道埋深小,能迅速进入周边路  相似文献   

14.
陈飞 《隧道建设》2011,31(1):121-124
针对长沙营盘路湘江隧道大跨段存在岩土交界面、板岩地层遇水崩解、稳定性差、埋深浅的施工难题,采用超前预注浆技术分部对隧道进行加固,通过注浆过程控制及效果检查确保注浆加固效果,并分析和总结了在全-强风化板岩、砂卵石地层中通过注浆技术堵水防渗,从而保证隧道开挖安全。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地下道路分(合)流匝道通风阻力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浩庭  陈超  李琼  王陆瑶  李亚茹 《隧道建设》2017,37(11):1409-1416
为分析多点进出结构的城市地下道路空气流动特性,以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为原型,通过现场实测、缩尺模型试验以及CFD软件数值模拟方法,对分(合)匝道通风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雷诺数、风量比、分岔角度对分(合)流匝道阻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主隧道与匝道风量比、主隧道与匝道夹角是影响分(合)流匝道局部阻力系数的关键因素;2)城市地下道路分(合)流匝道局部阻力变化特性,不宜简单套用通风管道的三通构件的参数;3)结合最小二乘法和Matlab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给出了基于长沙营盘路湘江隧道的分(合)流匝道主隧道和匝道的局部阻力系数关联式。研究结果可为复杂结构城市地下道路通风系统阻力特性分析及通风工程优化设计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于勇 《隧道建设》2013,33(10):874-882
为保证营盘路湘江隧道水下浅埋大跨断面的施工安全,合理地确定施工组织方式、施工措施及超大断面施工方法,通过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提出水下浅埋大跨段的施工工法设计方案,并利用三维模型对开挖过程进行仿真模拟。计算及施工监控数据分析证明了施工过程中采取的14部开挖、双层支护、提前扩挖过渡等技术的合理性,成功解决了湘江水下最大跨度隧道施工安全稳定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长沙南湖路湘江隧道近日建成通车。南湖路隧道工程是长沙市第二条湘江隧道,同时也是首条采用盾构法施工的湘汀隧道。隧道采用双洞单层形式,分为南北两线双向4车道穿越湘汀,全线约6km,设计行车速50km/h。陔隧道的建成对缓解长沙过江通道的交通压力、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城市水下隧道环境条件的特殊性,以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为依托,提出水下隧道最小埋深的设计标准流程:首先,在对日本经验法、挪威经验法和顶水采煤法等工程经验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隧道最小埋深的初始值;然后,通过线路纵断面的拟定,并结合典型隧道工程类比,不断调整该初始值;最后,结合数值分析法的验算结果,确定隧道最小埋深的合理...  相似文献   

19.
陈海军 《隧道建设》2015,35(11):1134-1140
为了保证隧道的交通功能,实现水下隧道与陆域道路的对接,解决隧道水下段最小覆盖层厚度问题,通过对国内外水下隧道最小覆盖层厚度确定方法的讨论,针对长沙营盘路湘江隧道水下段最小覆盖层厚度,提出一种更为经济合理的确定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工程技术措施,以风险分析、数值计算、监控量测为手段,确定施工风险大小,结合交通功能、经济分析、社会效益,确定最小覆盖层的优选方案。最后,对提出的确定方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0.
目前 ,南京市有关部门正加紧向国务院报批南京过江隧道工程项目。该工程有望于 2 0 0 4年动工建设。作为南京高速公路内环的纬七路 ,将通过隧道贯通长江 ,隧道的位置距上游的长江三桥约 6km ,距下游的长江大桥 1 3km。纬七路架桥越过夹江 ,隧道在江心洲下地、过江 ,至对岸的浦口区黄家村出地面。这将是长江干流上的第一条隧道南京过江隧道工程有望今年动工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