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施工图出图之后,车间正式开工之前,尚有一项编制工艺路线(又称工艺分工)的工作需要进行。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因为施工图纸的内容并不完全与本车间职责范围相对应,例如专业性较强的船体结构的施工,其中艉柱、放水塞、人孔盖等结构附属件,除了专业船体车间承担外,尚需其它车间协作配合。至于轮机、舾装等施工图纸更是如此,例如轴、舵系图纸内容,涉及到铸、锻、船体、机加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船体结构制造中的船体装配可视化设计技术,更好地指导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对基于三维模型的装配可视化技术进行研究。系统分析船体装配可视化设计,包括按工序出图、图纸信息集成、三维可视化技术、可视化系统和最终现场全面数字化环境下的可视化设计等,为船体制造中其他舾装专业的现场可视化协同装配和安装图纸表达提供参考,为最终实现船舶现场全三维数字化制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江苏船舶》2016,(5):33-36
现代化造船模式主要依托于造船成组技术,使船体建造从钢板切割到分段搭载的工序流程化,将船体分段主要分为平直分段和曲面分段。为了加强船体建造的精度,提高造船的生产效率,分析了平直分段和曲面分段的特点,并结合不同分段的特点进行了分段精度控制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现代化造船模式下的分段精度控制工艺能大大加强分段的施工精度与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船装在生产设计项目开始前的策划工作,重点阐述了船厂问卷的编制、分段划分及板缝划分、船体工艺图纸绘制。对准备工作进行了梳理、总结,使得策划的流程更加科学、有序,为顺利开展项目提供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审图工作是生产准备的重要环节。本文详尽介绍船体建造用各种图纸、工艺文件的审核要点,以及审图前的必要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6.
邵天骏 《船艇》1992,(8):16-18
制订生产管理图表是船体建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适应按工序或流水线组织生产,必须对设计、工艺、计划、管理等进行充分酝酿,列出具体细则,以便充分反映在综合性的分段工作图及零件明细表上,使  相似文献   

7.
36000吨级散货船的技术设计是由沪东造船厂从日本大阪船厂引进的,并进行了技术设计的中国化工作。在大阪厂提供的船体生产设计参考图的基础上及其设计工程师的帮助下,结合我厂的生产特点和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中国化的船体生产设计。绘制了36000吨级散货船船体生产设计“工作图”。一、船体生产设计的概念和设计程序船体生产设计已成为新的施工设计体系而被确立。它是在船体结构设计的基础上,输入了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缩短船舶分段制造周期,提高分段产出能力,通过分析典型船体分段建造工艺流程,厘清工作任务的紧前紧后关系,找出影响整个分段制造周期的关键路径。在此基础上,通过采取分道建造小组立和增加中组立数量的措施,对关键路径上的装配任务进行工艺分解和流程优化,在总工时投入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使整个复杂分段制造工期缩短20%。通过设计图纸和数据的双重落地,将该分段组立流程优化结果应用于实船建造中,从而有效缩短分段制造工期,提升工艺设计和生产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现阶段船体分段制造过程的标准化水平,实现分段装配工序和工时的标准化,推动船体分段制造数字化发展,本文以船体分段作为分类成组的研究对象,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了模糊聚类分析模型,通过输入分段工艺生产数据信息,实现了对船体分段的定量化分类,验证结果表明,应用模糊聚类分析形成的分段族类符合实际工艺需求。  相似文献   

