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车辆荷载的重复作用,板下基础将产生塑性变形累积而导致面层脱空,地面水沿着接缝下渗而积聚在脱空的空隙内,在车轮荷载作用下变成压力水而形成唧泥,导致水泥混凝土面板局部脱空而产生附加应力,在行车荷载作用下,面层应力将会剧增,从而导致水泥混凝土面板的断裂.通过数值分析对路面板角脱空形成机理以及在行车荷载与脱空耦合导致面层板的断裂机理进行分析,同时讨论了路面厚度、路基土和基层模量变化对路面结构的应力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唧泥是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文中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唧泥产生的原因、条件和机理,从加强对水的处治、基层的抗冲刷能力和减弱行车荷载的应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水泥混凝土路面唧泥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压浆技术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吴中堂  徐建达 《公路》1997,(6):31-35
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板起在,根据“防重于治”的原则,针对板块唧泥,脱人或沉陷进行了板底压浆,充实板底,均匀传递荷转,从而在大延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改善了行车质量,降低,养护成本,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4.
水泥混凝土路面唧泥损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斌 《华东公路》2001,(2):47-48
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唧泥产生的原因、条件和机理。从加强对水的处治、加强基层的抗冲刷能力和减弱行车菏载的应力等方面提出防治水泥混凝土路面唧泥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水泥路面唧泥与压浆技术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路面使用中后期,唧泥易形成错台,板底脱空,是路面主要病害之一。压浆技术是解决此类病害最有效的手段。从唧泥产生原因着手,提出正确应用压浆技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为水泥路面基层设计及水泥路面预防性养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主要原因是面层下不耐水冲刷的基层造成。不耐水冲刷的基层表面,在渗入水和荷载的共同作用下,会产生唧泥、板底脱空和错台等病害,导致行车的不舒适,并加速和加剧板的断裂。文章以广东梅州至河源118km水泥混凝土高速公路路面设计、施工为例,介绍了在基层顶面设置沥青滑动封层,从而提高了基层的抗水冲刷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世福 《公路》2004,(11):141-144
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出现的裂缝、破碎、下沉、桥头跳车等严重病害会极大影响行车安全,降低服务水平。通过理论分析和反复实践,提出了利用浅层灌浆技术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处理,封堵板下空隙.使松散的基层、底基层材料重新凝固.恢复其对路面板的整体支承作用。  相似文献   

8.
该文结合稀浆封层与土工布作水泥混凝土路面隔离层的应用研究,通过室内水冲刷试验、现场摩擦系数试验、面层混凝土粘结应力试验等,探讨了贫混凝土及水泥稳定粒料基层上铺筑水泥混凝土面层时采用稀浆封层与土工布隔离层的隔离性能差别,进行了近5年试验路及实体工程有关实际隔离效果的观测分析。研究表明:基层与混凝土面层间采用稀浆封层与土工布隔离可减少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断板,改善基层的抗冲刷能力。但长期观测结果也表明:上述隔离层并不能消除路基原因、超载原因引起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及抑制唧泥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该文结合稀浆封层与土工布作水泥混凝土路面隔离层的应用研究,通过室内水冲刷试验、现场摩擦系数试验、面层混凝土粘结应力试验等,探讨了贫混凝土及水泥稳定粒料基层上铺筑水泥混凝土面层时采用稀浆封层与土工布隔离层的隔离性能差别,进行了近5年试验路及实体工程有关实际隔离效果的观测分析.研究表明:基层与混凝土面层间采用稀浆封层与土工布隔离可减少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断板,改善基层的抗冲刷能力.但长期观测结果也表明:上述隔离层并不能消除路基原因、超载原因引起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及抑制唧泥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水泥混凝土路面唧浆原因分析及综合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唧浆病害的调查分析,结合具体工程,提出了综合处治唧浆病害的方法。实践表明,采用压浆补强、沥青嵌缝、盲沟疏排水等综合治理措施。对处理以水泥稳定石屑为基层的混凝土路面板的唧浆病害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一种经济实用的应用于水泥混凝土板底脱空评价的方法——基于唧泥高度的脱空评价方法。首先从理论上分析该评价方法的原理,通过现场唧泥高度的测量以及钻芯取样调查,建立唧泥高度与脱空量之间的关系,最终提出基于唧泥高度的脱空评价标准,补充和丰富了道路工程检测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灌浆技术处治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诸多病害,通过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唧泥、脱空等混凝土路面主要病害的分析,提出了采用灌浆技术来解决此类病害。并对脱空的确定、灌浆加固机理、实施等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从绎济的角度评价了灌浆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设置接缝来减小温度和湿度的约束,降低温度和湿度应力,进而控制水泥混凝土板的开裂损坏。然而,接缝是水泥混凝土板的薄弱部位,随着行车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和重载、超载车辆的增多,接缝传荷能力往往在很短时间内大幅度降低,而产生唧泥、错台、断板等病害。因此,《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要求重、特重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每条横向缩缝均应设置传力杆,以提高板块之间的传荷能力,分散车辆荷载应力。  相似文献   

14.
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的检测及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唧泥和地基塑性变形引起的脱空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提前损坏主要原因之一。可采用贝克曼梁,以驶入、驶出弯沉检测脱空状况。同时采用适宜的措施(板底灌浆)进行处理,灌浆时浆体以掺入膨胀剂的水泥净浆为最佳。最后并对板底灌浆工艺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水泥路面唧泥及板底脱空问题的分析,采用压浆技术进行处理,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合适的材料配比、技术要求及施工工艺,对水泥路面基层设计及水泥路面预防性养护具有一定的实践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水泥路面运营后期容易产生唧泥、错台、断板乃至局部沉陷等病害,维修养护难度大。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白+黑"改建方案,文章结合安徽省多条高速的改建经验,就原水泥路面的冲压处理关键控制技术进行了介绍,从冲压前处理、冲压过程控制、冲压后处理以及冲压处理后质量控制方法与标准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压浆法处理水泥混凝土路面唧泥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唧泥病害采用压水泥浆处理技术,介绍该方法的应用范围、施工方法及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唧泥病害采用压水泥粉煤灰浆处理方案,介绍该技术的施工程序、方法及要点.  相似文献   

19.
水泥混凝土路面填缝料封水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混凝土路面填缝料发生接缝破损或密封性不好时地面水会从接缝处渗入基层进而产生唧泥、错台、不平整和板块断裂,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国内还没有相关规范验证填缝料的封水性能.基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填缝料封水性能的室内试验及现场试验,研究并提出可检测水泥混凝土路面填缝料封水性能的试验方法,为填缝料的开发、设计、施工与验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多数水泥混凝土路面无法实现设计使用寿命,易发生早期破坏的现状,文章运用力学原理和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弹性模量、路面板厚度以及路面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对路面板中应力和应力变化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认为,由于路面板与基层材料间刚度的巨大差异,增加路面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并不能有效降低路面板中的应力水平。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进行了增强基础与增加板厚的经济效果比较。研究结果指出,就降低荷载引起的板中应力而言,适当增加板厚比增强基础效果更加显著,经济效果更加明显。这些研究成果对于设计长寿命、高承载能力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