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船检》2010,(10):I0022-I0023
为贯彻执行《国内航行船舶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自动识别系统设备管理规定》.海事局发布了“关于印发船舶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自动识别系统设备产品及安装检验指南的通知”(海船检[2010]322号)。现转发给CCS各相关单位,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2.
正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设备是海事管理机构跟踪掌握船舶动态最主要的手段。由于种种原因,国内船载AIS设备的使用现状乱象丛生,亟待改善。船舶进出港签证取消之后,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设备成为海事管理机构跟踪掌握船舶动态最主要的手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船载AIS设备的使用现状乱象丛生。为此,杨浦海事局于2017年3月起开展了一次国内航行  相似文献   

3.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最初是由舰船、飞机的敌我侦察系统发展而来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不论在军事领域还是民用领域都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包括船舶定位和导航、船舶通信、渔业生产管理等。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主要由海岸基站、VHF通信器和船载基站等组成,目前,在船舶的障碍避让、船岸通信、海上交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本文针对传统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将机器视觉跟踪技术应用于船舶的识别和侦察过程中,并对该系统的噪声过滤等问题进行研究,大幅提高了AIS系统的船舶识别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寻求更加便捷、更加符合内河水运发展的监控方式,指出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在内河航道小型船舶应用受限,无法很好地实现船舶监控的问题,提出基于双模(GPS/BDS)定位和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内河船舶身份识别系统(R-AIS),并分析其为海事监管部门、船主、船闸调度中心等3类服务对象分别实现船舶位置定位、周边船舶身份自动识别和协助船舶便捷过闸功能,发挥船载终端的功能、实现岸基终端信息交互、优化船载终端供电系统。R-AIS可为船舶监管提供有效的监控手段,提高船舶的过闸效率,促进内河水运事业健康、安全、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船检》2005,(11):55-55
为加强沿海航行船舶安全管理.提高船舶安全航行的技术条件.改善沿海通航秩序.经研究.决定部分沿海航行船舶安装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国船检》2007,(7):76-76
中国船级社2007年6月26日下发“关于国内海上航行船舶安装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检验等有关要求的通知”的通函,全文如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第四篇第五章2.1.4款及3.1.1款规  相似文献   

7.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是工作在VHF海上频段的岸基和船载广播式自动识别应答器系统,是集现代通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于一体的新型助航系统和海上安全信息系统.其系统的特性和功能使它成为增强船舶航行安全和提高船舶交通管理效率的新型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事》2005,(4):32-32
为加强沿海航行船舶的安全管理,提高船舶安全航行的技术条件,改善沿海通航秩序,交通部海事局决定对部分沿海航行的船舶安装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  相似文献   

9.
章剑 《上海造船》2006,(2):30-32,43
IMO海安会以MSC.99(73)号决议通过的SOLAS74公约修正案,规定了船舶安装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的时间表,并于2002年7月1日生效;我国海事局2005年10月20日规定部分沿海航行船舶,必须于2006年4月30日前配备AIS。本文简要介绍了AIS设备的构成,并详尽分析了AIS装船和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10.
船载AIS用于向其他船舶、陆地船舶交通管理控制站(VTS)或授权单位提供来自船舶的信息,以便对船舶进行识别和跟踪. 根据SOLAS公约配备要求:所有300总吨及以上的国际航行船舶和500总吨以上的非国际航行船舶以及不论尺度大小的客船,应按下列要求配备一台全球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介绍电子海图(ECD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在航海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浅谈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简称AIS),是一种除了能进行海上监视外,还能实现船舶识别、通信、状态报告和导航等多项功能的船舶无线电设备,属于船舶交管系统的一种。  相似文献   

13.
<正>1、请问广东海事局黄斯深副局长,针对新能源船舶,海事局有哪些政策来推动电动船产业的发展和应用呢?答:部海事局针对新能源船舶的发展也做了相应规定。去年,部海事局出台了《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对交流低压岸电系统船载装置、交流高压岸电系统船载装置等船载电器设备都做了技术规格的确定,为推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起到了规范作用。同年出台的《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  相似文献   

14.
充分地掌握船舶航行海域的水情,对于船舶避免事故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物联网技术在船载水情测报系统中的应用。本文分析了水情测报的系统组成、功能以及通信方式;研究了船载水情测报系统的数据采集以及传输技术,并给出了船载水情测报系统的整体架构;讨论了物联网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在水情测报系统中的整体架构。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船载水情测报系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世界海运》2005,28(6):32
交通部海事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船检机构、海事部门、航运企业及中国船级社进一步加强沿海航行船舶安全管理,部分沿海航行船舶必须于2006年4月30日之前配备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  相似文献   

16.
船载电子信息网络是连接各种船载设备、控制中心、传感器等的信息传输与交互网络,其负责船舶各个部分和各种设备之间的正常交互和协调运作,对船舶的安全航行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当整艘船舶的神经中枢。因此,船载电子信息网络的性能表现,将直接关系到船舶各个部分的系统运作水平,以及船舶控制的灵敏程度。本文针对船载电子信息网络进行研究,并对该网络进行模型分析,验证该网络的需求和性能指标,并通过仿真研究船载电子信息网络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为今后船载电子信息网络的构建和发展,提供有益的数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无人船研究中的船舶辨识速度和精度,弥补海上船舶目标检测中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和雷达图像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船舶目标检测模型。设计多策略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船舶图像数据进行训练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基于区域提名和基于回归方法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结果相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船舶检测准确率高于另外2种模型。  相似文献   

18.
设计一种船舶尾气污染物排放监控系统。通过该系统实时采集船舶尾气中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含量,并将其转化为模拟数值信号,其中:一路传送至船舶航行记录仪(Voyage Data Recorder, VDR)保存,供后续取证使用;另一路传送至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由海事主管机关实时接收相关信息,判断船舶是否存在污染物排放问题,便于其确切掌握船舶尾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提升监管效能。  相似文献   

19.
船舶远程识别与跟踪(LRIT)进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船舶远程识别与跟踪(LRIT)概述船舶远程识别与跟踪(Long-Range Identificationand Tracking of Ships,简称LRIT)通过从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提取船舶识别码、船位和时间等数据,并利用全球海上遇险和搜救系统(GMDSS)的Inmarsat-C或高频设备(HF)以固定的时间间隔发送LRIT数据,经计算机对数据处理,实现船舶的远程识别与跟踪。LRIT由船  相似文献   

20.
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是一种利用海上VHF频段的船载航行信息交换设备,它不仅能自动发出本船的相关信息,而且还可以接收周围船舶或岸台所发出的信息。简要介绍AIS的作用与组成;然后,以ARM微处理器S3 C44B0X和μC/OS-Ⅱ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为基础,完成了分布式船载AIS监视平台的设计与开发,并利用Visual C++、结合MapX控件,实现了船载端上位机的GIS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