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地质灾害国内外研究现状浅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阐述了地质灾害的概念,回顾了地质灾害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对于地质灾害的研究经历了从对灾害机理的分析到灾害评估再到"3S"技术的广泛运用这样一个过程,研究的趋势是定量化,数字化,可视化.相对而言,国内的地质灾害研究起步较晚,从对地震灾害的研究到引入定量方法和非线形理论并逐步建立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和监测预警系统.文章还指出我国地质灾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地质灾害调查识别技术尚需完善,地质灾害理论与方法不够能力较弱,缺乏灾害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等.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天津滨海新区近年来由于特殊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原因造成的多种气象灾害进行分析,为新区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预报,从而强化服务职能,提高气象预警和应急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3.
对现行"船长气象传真图分析评估"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结合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对管理级驾驶员气象学方面的具体要求和针对当代船长所应掌握的气象知识和技能的问卷调研结果,分析现行"船长气象传真图分析评估"与目前实际工作应用上的差距,提出"船长气象传真图分析评估"新方案。  相似文献   

4.
结合我国现有气象传真播发电路的覆盖情况及北极东北航道的覆盖需求,提出了海上无线电气象传真播发系统的总体布局方案,并用VOACAP对该方案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新疆西北部增设气象传真播发电路,可有效加强对北极东北航道的覆盖,有效提高我国航海保障的服务水平,降低极端气象灾害所带来的水上安全事故风险,增强国际履约能力,提升海事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5.
"航海学"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航海类高职院校"航海学"教学与评估现状,提出为解决高职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应以学生为主导,对"航海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6.
在建筑式仿真系统中实装开展的船舶消防训练,其灾害模拟程度不高、训练效果不明显,因而很难更好地评估消防员的灾害处置能力并提供决策辅助。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舰船虚拟消防训练系统通过将环境、灾害、训练策略等模型化,较好地解决了灾害模拟逼真度、仿真训练实效性等问题,为火灾模拟、消防训练、决策和评估提供了可靠途径。本文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船舶消防训练中的应用,讨论了船舶虚拟消防训练系统的体系框架结构,并对系统的5个底层模型及其建立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合考虑了反映风暴潮灾害的自然特征和社会属性的四个指标作为评估指标,建立了基于模糊决策的风暴潮发生过程中城市灾害的快速评估模型,并以街道为最小评估单元,对厦门市进行了一次模拟风暴潮的灾害综合快速评估。由于模型考虑了少量具有代表性的因素,故能保证评估过程的快速性、评估结果的时效性,能为政府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做出救灾减灾的优先工作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海上气象灾害是影响船舶航行最危险的环境因素,如何通过船用气象传感网络采集的数据进行气象灾害预测及决策是现代海上决策系统研究的重点。随着计算科学的发展,数据挖掘在大数据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船用气象数据的噪声及边界模糊特性,本文选择基于二型模糊数据挖掘的船用气象数据决策模型,对气象数据采用密度因子进行分布调节,同时将多维气象数据进行降维处理,设计高效的海上气象灾害决策系统,最后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9.
论述实现海船船员"气象传真图分析"适任评估无纸化的必要性,介绍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开发研制的"气象传真图分析"评估系统的主要组成、基本功能和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从山东省青岛市有关部门获悉,9月下旬,青岛市气象局将在世郊沙子口的两艘渔船上建设首批船舶海上自动气象观测站,建成后将填补青岛市海洋气象探测的空白,进一步提升海上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拟建龙池服务区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探讨了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的方法。在汶川大地震后,根据场地灾害发育特点,以场地地质灾害种类和影响场地安全的灾害点的密集程度等指标作为定量评估的量化指标,并且充分考虑地震对场地的安全影响,再结合现状评估以及预测评估的结果对场地进行危险性综合分区,突出量化结合定性的评估特点,分区结果合理且较为切合实际,并且体现出"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评估原则,该方法对以后场地地质灾害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AHP的特种部队作战能力评估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建立特种部队作战能力评估模型面临的问题,并将"胜任力"引入特种部队作战能力评估模型.介绍胜任力、层次分析法等相关概念,使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人员的作战能力评估,以量化人员的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内河水运发展形势与趋势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内河航道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缺乏成效机理、成效评估指标等基础问题,首先明确了内河数字航道的概念及发展定位,指出了本阶段的成效目标,从技术进步、机制完善、体制发展、模式变革等方面剖析了内河数字航道的成效机理,概述了交通运输信息化成效评估的一般方法,从航道条件动态监控能力、航道数据资源组织能力、航道业务数字化应用能力、航道信息服务能力等4个方面构建了内河数字航道成效的评估指标,并以长江干线数字航道的建设与运行为例构建了成效评估实例,为内河航道信息化的深化和优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利于推动构建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内河水运体系。  相似文献   

