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以南京地铁两座区间洞口雨水泵站设计为例,分析了汇水面积、地面集流时间对雨水泵站设计流量的影响;指出线路坡度可直接影响雨水的地面集流时间,进而影响设计暴雨强度的计算,即在相同重现期、相同暴雨强度公式的情况下,设计暴雨强度的计算结果也可能不一样;雨水排水泵站的设计规模应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确定,以确保暴雨工况下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
由于现状某下穿胶济铁路雨水泵站无法满足雨季排水需求,故对该雨水泵站及收水、出水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设计流量由0.12 m3/s提升至2.1 m3/s,有效解决了下穿通道积水问题。该项目投入使用后,经历雨季,该下穿胶济铁路桥段路面雨水能够及时排除,下穿通道能够正常通行,减小了雨季降水对某市政路交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宗洲 《隧道建设》2011,31(5):588-592
为确定区间废水泵房的排水方式以及合理的选择水泵,本文对轨道交通隧道区间的2种排水方案进行了对比,同时对多台排水泵并联运行的工况进行了校核,得出如下结论: 1)隧道区间的排水泵房需经过方案对比后选择合理的方案; 2)应根据水泵厂家样本资料对单泵工况和双泵工况进行校核,从而选择出合适的水泵,使水泵在单双泵工况下都工作在高效区,而不是简单的进行流量的叠加。  相似文献   

4.
西蒲铁路立交雨水泵站建于1989年,承担永定门东滨河路下穿铁路桥部分路段的雨水抽升任务。通过分析现况西蒲铁路立交积水原因,总结了下凹式立交雨水泵站及排水系统升级改造的技术特点,并提出在设计运行中需关注的相关问题。作为北京市中心城区第一批升级改造的下凹式立交桥排水系统,设计中对桥区低水收集系统及立交泵站进行升级改造,同时新建调蓄池进行削峰调蓄,将整体排水系统的处理能力由设计重现期P=2 a提高至P=10 a。  相似文献   

5.
该文针对北方平原城市的地形地貌特征、河道水位顶托、夏季降雨集中以及雨水口的收水情况,对集流时间、汇水面积、径流系数、暴雨重现期、淹没流速、雨水口等几个市政雨水管网设计中的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何选取最佳取值,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1#、2#雨水泵站在旱季可为景观河道补水促进河道循环流动,雨季排除收水系统内的雨水至外河。该文介绍了这种多功能雨水泵站的设计,为类似的设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以宁波市海曙区为例,基于Infoworks CS模型,模拟评估不同内河水位下不同设计暴雨重现期时系统的排水能力。结果表明,现状雨水管网基本能够抵御1 a一遇降雨,但在3 a一遇和5 a一遇降雨情况下积水严重。当内河水位在1.36-1.90 m时,对管网系统的排水能力影响不大;当其超过1.90 m后,系统排水能力受到显著影响,模拟地面积水点显著增加,且与历史积水点吻合度较高;研究区域管道重力排水的临界内河水位约为1.90 m。  相似文献   

8.
张文超  伍肖  程涛 《路基工程》2017,(1):146-150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新建隧道施工临近既有已运营隧道的情况越来越多。以某工程中新建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已运营隧道为背景,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盾构下穿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既有隧道的应力和位移以及不同地层损失、不同覆土厚度和隧道间距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建隧道盾构下穿施工使既有隧道的应力分布发生变化,并使既有隧道产生向着新建隧道的位移,最大位移发生在新建隧道下穿位置;地层损失、覆土厚度、隧道间距对既有隧道沉降的影响较大,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暴雨强度公式推求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暴雨强度公式是城镇雨水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依据之一。目前 ,我国很多地区具有的降雨资料已超过 30年 ,已具备了更新当地的暴雨强度公式的条件。更新暴雨强度公式时 ,应根据降雨资料的年数采用不同的选样方法。为提高公式的精度 ,宜采用数理统计法推求暴雨强度公式 ,且在推求公式时 ,宜采用分组平均法调整各重现期的b值  相似文献   

10.
搜索法推求单重现期暴雨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计雨量计记录的降雨资料 ,推求城市雨水排水系统暴雨强度公式时 ,需要编制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在图解法的基础上 ,作者给出了一种正确可靠、简单可行的电算方法。利用该方法编程求解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中的参数时 ,所得公式的平均绝对均方差可控制在 0 .0 5mm/min之内。  相似文献   

11.
在对南方某特大城市主城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排涝设施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采用Infoworks ICM水力模型进行排水管网一维(1D)模拟,评估不同重现期降雨情况下现状雨水管渠的排水能力。同时,基于GIS技术构建主城数字高程模型(DEM),利用1D排水管网模型耦合和二维(2D)地表漫流模型,分析确定50 a一遇24 h设计雨型工况下的内涝淹没范围形成风险分布图,并分析内涝成因,提出规划方案指导排水防涝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在遭遇台汛威胁时最大程度减轻灾害。  相似文献   

