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难事故救助打捞(简称救捞)是代表国家行使水上(海上)生命财产救助、抢险救灾和清除海上污染等职能的公益性专业队伍.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救捞系统勇于实践,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共实施海难救助882次,救助遇险船舶2300多艘,有力地支援了水运建设,为国家的经济、航运和安全作出了贡献,在国际上也享有良好声誉.  相似文献   

2.
肖克平 《水运管理》2021,(3):4-6,13
1救捞系统是我国海上应急救援中坚力量我国海上应急救援力量包括救捞系统(1)专业队伍,海事、港航公安、渔政、公安水上执法等救援队伍,以及应急救援志愿者等,过往商船、渔船也有义务参与海上应急救援行动。救捞系统是我国唯一的国家海上应急救捞专业力量,具有执行空中、水上水下立体救助任务和应急抢险打捞任务的综合能力,最危险、最紧迫、最艰巨的海上救助打捞任务大多是由救捞系统专业队伍完成的。  相似文献   

3.
吕航 《中国船检》2001,(10):13-14
9月26日上午,代号为"海救一号"的联合搜救演习在青岛附近黄海海面成功举行.由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和交通部山东海事局担纲承办的海上搜救演习,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这是对我国海上联合搜救的应急反应能力、指挥协调能力、救援清污能力等的一次实战考验,是对中国海域内遇险船员和失事船只实施海空营救的新探索;标志着我国军地海上搜救迈出了新的一步,为完善海上军地联合搜救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吕航 《中国船检》2004,(10):10-13
自从去年中国救捞局进行体制改革以来,实施了以“关口前移、站点加密、动态待命、随时出击”为原则的动态待命制度,据说成效初显。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沿海航运船舶逐步向大型化、专用途方向发展。大吨位船舶逐渐远离海岸航行,救助范围也随之向远海延伸,而且专门运载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特种船舶种类越来越多,这一切给救助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救捞分离后的救捞系统是否能适应这一新的变化呢?记者近日对交通部救捞局救助指挥处朱宝柱处长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5.
"桑吉"轮碰撞燃爆事故震惊中外、影响巨大。作为国家海上专业救援队伍,救捞系统在"桑吉"轮应急处置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在应急救助效率和打捞处置能力上仍存在薄弱环节。结合海上安全形势和救捞系统现状,主要对救捞系统防治海上重特大风险和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进行了思考,从装备建设、保障措施、应急预案三个方面分析了救捞系统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薛寒冰  骆义  焦芳芳 《水运管理》2013,(11):36-38,42
通过对救捞系统体制改革后发展模式的分析评价及其所作出社会效益的定量评估,明确救捞系统“三位一体”模式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但相比其他海洋强国,我国救捞能力还存在较大差距,对此提出发展建议:坚持走“三位一体”独特具特色的救捞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四个转变”;进一步发展应急救助和抢险打捞能力;建设多层次、多方位的海上救助综合体系;加强救捞法律法规建设;实施“四项战略”,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7.
为稳定我国专业海上救捞队伍,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安全,在分析当前我国海上专业救捞队伍发展现状基础上,找出发展中存在的法律地位不清、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升、人才短缺、实操训练不足、国际合作经验缺乏等关键问题,阐述未来救捞系统发展的主要思路,并提出近期与远期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8.
资讯     
《中国水运》2009,(9):63-64
徐祖远要求切实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抓好;首次桌面和实战同步大规模海上搜救演习举行;部救捞局与香港飞行服务队签订合作意向书;上海航运吞吐量全球居首;交通运输部要求提高机场码头车站集疏运能力……  相似文献   

9.
崔燕 《中国船检》2011,(12):76-78
海上救助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代表着一个国家在全球海事界的地位。中国救捞是我国唯一一支国家专业海上救助队伍,作为国家应急反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我国海域人命救助、船舶和财产救助、海上应急抢险打捞、海上消防、溢油污染清除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使命,代表我国政府履行海上搜寻救助公约和双边海运协定等赋予的国际义务。一次次大风浪中的救助,一次次应急抢险打捞,中国救捞人用他们的忠诚、热血和专业能力化险为夷,保障了海上人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在救捞体制改革完成后,交通部海上专业救助力量实行了动态待命值班制度,建立厂海空立体救助体系,提高了海上人命救助效率,并且已经从海上逐渐延伸到内水。海上专业队伍抢险打捞成绩斐然。国家专业海上救助、打捞队伍已经成为国家应急反应机制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航运市场和海洋经济必将进一步繁荣。但随着海上船舶的大型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