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利用电阻层析成像技术进行了空隙率的静态测试,并将测试数据、COMSOL计算数据与MATLAB编程数据进行了比较.在验证了所编MATLAB程序的正确性后,将其应用于气液两相流空隙率测试.为了避免电阻层析成像技术在气液两相流空隙率测试中图像处理的难题,文中针对三种典型的气液两相流流型,建立了各自流型下的空隙率与截面平均电导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具体试验时,可将试验测试数据导入所编MATLAB程序中,得到截面平均电导率,并将此值代入对应流型下的空隙率与截面平均电导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中,进而得到空隙率值.该文提出的方法能够解决气液两相流空隙率测试的难点,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吴利民  陈劲草 《舰船科学技术》2007,29(A01):69-70,94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导弹在舰载导弹垂直发射装置中排导系统内的燃气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认为导弹垂直起飞过程中高速燃气射流可将外部冷空气引射入排导系统内。通过对排导系统内燃气射流的引射机理进行研究,对于利用燃气射流的引射功能降低排导系统内的温度,改善导弹发射的热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LS-DYNA软件,建立淹没水射流破碎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的拉格朗日-欧拉流固耦合模型,分析射流速度、喷嘴直径和喷嘴间距等对组合射流破碎结果的影响。基于自主研制的水合物替代试样以及相关试验装置,进行淹没水射流破碎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的试验,通过三维扫描仪得到破碎坑形貌,测量了破碎坑尺寸。研究发现:增加射流速度可有效提高射流破碎效率,喷嘴直径对射流破碎坑直径影响明显。对比喷嘴直径为3 mm和4 mm以及4 mm和5 mm射流形成的破碎坑宽度,分别增大了111.66%和123.63%;当射流速度与喷嘴直径一定,喷嘴间距在17~51 mm之间增加时,破碎坑体积先增大后减小,且存在一个最优间距;减小喷嘴直径会增加节流压耗,直径过小还会导致设备精度和寿命降低;射流采掘工具未旋转时产生的射流破碎坑会降低破碎效率和破碎坑壁面的稳定性。这项研究为组合喷嘴射流破碎水合物沉积物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建平 《机电设备》1995,(6):1-8,12
射流传热在燃气轮机叶片和燃烧室墙冷却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只有一个方向流出的多孔射流冷却的流体动力学和传热是非常复杂的,以前很少有人对其进行过数值分析。在本文中,借肋于FLU-ENTCFD码对十排的多孔碰撞射流的流体动力学进行了数值分析,对射流孔直径之比X/D及射流板和目标板的间距与射流孔直径之比Z/D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预测表明:主流、射流碰撞和射流量不均匀分布是影响射充冷却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与以前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电阻层析成像技术对管道内的气液两相流进行空隙率研究,并利用多物理场耦合软件COMSOL计算出了截面上单元的灵敏度系数,进而可得到空隙率值。文中还对气液两相流三种典型流型下的测量电压值分布形式进行了模拟,从而可以根据测量电压值的波动情况进行初步的流型辨识。该文提出的方法能够获得气液两相流的空隙率,对两相流体力学的研究以及工程应用都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假定气-液两相流均匀混合,且微气泡在水流中存在滑移,运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中的混合多相流模型对平板微气泡减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微气泡流的减阻机理及喷气速度与主流速度之比、微气泡大小、空隙率分布等对水中运动平板减阻效果的影响规律,并指出微气泡减阻率为喷气速度与主流速度之比的非线性对数函数,且存在相对饱和喷气速度,同时建立了一个平板微气泡减阻率大小的预报模型,并从理论上对减阻效果进行了预报。  相似文献   

7.
以双曲型缓坡方程为基础,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短波模型L-WAVE。该模型适合于任意水深,可以模拟波浪的折射,绕射和反射等各种变形,并且可以考虑航道的影响。与Boussinesq模型相比,计算速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王金娥  杨文山 《船舶工程》2014,36(S1):40-43
建立了简化的气泡射流模型,研究射流冲击对船体板产生的毁伤效应,得出了射流速度、射流位置以及射流形状对结构毁伤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射流冲击速度对结构的破坏具有决定性作用,射流形状对毁伤效果亦有较大影响,射流冲击位置对结构的破坏影响不大,以上结论为舰船的防爆抗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前驻点带有射流的圆柱绕流问题进行研究,采用有限元求解器进行二维数值模拟。在圆柱前驻点布置单缝式射流口,沿来流反方向,向前射流以影响圆柱的绕流流场。通过比较有无射流时圆柱涡旋脱落的不同效果,研究射流对圆柱绕流的影响机理。改变射流速度的大小,比较不同射流速度下,圆柱受力以及涡旋脱落的变化。结果显示,在一定的射流速度范围内,向前射流可以有效控制圆柱的涡旋脱落,并减小圆柱受力。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高压水射流参数对水射流清洗效率的影响,选用Mixture两相流模型借助fluent软件对不同压力和靶距下水射流压力场与速度场进行计算,对水射流参数与清洗效率的对应关系进行仿真分析,并使用与仿真相同射流参数开展清洗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射流动压与半径随压力、靶距变化明显,射流动压随靶距增加而减小;射流清洗半径随靶距增大而增大、随压力增大而减小且趋于一定值;清洗效率最高的射流参数:靶距70 mm时,最优清洗压力为60 MPa;入口压力为20 MPa时,水射流最优靶距应在30 mm。通过实验观察到不同靶距下清洗半径变化趋势与仿真结果高度吻合。  相似文献   