12.
调蓄湖泊在城市内涝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城市遭遇多场长历时强降雨时,若调蓄湖泊未及时腾空库容而漫溢,易引发系统性内涝灾害。为评估调蓄湖泊应对多场长历时强降雨时的防灾韧性水平,结合武汉市实际,提出了湖泊退水时间评价指标。以武汉市最大的3个湖泊水系为例,基于构建的湖泊水系水动力模型,模拟了100 a一遇不同超长历时设计降雨下的重点湖泊水位变化。结果表明:遭遇1 d设计降雨时,汤逊湖、东湖模拟最高洪水位均未超过控制最高水位,但退水时间较长,分别达到9 d、3 d+6 h;退水期间,再次遭遇强降雨时,存在较大内涝风险。该研究可为平原河网地区排涝标准的制定及排涝设施规模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上海某城市道路为例,结合下垫面条件, 利用SWMM模型对拟建管网进行排水能力复核和排洪能力检验。通过GIS进行模型简化, 在SWMM中建立排水管网概化模型。在3 a一遇暴雨重现期条件下, 对研究区域排水系统进行模拟, 分析排水管网的承载能力, 复核该套管网是否达到设计标准; 同时,在防洪设计暴雨重现期下(10 a, 50 a, 100 a),模拟分析管网的排洪能力, 明确研究区域中易产生积水的地段。  相似文献   

14.
李媛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4,(1):145-148,152
城市下穿隧道是城市立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隧道排水目前尚未形成专门的适用性设计规范。以桐乡市乌镇大道隧道的排水设计为例,通过研究隧道排水工程与隧道、道路、电气等相关专业的横向关联,对排水设计中防淹涝措施、泵站收水系统、泵站设计等几个关键性问题进行总结,从而进一步保障日后隧道的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5.
杨红 《中国电动车》2006,(10):13-14
白沙仔排涝站工程位于惠州市河南岸镇河南岸村,东江支流西枝江下游左岸下河口处。本站属排涝站,当东江流域内大雨时,上游洪水渲泄到东江,可阻挡东江洪水入侵,减少涝渍灾害。本站工程是惠州大堤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保护区内工农业总产值245.1亿元,耕地4.5万亩,人口45.5万多人。工程主要任务是新建排涝站,包括土建工程施工、机电及电气设备安装、金属结构制安等。该工程定为Ⅲ等工程,属中型泵站,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防洪标准为:内涝洪水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年一遇洪水校核;外河洪水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年一遇校核。  相似文献   

16.
江苏武进为江苏省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为系统推进全区海绵城市建设,武进编制了《武进区海绵城市综合规划》及几个示范片区的系统建设方案,针对区域内存在的“四水”尤其是水安全问题重点梳理,并基于Mike urban构建模型,在雨水管网排水能力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管网、河道及地形三者耦合,对30 a一遇设计降雨工况下内涝风险进行了模拟和评估,制定了“围+排+蓄”相结合的防洪排涝策略。同时,以行政中心试点片区为例,结合老城区海绵改造,通过源头减排、排水管渠、排涝除险、应急管理等措施,全面实现该区域“3~5a一遇不积水,20 a一遇不内涝 ”的总体目标 。  相似文献   

17.
1.水泵的功用结构和类型 水泵是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输送冷却液,使冷却液在发动机的冷却水道内快速流动,以带走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保持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水泵的泵水量很大,例如一台V8发动机的水泵,怠速时的泵水量大约是750L/h。  相似文献   

18.
基于苏州市城市中心区内枫桥水文站1977—2016年和苏州水文站1952—2009年历年实测最高水位资料以及枫桥站1983—2017年实测年最大1 h、6 h、24 h雨量资料,通过采用P-Ⅲ频率适线法和排涝计算进行苏州市城市中心区100 a一遇洪水位以及100 a一遇24 h暴雨时内涝水位计算,结果表明:城市中心区大包围西北片区、东南片区建设工程100 a一遇防洪水位分别为4.86 m和4.38 m,防涝水位分别为4.70 m和4.38 m,设防水位分别取4.70 m和4.38 m。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流、车辆日益增加,原有的路面交通已不能满足城镇化进程。因此,为了适应城市经济发展,方便人们出行,许多城市开始对旧路进行大修或扩建,下穿隧道已成为城市道路改造的一种趋势,可有效提升城市交通量。本文首先分析有限元法,然后阐述城市下穿隧道设计原则、标准及难点,最后实例探讨有限元法在城市下穿隧道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依托雷家坡一号公路隧道工程,研究了小竖井自然通风条件下长路隧道通风控制系统。提出了雷家坡一号隧道冬季通风系统模糊控制方案。该方案能够根据隧道内CO浓度及交通量的变化,实时地确定公路隧道内射流风机的开启数量。在该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对射流风机产生的压力及竖井升压力进行计算,得出雷家坡一号隧道冬季竖井升压力可折减2台射流风机的结论。利用上述结论,对原有模糊控制方案进行了修正,从而优化了长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可降低长公路隧道通风的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