14.
流域综合治理是多专业、多工程和多目标的有机统一,不仅涉及到水环境,还与水生态、水安全、水经济等领域息息相关,需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科技和行政等多种手段进行治理。本文以珠江流域为例,针对珠江流域目前存在的水环境问题,并结合我国流域治理的特点,提出珠江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保护的治理思路与方案,探讨珠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旨在通过改变"人与自然对立论"和"人类中心主义论"的观念,实现流域治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wrf中尺度数值模式通过三重嵌套降尺度、垂直网格加密等精细化处理手段和边界层、积云参数化方案的优选,为宁波-舟山港提供精细化风场预报。模式水平最高分辨率1km×1km,边界层湍流方案和积云方案分别采用YSU和Kain-Fritsch方案,并使用三维变分同化技术同化进了港区实况观测和地形资料。将wrf模式的预报结果同EC和Japan模式进行比较评估,结果表明:通过本地化释用技术改进后的wrf模式,预报平均绝对误差在2.14~4.98之间,较低风速的预报平均绝对误差小于较高风速;模式预报结果相比实况风速总体偏小;预报结果优于EC和Japan模式,具有良好的参考性。将订正后的预报产品应用于港口的气象保障中,联合海事、港务等部门建立了专门服务于港口的预报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了港口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警能力,为港口航海运输、生产作业以及管理调度提供了快速、精确、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电解水制氢技术在机动车上的应用研究与改进设计,详细介绍了系统组成、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参数、载车综合控制技术的研究设计和关键技术的解决、电解新技术的研究及新工艺的应用等.机动制氢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我国"神舟"号系列航天飞行试验和"嫦娥一号"绕月工程的气象保障业务,及时检测"发射、回收窗口"的信息,为航天飞行试验提供可靠的气象参数.  相似文献   

17.
《航海》2015,(4)
<正>本篇起稿正值重庆东方轮船公司所属"东方之星"客船受强对流或龙卷风灾害瞬间翻沉,心情比较沉痛。无论海轮和江轮气象一直是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自然因素之一。海洋气象信息对船舶的安全航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长江流域处于梅雨天气,经常出现多云、多雨、多雾、多雷暴等现象,在我国东海、黄海至日本南部海域的梅雨锋带上,能见度很低,还经常出现锋面气旋,使海面刮起大风,影响船舶安全航行。在没有预兆  相似文献   

18.
韩露 《水上消防》2023,(16):64-66
山洪预警指标的确定需考虑河道条件、流域下垫面条件等因素影响。研究中以多种分布函数拟合极端降水序列,以模糊综合评价法量化最小流域防灾对象的防灾能力,构建山洪预警指标估算模型,用于评估防灾对象的防灾能力。在构建模型的基础上,以新疆金沟河小流域源头村二组作为典型防灾对象,考虑多种土壤湿度条件和多个预警时段,确定各自的预警指标范围,并对比分析模型结果、时段特征雨量等信息,评估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基于该模型确定的山洪灾害预警指标范围科学可行,可将其应用于山洪灾害预警预报,为防控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海上防空作战是海上舰艇编队遂行一切作战任务的重要保障,其作战过程可以分为近海支援防空作战、战斗机拦截作战、区域防空作战和末端防空作战.根据对海上防空作战过程的分析,可以分解出所需的各项作战能力:近海支援防空作战能力、战斗机拦截作战能力、区域防空作战能力和末端防空作战能力,从而建立完整的海上防空作战能力结构.针对每项作战能力的特点,设计相应的评估指标,如搜索跟踪类能力指标、指控类能力指标、制导火控类能力指标、命中毁伤类能力指标和电子自卫类能力指标等.  相似文献   

20.
海上溢油应急能力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田  黄志 《中国航海》2011,34(4):98-103
针对目前我国海上溢油应急能力评估现状,借鉴国内外其他领域应急能力评估模式的先进经验,建立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的海上溢油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得出不同层次指标的权重,并结合某海区溢油应急能力现状评分,得到该海区海上溢油应急能力等级.研究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合理、实用,可为海上溢油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