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国内外常用的几种船舶建模方法进行分析和整理,就各软件在建模过程中的操作难易性、适用性等进行比较,阐述使用Solidworks、TRIBON、CATIA、Rhinoceros及简易法等建模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对不同建模方法的使用情况做出整理,为船舶三维建模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UML建模的实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一建模语言UML是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过程中重要的建模工具.本文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为实例,介绍UML如何辅助完成用例建模、静态建模和动态建模,总结了实例应用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为了快速实现船用螺旋桨有限元建模,为极限强度分析和疲劳校核做准备,针对船用螺旋桨的结构特点,利用MSC.Patran前后处理器的二次开发技术,开发了1套螺旋桨自动化建模软件,定义了螺旋桨建模的型值表标准格式,实现了螺旋桨几何建模和网格划分的自动化.对某冰区加强螺旋桨进行了建模和计算,结果表明,系统建立的螺旋桨模型能保持良好的光顺效果和网格质量,满足计算要求.本文提出了基于MSC.Patran的螺旋桨自动建模方法,避免了传统手工建模中复杂和重复的工作,大幅提高了螺旋桨设计分析效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船舶入侵数据建模过程中,入侵特征和入侵数据检测模型参数均对船舶入侵数据建模效果产生影响,而当前船舶入侵数据建模方法没有考虑入侵特征和入侵数据检测模型参数之间的联系,这样无法建立有效的船舶入侵数据检测模型。为了克服当前船舶入侵数据建模方法存在的缺陷,以改善船舶入侵数据建模的整体性能,提出基于数据挖掘的船舶入侵数据建模方法。首先分析当前国内外船舶入侵数据建模的研究现状,找到入侵特征和入侵数据检测模型参数之间的联系,然后引入数据挖掘方法对入侵特征和入侵数据检测模型参数之间联系进行建模,找到两者的最优组合,然后根据最优入侵特征和入侵数据检测模型参数建立入侵数据检测模型,并与其他入侵数据建模方法性能进行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获得的入侵数据特征更优,入侵数据检测时间更短,根据最优参数获得更高正确率的入侵数据检测结果,是一种可信度高的入侵数据建模技术。  相似文献   

5.
浅谈船体完整性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船舶的生产设计中,船体结构建模不但作为每条船舶正式启动的第一环节,而且船体模型还将作为机电专业和舾装专业的载体,为其提供工作平台。为了更好地完成船体建模的工作,船体建模的完整性问题尤为重要。船体建模的完整性主要包括结构完整性建模、精度完整性建模和装配完整性建模等三大方面。船体完整性建模要求所有船体构件的基本信息、焊接信息、精度信息完整地输入到系统中,完成的模型中必须包含各种生产制造所需要的产品信息以及建造过程中需要的工艺信息等。完整性建模是现代造船的基本条件,设计人员还需要关注现代造船的装配流程及焊接工艺等等,紧跟时代步伐,这样设计的模型不仅完整而且符合最新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6.
I-DEAS是集成设计、制造、分析等应用模块的软件,建模是I-DEAS的首要工作.通过介绍I-DEAS建模步骤,建模技巧和如何修改模型,分析模型修改过程中产生错误和警告的原因,并探讨如何识别并解决建模过程中的错误与警告.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基于VC的VRML中复杂物体建模的方法。首先介绍了VRNIL语言出现的背景和应用前景,描述了VILML语言的建模能力,并特别说明了用IndexedFaceSet建模时的要点,最后通过对心型曲面的建模论证了基于VC的VRML中复杂物体建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在船舶的加工与生产过程中,船体的曲面建模可以为船舶的加工提供理论基础。在自动化加工工艺中,船体曲面建模可以进行加工的仿真,对提高船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Creo三维软件支持系统的二次开发,本文在Creo三维软件中开发了船体三维快速建模的集成模块,将船体建模划分为曲线建模,曲面建模和实体建模3个主要步骤。  相似文献   

