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战斗机在军舰上起降这是本世纪初美国人的一大创举。早在1910年11月14日,美国人就在其“伯明翰”号巡洋舰前甲板上架设的飞行甲板上成功地进行了陆地飞机舰上起飞试验。第二年又在“宾夕法尼亚”号装甲巡洋舰上成功地进行了飞机着舰试验。至此,美海军开创了海军航空的新纪元。然而,美国人却没能充  相似文献   

2.
跃飞甲板可以说是航空母舰发展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发明了,它的出现不但影响了世界上第一种垂直起降战斗机的命运,而且还左右了各国海军发展航母的决策过程,就连弹射器这种航母关键设备也因它的出现而受到批评和冷落。对许多读者来说,跃飞甲板的简单程度可以说只要看一眼就能明白,因此“跃飞甲板并不是高技术,苏-27能从上面起飞才是高技术”这句话说出了滑跃起飞的真谛,但并不太完善。通过分析我们会发现,任何一种飞机都可以借助跃飞甲板达到缩短起飞距离的目的。跃飞甲板能使舰载机安全离舰,除了公认的原因外,还有几个不为大家注意的因素,这也是本丈在标题中用了带引号的秘密二字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奥里斯坎尼”号航空母舰(C V-34)为攻击型航母,属“埃塞克斯”级,1944年5月1日在纽约海军造船厂开工建造,1945年10月13日下水。“奥里斯坎尼”号航母标准排水量27100吨,长270.7米,宽28.3米,飞行甲板最大宽度45米,吃水9.4米;航速33节,载机80架,武器装备为12座127毫米火炮,舰员编制3460人。“奥里斯坎尼”号航母建成下水时二战已经结束。战后,新一代舰载喷气机开始问世。航空母舰要搭载喷气飞机就需要一整套新的操机系统和方法,特别是大功率的飞机弹射器。这使得“埃塞克斯”级航母必须进行广泛的现代化改装。1947年6月4日,美国海军作战部…  相似文献   

4.
~~1944年6月菲律宾海战期间一架F6F-3“地狱猫”舰载机在“列克星敦”号航母上着航。图中可见舰载40毫米火炮及沿飞行甲板右舷布置的20毫米机关炮。占了被称为固若金汤的特鲁克群岛。在这场战斗中,日军顽强的抵抗并未使“列克星敦”号受损,而其舰载机却击落了17架日机。6月11日,美舰队对塞班岛的空袭使岛上所有日军飞机几乎动弹不得,随后又进行了5天的狂轰滥炸。6月16日,“列克星敦”号遭到了从关岛基地起飞的日鱼雷机的猛烈打击,幸运的是,它又一次躲过了日军的轰炸。6月19日至20日,日军进攻马里亚那岛,菲律宾海战打响。是役,“列克星敦”…  相似文献   

5.
1963年8月4日夜晚,一架美国中央情报局黑色涂装的U-2侦察机缓缓降落在圣迭戈的北岛海军航空站,随后即被起重机吊装到美国海军“小鹰”号航母的飞行甲板上。在夜幕的掩护下,“小鹰”号航母载着这架有些与众不同的U-2间谍机驶出海港,拉开了“鲸的传说”计划的序幕。这是一个通过舷母起降U-2进行侦察的计划。在此后的10年间,共有超过17名中央情报局的U-2飞行员驾机在航空母舰上起降,执行侦察任务,但其中只有一次真正的侦察行动成为现实。[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匿影藏形在水平线后数英里之远的一架低空飞机,悄无声息地发射出一枚导弹。象一只巨型海鸟一样,这枚长约15英尺、直径仅10英寸的导弹,在距海面仪8英尺的超低空,以每小时500英里的高速掠过波涛。导弹继续破浪飞行,在距英国军舰“谢菲尔德”号不到一英里时,才被甲板上的执勤人员目测到。四秒钟后,猛听得一声巨响,弹头已在舰体内爆炸。谢菲尔德”号,当即被击沉,这就是发生于1982年福克兰海战中惊心动魄的一幕。无独有偶,1987年5月,惨剧重演,在海湾巡逻的美国军舰“斯达克”号几乎遇到同样结吗。伊拉克飞机发射的一枚“埃克森塞特”导弹  相似文献   

