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隧道通风CO、烟雾基准排放量折减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环节需风量计算是整个设计的基本依据,而计算中CO及烟雾基准排放量折减率的取值对远期需风量影响很大这一特点,列举分析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组成、欧盟汽车排放标准限制值以及PIARC对机动车的排放规定,得出我国汽车排放标准沿袭欧盟法规的进度和实施现行排放标准的4个阶段时间划分。通过对CO、烟雾年折减系数取值以及CO、烟雾基准排放量折减的分析,结合国内严格的排放限制无论从国内外环保要求,还是汽车工业技术的发展进步以及法律法规的规定,目前我国《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所规定的1%~2%年折减率均是偏于保守的,在实际隧道通风设计中应综合分析,因"隧"制宜,将需风量在保证运营安全的情况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10多年公路隧道建设的迅速发展,国内已涌现出大量的长、特长隧道,公路隧道建设和营运管理也积累了较多经验,有关的技术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依托于《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以下简称规范)的《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正在编制中。为了保证需风量取值的合理性,本文对西山隧道需风量计算分别就规范的基准排放量,细则中的基准排放量,根据欧Ⅱ、欧Ⅲ排放和PIARC计算公式,对污染物不同折减系数,不同阻滞车速工况下分别计算了三套需风量,以保证需风量取值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隧道内路面坡度和车速对车辆烟雾排放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发动机台架和柴油车道路排放测试,研究公路隧道内路面坡度和车速对车辆烟雾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隧道内路面坡度的升高,车辆烟雾排放量增加;坡度每升高1度,烟雾排放量增加40%-125%;3%的路面坡度导致烟雾排放急剧上升225%-650%。在隧道内行车速度越高,烟雾排放量越大;车速提高10km/h烟雾排放量增加20%-25%;超过70km/h的车速将导致烟雾排放量的急剧升高。研究结果为公路隧道设计和隧道内行车速度调控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吕康成  伍毅敏 《公路》2006,(5):223-227
长大公路隧道的通风系统工程造价高、运营能耗大,通风系统设计合理与否,对长大隧道工程建设有重要影响。现行的《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 J 026.1-1999)在隧道自然风阻力计算、根据稀释烟雾计算隧道需风量、竖井送排式通风系统中“不应有短道回流”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1)隧道自然风阻力应由自然风等效压差确定,在缺少工程实地观测资料的情况下,假定隧道自然风阻力为常量,并在10~30 Pa之间取值;(2)依据稀释烟雾计算隧道需风量时,在公式中应引入烟雾的质量浓度或烟雾的体积浓度,并用其替代公式中的一般烟雾浓度;(3)竖井送排式通风系统中宜变短道顺流为有控制的回流。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隧道环境中氮氧化物对隧道通风的影响,根据不同国家隧道通风环境标准,综合考虑车型、汽车质量、海拔、车龄等影响因素,结合PIARC的相关标准和计算模型,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工程为例,得出稀释氮氧化物的需风量,并与稀释一氧化碳及烟雾需风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氮氧化物中转化为二氧化氮的部分对隧道需风量影响较大,与稀释一氧化碳及烟雾需风量比较,稀释氮氧化物的需风量为控制值。  相似文献   

6.
高海拔特长公路隧道需风量计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需风量是制定通风方案的基础和依据,其不仅直接关系到通风工程的投资规模,而且还关系到隧道后期运营的安全和舒适。通过对永古高速公路隧道需风量相关的基准排放量、海拔高度系数、控制工况等参数的分析和研究,确定了针对高海拔大纵坡特长公路隧道的合理需风量,为合理通风方案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总结湖南雪峰山等多座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方案设计研究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深入探讨了特长公路隧道需风量计算中的几个关键因素:污染物控制标准、汽车尾气排放量与发展变化、交通量组成以及需风量计算工况等等,不仅指出了在当前特长隧道通风计算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法.文中结论对我国即将展开设计的其他特长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孙继洋 《公路》2011,(7):279-286
随着我国10多年公路隧道建设的迅速发展,国内已涌现出大量的长、特长隧道,公路隧道建设和营运管理也积累了较多经验,有关的技术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的《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正在编制中.为了保证需风量取值的合理性,西山隧道需风量计算分别就规范的基准排放量,细则中的基准排放量,根据欧Ⅱ、欧Ⅲ排放和PI...  相似文献   

9.
按照《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 D70/2-02-2014)给出的稀释烟尘、CO的需风量计算公式,计算需风量过程烦琐而且重复计算多。根据需风量计算公式以及相关参数的特点,引入矩阵计算工具,通过变换和计算得出决定需风量的总变化系数X和Y,从而方便快捷地得出需风量,并且能直观分析需风量的变化规律。以西部地区某高速公路隧道为实例,进行通风计算对比,结果表明,矩阵计算方法得出的需风量结果与常规计算方法得出的是一样的,并且需风量变化规律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给出了海拔高度在0~2400m的海拔高度系数,在高于2400m的隧道,按直线延伸取值,为探究海拔高度系数在高海拔隧道处按直线延伸取值是否满足安全、卫生条件,本文依据鹧鸪山隧道和雀儿山隧道的现场实测数据,计算得到了实测的海拔高度系数,并应用于白茫雪山1#隧道的通风计算,通过对比分析按规范的海拔高度系数与按实测的海拔高度系数计算得到的需风量,得出结论:实测的CO海拔高度系数小于规范给出的延伸值;实测的烟雾海拔高度系数大于规范给出的延伸值;白茫雪山1#隧道通风设计按实测的海拔高度系数计算得到的需风量在运营近期等于按规范得到的需风量,在运营远期较规范得到的需风量小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