9.
李强  朱衡  洪雯 《造船技术》2015,(2):96-100
论述了对于TRIBON软件在建模过程中无法对一些曲面模型和设备的异形模型进行快速精细建模的情况下,如何运用3D MAX软件建模,并向TRIBON软件进行传递的方法。指出利用3D MAX中构建出精确模型并导入TRIBON-Components建立模型库,能帮助实现TRIBON快速完整地建模,从而提高船舶建模效率和完整性,便于船舶设计师和船东之间建立虚拟仿真平台,更好地满足船东对于船舶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罗吉忠 《水运工程》2021,(7):177-180
BIM技术的蓬勃发展,实现了工程设计从二维图纸到三维模型的跃迁,但存在建模工作量大、二次开发门坎高等问题。针对水运工程设计建模中手动建模工作复杂、重复构件多的问题,引入Dynamo可视化编程平台。通过可视化编程和参数化建模方法,利用码头前沿线、陆域地形等边界条件计算出模型构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利用Dynamo节点调用Revit族库建立码头前沿框架模型并修改模型参数,解决了三维手动建模重复劳动且不易修改的问题,提高建模速度和精度,为BIM技术在水运工程三维建模中的深入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基于任务的产品测试性建模与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产品基于任务的信息流图示模型,利用直接分析法或一阶相关性列矢量法求解产品故障的 D 矩阵模型,进而建立产品诊断树和进行测试性预计,并为确定诊断策略提供依据。同时,本文根据某水面舰船电力系统组成和任务特征,建立其典型任务模型并进行精简和细化,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任务的测试性建模、诊断树建立及测试性预计举例研究,为舰船装备的测试性建模、分析和诊断策略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庄蕊  蒋婷婷  廉悦 《船舶》2012,23(4):75-79
总结了舰船设计中电磁兼容仿真计算所需的天线模型类型,结合工程应用论述了其适用范围及关键参数设置原则,通过舰船电磁仿真软件(Ship EDF)进行天线建模及仿真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对通信天线进行矩量法全波建模、对雷达天线进行等效惠更斯源建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对舰船总体甲板多天线布局具有较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舰艇作战系统信息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安全机制是舰艇作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舰艇作战系统信息模型是构建舰艇作战系统安全机制的基础。在分析舰艇作战系统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对系统的功能组成进行研究,利用UML建模工具,从数据模型和动态模型2个方面完成系统信息模型的描述。舰艇作战系统信息模型的建立,为实现系统安全机制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关性模型的舰船系统级产品的测试性建模与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产品任务模型、相关性图示模型等,利用一阶相关性列矢量法求解产品的相关性数学模型,进而建立产品诊断树和进行测试性预计,并为优化产品诊断策略提供建议.同时,根据舰用燃气轮机滑油系统组成和任务特征,建立其典型任务模型并进行精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测试性建模、诊断树建立、测试性预计以及诊断策略优化等工作,为舰船系统级产品的测试性建模、分析和诊断策略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根据破损舰船状态信息建立三维模型,在进行浮态稳性调整后,生成船坞布墩方案,并采用虚拟仿真软件实现破损舰船虚拟进坞过程,为部队和船厂在战时快速、科学地制定安全可靠的进坞修理方案提供技术支持,对战时破损舰船的进坞修理提供了训练平台,解决了破损舰船进坞修理的快速性和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舰船研制过程中需要建立一种能直接服务于舰船系统的采办过程并能集成性能、设计、分析、仿真及费用评估的数据模型。采用以STEP标准为基础的数据模型技术来解决舰船研制中不同应用之间的数据交换,分析了数据模型集成中的核心处理模块与基本功能模块,构建了由应用接口层、核心层、数据存取层组成的数据模型集成体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多智能体的舰船维修系统建模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金超  齐欢  王平  张勇明 《船海工程》2007,36(1):125-129
基于舰船维修计划任务分配优化和维修系统能力评估需求,根据舰船维修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机制构建基于多Agent的维修体系结构和部分Agent的特征模型,对维修系统任务分配的规则及Agent演化的自适应算法进行研究,对系统Agent之间通信的机制进行探讨,对通信原语和内容协定的扩展进行讨论,为舰船维修系统建模与战时能力评估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刘辉  金涛 《舰船科学技术》2007,29(5):92-95,98
作战舰艇生命力是衡量舰艇作战能力的重要因素,其评估是对复杂系统的研究过程.元胞自动机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动态模拟建摸框架,具有自组织性和模拟复杂系统时空演化过程的能力.从元胞自动机的概念、构成和原理入手,分析和总结了元胞自动机的基本特征,将元胞自动机应用到对作战舰艇的生命力进行评估,很好地解决了作战舰艇生命力的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19.
根据船舶典型管路段按1∶10比例设计管路试验模型,冲击试验台上分别进行了不同管夹及支吊架的布置方式下的冲击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给出典型管路系统冲击响应及变形特点,在此基础上采用时域法结合接触有限元建模技术,对试验模型管路在试验工况下的冲击响应、动态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的仿真精度较高同时可以很好的模拟管路系统的破坏形式和变形特点.  相似文献   

20.
舰艇反鱼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舰艇反鱼雷技术中的非杀伤、软杀伤和硬杀伤等比较先进的手段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舰艇反鱼雷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