7.
科海拾贝     
《航海》1999,(6)
意研制新型航母 意大利海军决定从明年起建造一艘名为“UNM”的2.25万吨级的新型多用途航母,具有轻型航空母舰、多用途两栖运输舰、后勤支援舰等多种用途。 UNM航母全长220米、宽39米、飞行甲板区为5900平方米,舰首甲板上翘。居住舱最大容量为1390人。飞行甲板下面的空间将作为飞机库,用来存放舰载飞机和有关牵引车辆,能装载12架EH101中型直升机或8架鹞式飞机。尾部的井式车库能存放2艘60吨或4艘30吨的机械化登陆艇。该舰装有2台升降  相似文献   

8.
<正>苏联对航母的渴求由来以久,特别是冷战开始之后对航母的研制更从未放弃过,85型常规航母就是其冷战前期努力的证明。苏联航母发展史十月革命后不久,苏联海军就开始考虑建造航母的问题。1925年3月,苏联海军开始研究把尚未建成的战列巡洋舰"伊兹梅尔"号改建成航母的方案,制定的战术技术指标在当时属于世界一流,技术指标为满载排水量22000吨,最大航速27节,舰载机包括27架歼击机、12架鱼雷机、6架侦察机、5架射击校正飞机。此外,舰上武备又包括8门183毫米炮、8门102毫米炮和4门5管40毫米炮。航母舰体仍由装甲保护,飞行甲板的防护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把民用运输船改装成军舰。不久前,英国海军将一艘大型民用运输船A135“百眼巨人号”列入了作战编队。它现在的任务是训练海军航空兵并与其协同作战。英国海军对该船集装箱式货轮结构进行了彻底的改装:增加部分船体;装备新型水密舱壁;甲板上设置2台飞机无线电接收机;普通甲板也改建成了飞行甲板(它的长度为113米)。  相似文献   

10.
『海上吞金兽』为何伤病瘫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致成 《航海》2001,(3):42-43
法国“戴高乐”号航空母舰曾一度被法国军界视为骄傲,然而,这艘被寄予厚望的新型核动力航空母舰却实在不给法国人争气,在以往几次试航中,“戴高乐”号总是毛病不断:先是核动力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有冷却剂泄漏,后来又发现飞行甲板太短,在去年11月9日夜间,这艘航母在大西洋上试航时还没上阵就不打自倒,竟  相似文献   

11.
《船艇》2007,(7A):58-63
“小鹰”号常现动力航母(CV63):该舰为小鹰级首舰,1961年4月服役,常驻西太平洋执勤;标准排水量60100吨,舰长323.6米;飞行甲板长318.8米、宽76.8米;动力装置为8座锅炉,4台蒸汽轮机,28万马力;航速32节;续航力为12000海里/20节;可搭载各型飞机80—90架;编制5480人;当时造价为2.652亿美元,设计使用寿命30年。  相似文献   

12.
两种舰船—飞机耦合系统的降阶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船的运动和甲板的变形,对着舰飞机的冲击载荷会产生影响,而该冲击载荷又会直接影响飞行甲板的变形,因此两者的运动是耦合的,需要把它们作为一耦合系统进行分析。本文对该耦合系统提出了两种降阶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对飞行甲板进行动力缩聚,使其只包含在整个降落过程中会与飞机起落架的运动发生耦合的所有自由度,然后把降阶了的模型与飞机一起建工耦合动力学方程。运用该方法建立起来的动力学方程规模将大大减小。通过对某型号飞机及舰船计算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苏红宇 《船艇》2005,(3):52-55
2003年7月份世界多家军事媒体报道一则消息,澳大利亚Incat公司提出了一种微型航母的设想。该设想为建造一艘舰长112米,排水量3000吨的“多任务舰艇”。不过,与其它多任务舰艇不同的是,该舰为固定翼和旋转翼飞机作业增加了一个较长的飞行甲板。可以允许存放4架固定翼飞机。在如此小的舰艇上起降固定翼飞机,可以说是世界载机舰的一次革命性飞跃。  相似文献   

14.
2008年3月10日,在西班牙索菲娅王后的亲自主持下,西班牙海军的新一代多用途战舰——“胡安·卡洛斯一世”号战略投送舰在纳凡提亚船石顺利下水。作为新世纪的“西班牙海上旗舰”,“胡安·卡洛斯一世”号在总体设计上巧妙地将轻型航空母舰和两栖攻击舰合而为一,舰上既有航母必备的高强度飞行甲板、机库和升降机,又有两栖舰特有的浸水坞阱和车辆装载甲板——实际上,“胡安·卡洛斯一世”号的基本舰型直接来自于西班牙海军现役“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轻型航母,而舰上的两栖船坞等部分则直接借鉴了其现役“加利西亚”级两栖船坞运输舰2号舰“卡斯蒂拉”号。从“血缘”的角度做一个也许不太恰当的比喻,“胡安·卡洛斯一世”号其实就是西班牙海军将“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轻型航母和“加利西亚”级两栖船坞运输舰“拉郎配”后所诞下的“婚生子”。  相似文献   

