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现有的天棚阻尼半主动悬挂控制策略应用于铁道机车车辆领域中,在有效改善车体平稳性的同时,转向架和轮对的动力学性能变差。针对此现状,本文建立了铁道机车车辆1/4车体、二自由度的横向半主动悬挂模型,基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器原理,综合考虑其性能指标,对车辆悬挂系统的半主动控制策略进行了改进研究,同时对改进后的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经过改进后的半主动悬挂控制策略,在提高车辆平稳性的同时,转向架构架和轮对的动力学性能基本上保持不变,从而改善了整车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铁道车辆空气弹簧系统最优控制策略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铁道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的运行稳定性、平稳性和曲线通过性能是由机车车辆悬挂系统参数和轨道系统参数所决定的。改善机车车辆的运行品质有两条途径:一是提高线路等级;二是合理设计机车车辆的悬挂参数。对新修线路来说,提高线路等级会使造价增加,对于大部分既有线路来说,轨道参数是一定的,要保证机车车辆的运行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车车辆悬挂系统参数的优化选择。半主动控制是近年来机车车辆研究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最优控制的基本原理,然后运用半主动控制技术对空气弹簧进行分析,提出了一套以调节空气弹簧阻尼为目的的最优控制方案,并且运用计算机软件SIMULINK对半主动控制空气弹簧悬挂系统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半主动控制技术可以得到更佳的空气弹簧悬挂参数,进而提高车辆的运行平稳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统计最优的车辆悬挂半主动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以车体加速度统计值最优为控制目标的半主动悬挂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对阻尼器件的响应特性要求,低,可以降低成本,便于实现,横向半主动悬挂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算法简单,能适应线路激扰和车辆参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车辆横向半主动悬挂的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月明  曾京 《铁道学报》2002,24(4):34-37
分析了车辆半主动悬挂模型的非线性特性,提出了采用神经网络的半主动悬挂自适应控制模型,设计了神经网络辨识器和控制器,采用专门算法修正控制器网络权值,仿真计算表明,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的半主动悬挂系统能有效改善车辆横向平稳性。  相似文献   

5.
主动控制振动技术在机车车辆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论文对主动控制技术做了系统的研究,并把这一技术应用于改善铁道机车车辆的横向振动性能.用ADAMS/RAIL软件建立了机车仿真模型和全主动悬挂动力学方程,推导出系统的状态方程.采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方法,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并计算出最优反馈矩阵.将MATLAB软件与ADAMS/RAIL软件相结合进行仿真计算.通过对仿真计算结果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全主动悬挂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机车车辆横向动力学性能的观点.本文还对半主动悬挂进行了仿真计算,研究表明半主动悬挂也可以比较有效地改善机车车辆横向动力学性能,但是比全主动悬挂的效果差一些,而由于半主动悬挂的结构简单,成本和维护费用较低,在机车车辆主动控制振动技术的应用研究中也应当给予一定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唐伟  涂欢  彭昕 《铁道运营技术》2011,17(2):22-24,28
针对机车车辆建模复杂,难以进行有效控制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约束广义预测控制的机车车辆半主动悬挂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广义预测控制具有模型精度要求低、鲁棒性好等特点,加入约束条件的广义预测控制系统,可有效解决控制系统复杂性与模型精度的矛盾,并适用于控制系统输出量有约束的情况,仿真表明该控制系统能有效提高提速车辆的运行平稳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MATLAB的车辆悬挂半主动控制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将MATLAB用于车辆悬挂半主动控制系统仿真的建模方法、非线性处理等环节进行了研究,以横向模型的平稳性仿真计算为例,说明了采用MATLAB对半主动控制进行仿真计算的简例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速列车横向半主动悬挂系统控制策略及控制方式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列车横向悬挂系统可分为被动悬挂和主动悬挂两种形式,半主动悬挂是主动悬挂的一种形式。传统的被动悬挂系统的参数无法在车辆运行的过程中实施调节,难以适应列车在高速运行时对平衡性的需求。为改善我国铁路提速后提速机车与动力车普遍存在的横向平衡性性能不佳的问题,二系横向悬挂系统采用主动悬挂方式势在必行,通过对主动悬挂系统中全主动悬挂,低频主动悬挂和半主动悬挂的特点分析,认为半主动悬挂以其能耗低,控制简单和失效导向安全性良好等优势,应是我国目前高速列车二系悬挂系统的最佳形式,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列车应采用的横向半主动悬挂控制策略和悬挂系统天棚减振控制原理作了阐述,进一步给出了半主动悬挂系统的实施方案及横向半主动天棚(shyhook)减振器的工作原理,指出针对半主动悬挂系统的车辆模型,控制方法,减振器结构和信号检测与分析等问题需进行重要研究。  相似文献   

9.
刘宏友  李莉  王勇 《铁道车辆》2012,50(1):1-4,48
阐述了半主动悬挂系统的原理,介绍了基于天棚控制原理的开关式横向半主动悬挂系统的研制过程。利用车辆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UM分析了车辆系统采用半主动悬挂改善车体振动性能的结果,确定了半主动悬挂系统的时滞范围和车辆过曲线时车体离心加速度的滤波频率范围。针对样机进行了简化的台架试验。仿真计算和台架试验结果均表明,采用开关式半主动悬挂系统可以有效地维持和断开减振器所提供的阻尼力,从而提高横向运行平稳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
半主动悬挂系统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配装SW—200型转向架的动力学试验车为研究对象,对二系横向阻尼采用天棚半主动悬挂和开关半主动悬挂2种控制模式下的车辆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半主动悬挂控制模式下的车辆蛇行失稳临界速度比采用被动悬挂控制模式时虽有所下降,但仍能满足运用要求。与被动悬挂控制模式相比,在直线上运行时,天棚半主动悬挂和开关半主动悬挂控制模式下的车体横向平稳性指标分别改善13%~18%和8%~16%,而且车辆运行速度越高,半主动悬挂控制模式对车体振动的控制效果越好;在曲线上运行时,半主动悬挂模式对车体横向振动仍有良好的控制作用;与开关半主动模式相比,系统时滞对天棚半主动悬挂模式控制车体振动的效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