11.
针对耙吸挖泥船耙头高压冲水喷嘴流场,采用CFD技术进行喷嘴淹没射流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不同喷嘴直径、不同出口射流速度、不同靶距及不同射流喷射角度条件下的射流压力.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泥面所受到的压力随射流速度的提高而增大、随喷嘴直径增大而略微增加、随靶距增大而减小.喷射角度为90°、60°和45°时,同等射流速度下喷射...  相似文献   

12.
模拟波浪在斜坡上爬落的K—ε紊流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深平均的K-ε紊流模型模拟波浪在斜坡上的爬落、离散格式选有Lax-wendroff格式,直观的予测-修正-光滑过程用于处理移动边界问题。对崩波、破碎立波,激波的计算,表明模拟所得的紊动粘性系数分布,定性上反映了客观规律,对爬高,落深值的计算取得了与实验吻合的结果,在对波浪爬落速度分析时,发现了一些不同于以往实验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射流-离心泵装置在超吸程大变幅泵站中的应用,同时就装置的优化设计、联合工况点的求解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对单喷咀的射流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实验测试,得出其流场规律,然后采用叠加方法对多喷咀组合射流(即水流加速器)进行了计算与优化研究,并将计算结果与实型设计结果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5.
丁坝是航道整治常用的整治建筑物之一,实际工程中多采用散抛石丁坝,此类丁坝具有一定透水性,不同的空隙率对改善透水丁坝附近水位具有不同的效果。基于计算流体力学FLOW-3D 软件,研究空隙率对透水丁坝坝身段、坝头前端以及主流带区各个位置水位变化影响。结果表明:在丁坝坝身段、坝头前端以及主流带区水位与空隙率变化关系基本一致,丁坝上游段,当空隙率小于15.4%时,水位随空隙率增大先降低后升高,当空隙率大于15.4%时,水位减小至某一值后趋于稳定;坝体轴线处,水位随着空隙率增大呈现上下波动;各透水丁坝坝后水位均高于实体丁坝,但坝后水位与空隙率并非呈正相关变化。  相似文献   

16.
耙吸挖泥船高压冲水淹没射流演化过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型试验方法,在风浪流水槽中研究耙吸挖泥船高压冲水淹没射流演化过程。采用超高速相机对静止和移动状态下的高压冲水淹没射流的流动形态进行研究,不仅可提供高压冲水在淹没状态时射流和扩散状态,还可为耙吸挖泥船耙齿设计改进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当高压水射流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射流形态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藕"形分布状态;试验工况下,在较小射流压力时,移动速度对高压淹没水射流较远处流态影响显著;在较大的射流压力时,移动速度的影响并不明显。因此,提高高压冲水压力可有效解决低压冲水时的拖尾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垂直淹没射流中各因素对泥沙冲刷效果的影响规律,利用自行设计搭建的射流冲刷试验系统,基于“半模型”理论进行试验,通过摄像机和图像处理软件得到随冲刷参数EC变化的冲坑形态,以及射流速度、靶距、喷嘴直径对冲坑尺寸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冲坑深度随冲刷时间的增加先迅速增大、后缓慢增大直至稳定状态,在此过程中,冲坑形状保持几何相似性;冲坑尺寸随射流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动态冲坑深度明显大于静态冲坑深度。此外,通过试验得出了使冲坑深度达到最大值的最佳射流靶距。研究结果可为射流清淤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射流管式电液伺服阀的基本失效分析出发,运用故障树分析理论,建立了以其不能正常工作为顶事件的故障树,并收集了各个底事件的失效分布函数。运用了蒙特卡罗方法与故障树分析相结合进行可靠性数字仿真,并以MATLAB为平台,编制了伺服阀的故障树仿真分析程序,得出了射流管式电液伺服阀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和在不同工作时间要求下的可靠度,为射流管式电液伺服阀可靠性定量分析、评估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9.
射流冷却是一种新的冷却方法,本研究对车削加工中射流冷却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实验表明:该冷却方法具有有较好的冷却效果和绿色功能。在传统加工业和自动化生产的绿色制造中具有广阔的工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材料切磨削过程中的强化冷却散热,对提高工件的切磨削效率和保证被切磨削工件的表面质量等都具有积极作用.文中以定压、定量风和不同含量水相组合时射流冷却被加热的钛合金(Ti6ABV)试件的实验为基础,探讨了定压力、定量风和微量水相综合雾化射流冷却钛合金试件时的换热性能和规律.实验表明,存在使雾化冷却最佳的微量水剂量的最佳值域,且只有其材料相应温度冷却效果充分发挥时,雾化冷却方法才能优于相应的水射流和气体射流冷却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