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弯道是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频发的隐患路段之一,为快速准确预测车辆弯道运动状态,本研究基于智能驾驶员微观车辆跟驰模型(Intelligent Driver Model,IDM),通过弯道适应性改进,构建了车辆弯道运动状态预测算法.模型的弯道适应性改进考虑了弯道曲率半径、道路纵向坡度及驾驶员反应时间因素,并对改进优化后的预测算法进行参数标定,以保证预测算法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车辆在弯道发生事故较多,不同弯道安全车速的获取对车辆行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人工测量不同弯道车速时的危险性较大。以某6906型的中型客车为研究对象,采用Trucksim仿真软件建立该车的整车动力学模型,根据GB/T 6326-2014中蛇形实验的试验数据与仿真数据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仿真不同弯道半径(10~300 m)下的安全通过车速,对比简化模型计算车辆的理论安全车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弯道半径的增加,客车的安全车速逐渐增大,但并不是呈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3.
传统汽车前照灯系统因照明模式单一及在实际操作中的诸多问题,在面临复杂的道路条件和行车状况时,交通安全面临重大隐患,使得具有自动适应车辆行驶状态的前照灯系统(AFS)备受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AFS的研究背景,对比阐述传统汽车前照灯系统与AFS在几种模式下的应用,并对将来这一新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位移法推导出连续刚构桥模型的截面弯矩和梁端转角公式,比较了不同参数取值下模型的内力变化,并结合工程实例,从结构受力的角度分析了连续刚构桥的边中跨比与其墩梁内力、梁端转角及挠度之间的关系,对同类桥梁的边中跨比取值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鉴于道路弯道内侧加宽方式存在的一些不足,介绍了将道路加宽方式由内侧加宽改为沿道路中线处进行加宽的方法与理由,它可以克服内侧加宽的缺陷,并改善汽车在弯道上行驶的条件,从而充分发挥弯道加宽的真正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6.
弯道诱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交通安全关乎我们的切身利益,其诱发因素颇多,而弯道是交通安全事故高发地。文章从汽车行驶特性、不良视距、会车超车等方面入手,分析弯道诱因与交通安全事故间的内在关系,并提出了基于GPS、GIS信息系统工程的智能交通预警思路,为交通安全控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全车型机动车辆安全性能检测线可检测汽车、四轮农用车、三轮农用车、三轮摩托车、两轮摩托车。检测项目为:速度、废气、烟度、前照灯远近光、喇叭声  相似文献   

8.
贺斌 《工程科技》2006,(2):90-93
通过对新标准和规定中增设的对接触网线索转角角度的要求,重点在对非工作支转角的计算和受力、工作支转角过大对运营方面的影响作了一些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虑行车过程中制动时间组成及影响因素,基于车辆弯道行驶轨迹线的几何三角函数,结合车辆动态行车视距修正系数及Matlab程序建立动态停车视距模型;以重庆十八梯片区厚慈街95号交叉口道路节点进行方案论证及优化。结果表明:结合车辆行驶轨迹线中的几何与设计参数,基于动态停车视距测算算法可输出动态停车视距线段端点坐标值以实现视距的可视化与可测量化;基于动态停车视距模型的视距计算值与规范值的最大误差率为12.45%,且优化规划道路前后的计算值均大于规范值,证实了该视距测算模型的可行性与适用性,研究结果为山地城市风貌保护区内道路停车视距的平面设计优化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上设置防眩板可防止对象车前照灯的眩目,改善夜间行车条件,增大驾驶员的视距,消除驾驶员夜间行车的紧张感觉,降低交通事故率。防眩板还可改善道路景观,诱导驾驶员视线,克服行车的单调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