15.
“卡伯特”号航母是美国“独立”级航母的第七艘,是美国海军第二艘以“卡伯特”命名的舰只。它是以“威尔明顿”号轻巡洋舰(C L - 7 9)的名义开工建造的,1942 年 6 月 2 日,正在建造中的CL-79 更改舷号为CV-28,6 月23 日更名为“卡伯特”号。1 9 4 3 年4 月 4 日,“卡伯特”号航母在纽约海军造船厂下水,同年 7 月15 日改为轻型航空母舰,舷号为CVL-28,7 月24 日服役,舰长为休费尔海军上校。 “卡伯特”号航母排水量11000吨,舰长189.7 米,宽21.8 米,飞行甲板宽22.3 米,吃水6.4 米;航速32 节;搭载飞机30架,武器装备为2 门127 毫米炮,16 门4…  相似文献   

16.
1949年3月18日,夕阳在黄澄澄的晚霞陪伴下,徐徐地向山头贴近。军港葫芦岛浸沉在宁静的夜色中。忽然传来了飞机嗡嗡的轰隆声,顷刻间,甲板上有人叫喊:“飞机!”,随着他指的方向看去,一架敌双引擎运输机正沿着海岸飞来。  相似文献   

17.
《船舶工程》2015,(1):106
<正>简介《航母海上对抗》一书记述了在尼古拉耶夫城建造的那些独一无二的舰船,从"玛丽亚皇后"级战列舰-无畏舰到"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瓦良格"号和"乌里扬诺夫斯克"号重型载机巡洋舰(苏联对"航空母舰"的称谓。译者注)。一个个独立的章节记述了雅克-38和雅克-141垂直起降飞机、苏-27K和米格-29K歼击机、  相似文献   

18.
一架贝尔-47型直升机平稳飞行在澳大利亚南部的斯潘塞湾1000英尺上空。突然,飞机作了一个180度的旋转。坐在旅客座位上的39岁的史蒂夫·弗兰西斯听到他的朋友、驾驶员唐·厄克特的惊叫声:“我们要掉下去了,老弟!” 史蒂夫警觉地握住扶手。  相似文献   

19.
舰载机在甲板上的降落是一个充满了各种危险的过程,过前、过后或靠左、靠右都会造成冲出甲板或与舰上其他飞机相撞的危险,甲板的横摇幅度过大也会使舰载机机轮触及甲板时产生倾覆。甲板降落方式还带来了飞机结构增重,严重影响了舰载机的战技性能,与同类型的陆基作战飞机相比,几乎所有的舰载机战术技术性能都有相当大的下降。为满足舰载机安全降落要求,航母的设计者不得不采用放大排水量和加大飞行甲板面积这两个迫不得已的办法来降低事故率。在关于中国航母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大家对舰载机的起飞方式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实际上对于许多国家来说,降落安全性才是发展航母的技术瓶颈,可以说,只要掌握了舰载机的降落技术,也就等于拿到了建造航母的通行证。增加航母的排水量是一种降低舰载机降落难度的方法,但要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航母的造价就会大幅度上升,这又形成一道资金关口,同样是许多国家难于承受的。正是由于降落问题如此严重,以至于十多年前许多航空专家都认为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是舰载机的的最佳发展方向。 舰载机的降落技术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课题,这方面的相关技术包括飞机的性能、航母飞行甲板的设计、能帮助飞行员完成降落的仪器设备等。从最早的人工引导和飞行员目视着舰发展到利用光学设备和雷达制导着舰已经经历整整半个世纪,已经有不少文章谈论到舰载机的安全降落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试对常规舰载机降落技术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等方面再进行了一番探讨,也许还能给读者一些新的感受。[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李有观 《航海》2008,(1):20-20
日本海上自卫队建造的最大型护卫舰“日向号”不久前在横滨举行下水典礼。这艘军舰排水量为1.35万吨,全长197米。宽33米,时速达30海里。可以搭载350名舰员,造价约8.7亿美元。这艘被称为“直升机航母”型的军舰有跑道型飞行甲板.能够搭载11架直升机。并可同时让4架直升机起降;武器装备包括舰对空导弹、20厘米机关炮和鱼雷发射管等。预定2009年正式服役.将成为日本的主力军舰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