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速公路地基砂土液化判别和地基液化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广东汕汾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采用试验的方法对高速公路地基砂土液化进行了分析,并对该类地基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对于地基液化的处理比较了公路规范与建筑规范,指出采用建筑规范进行砂土液化判别及采用砂桩和强夯再加上袋装砂进行地基液化处理是合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路基砂土液化及软土地基综合处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汕汾(汕头-汾水关)高速公路是国内第一条在8度地震裂度区 ,路基全面进行抗震砂土液化地基处理的调理公路训依据汕汾高速公路液化砂土、软土处理理试验段试验成果,就高速公路路基抗震设计作一较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3.
地震作用产生的地基液化是导致建筑物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沿海地区由于河流的堆积作用存在大量的砂土和粉土地基,存在液化可能,所以地基液化的处理是很多工程中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共振法是一种新型液化地基处理方法。本文依托江苏省无锡至南通过江通道公路北接线工程,通过静力触探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研究共振法处理液化地基的效果。试验结果得出,共振法处理后地基土的锥尖阻力和侧壁摩阻力均得到了很大提高,且随着深度的增加,提高量也在增加。共振法处理后地基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得到了很大提高,且地基土不再液化。  相似文献   

4.
亓晓贵  殷东峰 《公路》2000,(4):22-27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对高地震烈地区液化砂土地基处理已积累了一定的设计及施工经验,但鲜见象连徐高速公路这样40km大区段分布液化砂土与软土互层的特殊不良的基地。通过试验工程对设计方案处治效果进行检测及研究论证,优化和调整了设计参数,了设计方案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砂土液化和软弱土地基在公路工程中影响沿线结构物的稳定性问题,采用挤密砂桩法对此类地质路段进行地基抗震处理。在试验区内设置挤密砂桩,通过标准贯入和静力触探试验对抗震效果进行分析;通过地基沉降、水平位移、孔隙水压力和静土压力的观测,对软基处理效果进行分析。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挤密砂桩可以起到消除砂土液化和加固软弱土层的双重作用,非常适合于此类地质条件路段的地基处理。  相似文献   

6.
常维君 《路基工程》2007,(4):152-153
高速公路工程对液化地基的处理与一般工程相比有其独特性。结合具体工程实践,应用碎石桩对某高速公路一段液化砂土地基进行处理,并对加固后的抗液化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连(云港)至徐(州)高速公路液化地基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土液化是一种特殊的工程地质现象。该文简要介绍了徐州地区液化地基的形成原因、液化的影响因素与工程特性,说明了连徐高速公路液化地基采用强夯、碎石桩处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标准贯入试验及剪切波速测试,分析了南庄站基底地基发生砂土液化的可能性,计算了液化指数,划分了液化等级,并提出了砂土液化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陈开圣 《公路》2006,(1):92-95
根据高速公路工程液化地基加固试验研究,对干振碎石桩加固液化地基的原理、设计和施工参数进行讨论。通过地基处理前后桩间土物理力学性质、标准贯入试验、瑞利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孔隙水压力试验等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干振碎石桩用于处理液化地基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处理后地基强度得到增强,消除了液化。  相似文献   

10.
夯扩挤密碎石桩是用相同的夯击能量和相同的贯入度控制桩体质量,使处理深度范围内地基土上下均匀。由于施工设备采用高能量实现孔内夯击填料,对桩底和桩间土施以振动和挤密,使松散砂土颗粒重新排列,可提高砂土的承载力和压缩模量及消除砂土的液化可能性。本工法在沿海高速路基工程的成功应用开辟了砂土液化处理的新途径。与振冲碎石桩相比,该技术工艺先进、地基处理效果好、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盾构隧道穿越液化地基上浮振动台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地铁线路不断增加,可能出现盾构隧道穿越液化地层的现象。一旦发生地震,盾构隧道存在上浮破坏的潜在风险。为深入研究盾构隧道周边液化地层的动力响应,针对相同密实度砂土在3种不同峰值加速度作用下开展室内振动台试验,分析土体中超静孔压的发展特性和隧道上浮规律。结果表明: 1)砂土液化最先发生在地表及浅层土体处,随着深度增加砂土液化程度逐渐降低,即增加隧道埋深有利于降低隧道液化程度。2)模型试验揭示盾构隧道的上浮机制,即使液化地基未完全液化,当超静孔隙水压力引起的上浮力大于隧道残余上覆有效土压力与隧道重力之和时,隧道将出现上浮。设计时可从消除液化地基和增加隧道重力2个方面入手,提高盾构隧道的抗上浮能力,确保隧道结构在地震时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王磊  熊灵阳 《路基工程》2020,(4):189-192
砂土液化容易造成地基失稳、开裂等危害,对工程影响极大。结合南沙新区工程地质勘察项目,通过标贯试验、静力触探、剪切波速测试三种手段对饱和砂土进行液化综合判别,计算了液化指数,划分了液化等级,并根据判别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地基处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林代锐  刘朝权 《公路》2007,(8):104-107
汕汾高速公路的可液化砂土地基处理试验工程,围绕解决软土和可液化砂土问题设计了3种不同的加固处理方法。根据现场原位测试资料和室内试验结果,经过分析比较和地震反应分析,提出了针对汕汾高速公路地质条件综合处治软土、可液化砂土互层地基的最佳方案,考虑了工艺流程和造价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袁启旺 《路基工程》2009,(5):147-148
目前地基液化评价模型难以合理体现粉土和砂土在液化机理上的明显差异。将锥尖阻力和摩阻比作为土性分类参数和评价参数,通过LOGISTIC回归分别基于粉土和砂土构建液化评价模型,预测液化和非液化的可靠性分别达到91.2%、86.8%,为利用原位测试数据进行地基液化评价提供了更简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汕汾高速公路液化砂土地基的处治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高速公路液化砂土地基的处治原理,以及汕汾高速公路和液化砂土基的处治措施与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6.
黄土地区公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洪利  尤晓 《公路》2003,(6):107-109
介绍黄土地区地基处理技术的加固原理和设计方法,并给出水泥粉喷桩处理软弱黄土地基的实例。  相似文献   

17.
静力触探试验确定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确定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一般采用静载荷试验。文内通过对粉喷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与静力触探试验结果分析后,提出了一种利用静力触探试验确定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法可有效地预测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但还需更多的工程实践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8.
强夯法处理饱和砂土液化地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江亭  龙海霞 《公路》2002,(3):33-36
介绍强夯法在饱和砂土液化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情况,作用机理及其特点,强夯法有工艺简捷可行,工程效果显著和节省工程造价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以四川某市的软土地基处理为例,对水泥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设计与施工、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粉喷桩与浆喷桩加固软土地基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高速公路试验段采用粉喷桩和浆喷桩两种地基处理方式,进行了施工后不同龄期的现场标准贯入试验、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及载荷试验,并对两种桩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认为在饱和软土地区使用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地基处理时,应优先考虑粉喷桩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