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导致转向沉重的主要因素 引起汽车转向沉重的因素很多,主要受两大总成件影响。一是受转向器结构型式、安装位置以及转向器本身的故障影响;二是受转向前桥(包括横、纵拉杆)结构、参数及润滑情况影响。对于带有助力转向的汽车,液压系统的故障也是导致汽车转向沉重的原因之一。 转向沉重部位的诊断方法 1.支起前桥,转动转向盘,若感到转向灵活,则故障在前桥与车轮等部件。因为支起前桥后,转动转向盘时车轮与路面的接触阻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某型汽车多连杆悬架横拉杆为模型进行载荷谱时域历程采集、静强度校核、疲劳仿真分析。在横拉杆上选择合适位置粘贴应变片,组全桥测量轴向应变。在拉压力试验机上标定出横拉杆轴向受力与测点应变之间的线性关系。根据可靠性试验规范采集一个完整循环的横拉杆载荷谱,为疲劳分析提供力信号输入。建立横拉杆有限元模型,对比实测应变与仿真输出对应点应变,修改验证模型,保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以实测载荷谱为输入对横拉杆进行疲劳仿真分析,验证横拉杆是否满足可靠性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某国产新型SUV的路面激励噪声,利用传递路径分析(TPA)法将试验与仿真相结合开展优化分析。建立传递路径分析模型,试验测量获得了沥青路面60 km/h工况下悬架系统车身安装点激励力,利用Hypermesh模拟计算确认此工况下对车内响应影响较大的路径为后悬架左、右横拉杆与车身安装点所在路径,在此路径上展开优化,降低左、右横拉杆衬套刚度并进行了实车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降低了车内噪声,满足目标值要求。  相似文献   

4.
汽车做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和快捷,汽车的安全问题是当前汽车研究的主要课题。而汽车前桥横拉杆做为安保类项目必须确保其质量稳定性。若发生断裂,可能造成汽车没有转向,使驾驶员无法控制,进而造成严重的事故。  相似文献   

5.
纵断面拟合设计在高速公路加铺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旧路高程测量和数据处理的基础上,以某高速公路加铺改造工程为依托,对原路面横坡进行控制,确定施工横坡,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旧路纵断面进行拟合,避免了大量路段加铺厚度过薄或过厚造成道路承载能力不足或工程浪费问题.  相似文献   

6.
崔鹏  李宇峙  张莉  孙立军 《公路》2005,(6):96-100
通过足尺试验对UTW试验路进行了结构性能试验和评价。通过分析试验路弯沉变化及动态模量,对路面整体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通过裂缝观察及结构性能评价对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试验结果及评价结果来看,不同方面的评价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各方案结构性能从好到差的排序依次为:方案三>方案四>方案五。评价结果也揭示出,基础强度和恰当的结构组合对路面的使用性能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因某型轻型载货汽车前桥转向横拉杆连续出现断裂现象,需要分析其断裂模式和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法。通过建立零件三维模型,导入ansys中进行仿真,并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计算与仿真结果与文中假设的失效模式一致。最终得出应力集中是导致该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文中的提出的改进方法进行实施后,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8.
参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新规范,结合国道325线广东恩平东段一级公路圣堂镇试验路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进行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加铺层的结构设计方案与端部处理方案,供试验路实体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总结贵阳市已建道路的使用情况的基础上 ,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纵缝成因、纵缝宽度、拉杆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还对未设置拉杆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情况作了调查 ,认为不设拉杆也无明显的使用缺陷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南方某高速公路早期车辙病害调查和试验分析,发现沥青路面早期车辙与路面材料抗车辙能力差和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有关,路面车辙仍继续发展,并逐渐向沥青中下面层发展。结合路面车辙产生原因及其特点,铺筑了4个处治方案试验路,并对其使用效果进行了观测。根据观测结果,对路面处治方案使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后续全线车辙处治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转向前轴轮毂轴承游隙的分类,游隙大小对轴承的影响,探讨了轴承游隙的调整与检测方法,区分了货车与客车前轴轴承游隙。  相似文献   

12.
孙吉宝  温述波 《客车技术》2012,(5):34-35,38
分析了气压盘式制动器在城市客车上应用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重点论述了5.5T盘式制动器前桥的开发,并对盘式制动器前桥与鼓式制动器前桥的制动力矩进行对比计算。  相似文献   

13.
以某轻型汽车后桥壳为例,运用工程疲劳寿命估算与道路模型疲劳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该后桥壳基于海南汽车试验场可靠性试验的道路行驶载荷条件下所得到的疲劳寿命概率分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大量试验和统计,得出了在良好、较差柏油路面条件下,载货汽车前轴垂直动态载荷幅值、均值、最大值随行驶车速和前轴静态轴荷的变化规律。前轴垂直动态载荷最大值主要受前轴静态轴荷的影响,与前轴静态轴荷成线性关系,并且90%概率下与前轴静态轴荷的比例不超过1.4。  相似文献   

15.
张秀芝 《客车技术》2010,(2):38-39,42
密切结合国内BRT客车制造企业的实际状况,系统地论述了BRT客车前桥稳定杆衬套压装机的设计原理,对门式桥的分装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Automated vehicles require information on the current road condition, i.e. the tyre–road friction coefficient for trajectory planning, braking or steering interventions. In this work, we propose a framework to estimate the road friction coefficient with stability and robustness guarantee using total aligning torque in vehicle front axle during steering. We first adopt a novel strategy to estimate the front axle lateral force which performs better than the classical unknown input observer. Then, combined with an indirect measurement based on estimated total aligning torque and front axle lateral force, a non-linear adaptive observer is designed to estimate road friction coefficient with stability guarantee. To increase the robustness of the estimation result, criteria are proposed to decide when to update the estimated road conditions.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under various road conditions validate the proposed framework and demonstrate its advantage in stability by comparing it with the method utilising the wide-spread Extended Kalman Filter.  相似文献   

17.
李纪雄  罗朝辉 《汽车工程》2011,33(11):990-993
基于等效试车原理,推导了两试车场试车规范的等效公式,据此提出了汽车可靠性道路试验规范制定中的计算流程.综合考虑车辆部件在x、y、z方向的受力和车身的扭转,选取了基准车辆前轴的轴头载荷作为等效的计算载荷,开发了某汽车公司面向欧洲和北美市场自主品牌乘用车的道路试验规范,最后对道路试验规范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商用车双转向桥包含两个独立的转向梯形机构,它们之间的运动是通过中间杆系来传递的。在设计双转向桥转向系统时,为了避免转向桥轮胎异常磨损,需要两个转向桥的车轮转角协调变化。提出了一种对现有双转向桥中间杆系优化设计的方法,可协调车辆第一、第二转向桥的转角关系,避免了横向滑移导致的双前桥车轮转向时造成的轮胎异常磨损。  相似文献   

19.
针对齿轮齿条式转向系统建立了面向结构的转向系统模型,包括转向齿条动力学和转向横拉杆以及转向立柱的弹性特性、转向减振器阻尼力、转向干摩擦、液压助力特性等。所建模型具有完备的动力学自由度,能准确地反映路面激励对转向轮运动状态地影响。并将该模型嵌入到整车动力学模型中,对两种典型工况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仿真结果与道路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