10.
在船舶生产设计中,使用Tribon系统自身功能剖取和修改船体剖面耗时较多且存在遗漏结构等问题,影响出图效率。针对上述问题,结合Tribon二次开发接口Vitesse与数据库技术,使用Python语言开发能够精确快速自动生成分段范围内所有平面剖面的辅助程序。通过分段测试,船体剖面生成程序能够有效提高船体生产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1.
船体分段拼板图设计是船舶建造生产设计中的重要内容,目前主要依靠人工绘制,效率较低。基于Tribon的GEN文件对分段拼板图自动设计方法展开了研究,通过提取拼板图设计必需的图形信息并进行自动区域划分和定义,确定各类型数据间的相互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各类标注尺寸的自动计算方法,实现分段拼板图的自动设计,不仅能够提高拼板图设计的准确性,而且能够提高拼板图的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船体工艺设计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船体分段的划分作了探讨。作者提出了分段划分的四个原别:(1)分段或总段扩大和起重运输设备的充分利用;(2)生产劳动负荷的均衡性;(3)充分满足工艺上的要求;(4)结构强度上的合理性。按照分段划分原则和各种船舶类型、尺度、结构布置以及船体线型等,对船体结构中各个部位,如甲扳,舷侧、底部、仓壁、艏、艉和上层建筑等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具体划分方法。最后,得出的结论是:(1)船体分段划分是贯彻建造方案的重要措施,它还直接影响到建造周期、成本和质量;(2)分段划分必须满足在船台上安装时焊接接头的良好工艺性,同时尽可能在分段的数量以及在船台上安装零件的数量上达到最少的程度;(3)工厂起重和运输设备的能力是分段划分的主要因素;(4)船体分段的划分存在着许多矛盾,必须全面地深入地分析,找出起着主导作用的矛盾,予以解决,其他矛盾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安排。  相似文献   

13.
陈倩清  陈艳 《船海工程》2011,40(4):92-94
为实现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实现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考虑"船体分段模型制作"课程的重要性和教学切合实际的需要,以某船厂在建3 500 t化学品船的分段图纸为例,将课程设计理念、工作任务及教学内容整合与优化;通过教学情境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设计并实践了基于工作过程、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课程改革贯穿船厂生产准备、编制工艺、编制生产计划、加工制作、组织生产、"三检制"检验、7S管理等系列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14.
贾晓丹  刘土光  金翔 《船舶工程》2011,(Z2):157-159,181
为了能够科学合理地评价大型复杂船体结构焊接工艺方案,以某船体分段为例,计算六种焊接工艺方案下分段焊接变形.建立一种评价体系,依次确定评价要素,评分方法,允许偏差值和权重值.最后,将六种方案下分段焊接变形计算值代入评分公式,进而对船体结构的焊接工艺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双斜切分段一直是船体建造精度控制的难点,其曲型外板曲度变化较大,胎架布置方式与船体坐标成一个空间上的夹角,给精度测量和数据分析造成了困难。通过分析其建造难点,提出了提高胎架制作精度的方法。结合软件操作,完善施工图纸信息,提出部件快速定位的方法。制作了简易测量工装,提出结构角度的测量方法。通过实际施工证明,以上方法的实施可以快速有效的提高双斜切分段的建造精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船体分道作业深入推进和管理精细化的需求,围绕分段作业分解、产品信息模型建模、船体零件编码、船体零件套料和分段装配图设计,研究和总结提出船体组立设计。按此设计模式开展船体生产设计,有助于推进船体分道作业。  相似文献   

17.
由于对精度控制大多只关注船体分段的主尺度精度,而忽视了船体分段的外表面精度。基于此,研究提出了一种采用全站仪对边测量法,以基准点为导向进行垂直扫描船体外表面的简易方法,并采用软件生成三维模型与设计模型对比,据此检验建造的船体分段外形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船体结构件反变形的研究,实现在生产设计阶段进行精度设计,确立船体结构件反变形的实施范围及标准,减少现场施工的精度误差,减少焊接变形造成的分段结构非正常修割,缩短分段制作、总组及搭载周期。制定船体结构件反变形加放方案及标准,达到提升装配效率的同时提高分段精度报验一次合格率,体现降本增效的理念,也为后续系列船的快速建造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9.
我厂新船体加工装配车间装配好的立体分段和平面分段,要运输到室内船台进行装配合拢时,首先需要将分段运上横移车,然后由横移车分送到各船台(图1),而它们之间有160米以上的运输距离。由于我厂船台区是采用轨道运输的,同时从船体加工装配车间沿伸出来的轨道与上横移车的轨道有一个90°角的交叉点,因此要求有一台能在交叉路轨处转90°的船体分段平板运输车。我厂根据这个特殊需要,设计研制了一台以柴油发动机为动力,能进行液压起升、转向的30吨全液压传动船体分段运  相似文献   

20.
四、火工矫正实例根据我厂传统作法,对于船体构件、分段,甚至整个船体的火工处理,多半是采用不用水的矫正工艺。现列举一些典型的火工矫正实例,对此一不用水的矫正工艺作一介绍如下。 1.底部分段的矫正我厂在建造第二十六艘8003型渔轮时,底部第三平面分段焊接后的变形情况如图14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