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由于航道条件、港口资源等因素制约,平阳港口老港区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设平阳新港区势在必行近年来,以海洋经济为主体的蓝色经济,已成为引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特别是以服务临港工业为主的新港区开发快速推进,成为集聚临港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引擎。2013年年初,温州市委、市政府和平阳县委、县政府提出"港、产、城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设想,积极推动平阳港区向鳌江口外移,利用沿海滩涂资源优势建设深水产  相似文献   

2.
平阳港区作为温州南部地区的主要港区之一,以地方物资运输和服务临港工业为主。目前,平阳港区在土地开发和产业入驻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土地、岸线等资源利用仍然存在诸如岸线利用不合理、开发模式不可持续等制约未来发展的核心问题。为有效利用、合理开发有限的资源,摒弃港区当前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本文结合平阳港区现状,给出了两种较为合理的港口资源开发模式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同生 《中国港口》2002,(8):30-30,26
大丰港经济区管委会、市港务管理局根据大丰港几年来的建设实践结合外地的成功经验,确立港口今后发展的总体思路继续是:"以港兴区,以区促港,港区联动,跨越发展."在加快港口建设步伐的同时,以港口为依托,发展临港产业,以此为龙头,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推进"海上苏东"战略的实施,为新世纪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拉动地方经济腾飞.本文试就这一课题提出一点初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2011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在功能上,舟山群岛新区被定位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目前,舟山市海洋产业结构正在转型升级,临港工业面临优化布局,为实现外向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舟山市急需港口集装箱运输业务的支撑。2015年,舟山港域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0.2万TEU,取得历史性突破。在航线设置上,舟山港域主要有俄罗斯、西非和东非  相似文献   

5.
为加快台州市临港产业,尤其是外贸企业的发展,以适应台州港头门港区的建成投产的需要和更好地贯彻浙江海洋经济国家战略,通过分析台州市保税物流的发展现状,提出设立台州综合保税区的构想:完善现有保税仓库的功能,积极推进出口监管仓库的建设,立足长远,启动综合保税区的建设。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措施:政府牵头形成合力,规划先行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保税物流政策宣传。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保税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历史。这十多年来,保税区在吸引外资、扩大进出口、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参与国际贸易的深度和广度将大大加强。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发挥保税区的作用已成为一个新的课题。今年,国家海关总署提出对临港保税区进行“港、区联动”的试点,以整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和临近港区的区位优势,促进保税区和港区的共同发展。本文将就临港保税区实施“港、区联动”的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温州港乐清湾港区首个深水公共码头——乐清湾港区一期工程2015年正式开港运营。乐清湾港区是温州港发展潜力最大的核心港区之一。该港区规划区域面积60.8 km2,规划万吨级以上泊位33个,设计年吞吐能力8 200万t。港区将以散货起步,重点构建"水铁联运"物流基地,发展临港产业,逐步成为集大宗散货、集装箱、件杂货为一体的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大型综合性港区。乐清湾港区一期工程是乐清湾港区开发建设的第1个公共码头项目。该项目概算总投资21.86亿元,建设规模为新建2个5万吨级兼靠10万吨  相似文献   

8.
临港工业型港区与一般商港的不同之处在于港区的直接经济腹地是临港工业区,港区主要服务于临港工业区内部企业在建设和运营期间的原材料、产成品和其他货物的运输,其中部分码头泊位也提供对外商业中转运输服务.针对天津临港工业区内企业的发展需求,重点研究临港工业港区的货物种类、流量和流向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几年港区的到港船型和吞吐量...  相似文献   

9.
罗宁 《中国港口》2011,(8):10-12,18
<正>今年6月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这表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已上升为我国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探索海洋海岛综合开发保护新模式的重要国家战略。作为新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舟山国际物流岛建设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需要从更高的战略层面、更广的发展空间、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 温州、台州两市联合开发台州港大麦屿港区是一项事关温台经济乃至浙江经济发展大局的重大工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剧,温台地区要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开发台州港大麦屿港区已迫不及待。 一、“联合开发”的必要性 台州港大麦屿港区作为中国沿海中部自浙江宁波北仑至福  相似文献   

11.
正周口市作为河南省唯一通江达海的省辖市,近年来紧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提出了"发展临港经济,建设中原港城,打造中原经济区出海口"的发展战略,将临港经济高端产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建港口、兴物流、聚产业、强服务、优生态、造港城",目前已有一批临港产业入驻周口港区并相继投  相似文献   

12.
<正>一、台州大港口发展目标为适应《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实施"港航强省"和"主攻沿海"战略发展需要,台州港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产业化、现代化为目标,坚持港区功能差异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资源整合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促进产业集群化、港口规模化发展,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台州港现有六大港区,主要分布在乐清湾、台州湾和三门湾。今后台州港口将重点开发临海头门,海门大陈石化、黄礁、牛头颈作业区,加快发展大麦屿港区,逐步形成以台州湾为核心,大麦屿为重点区,健跳、温岭为远景发展港域的"一核一区  相似文献   

13.
<正>据不久前公布的《浙江省海洋港口"十三五"规划》,台州港临海头门港区作为浙东南沿海港口重点发展港区名列其中。台州港临海头门港区作为重点发展港区,将突出港产联动发展,加快建设金台铁路头门港支线,适时推进头门港区二期、头门港区进港航道一期建设,承接海门港区货运功能转移,推动临港产业向  相似文献   

14.
李世泰 《中国港口》2004,(10):25-25
<正>保证临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处理好以下六大关系: (一)港城区之间关系 港为城用,城以港兴,港促城活,城港共荣;依托城市优势,建设开发港口,进而利用港口优势增强城市活力,发展城市优势;港口发展和城市发展是互相协调、共同发展的关系,这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但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港城关系应当重新认识。即由"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应深化为"港城区一体化"。现在的港口已由过去的转运和装卸功能变成为重要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汇点。所谓港城区联动就是通过设立连接保税区和港区的国际物流园区,优化保税区与港口的物流监管,促进保税区和港口在地域、功能和运作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实现保税区与港口的功能联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或者在港口与城市之间通过建立临港工业园区,进一步密切城市与港口的关系,以港口优势整合现有的生产要素,以大项目为龙头,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港城共荣。  相似文献   

15.
天津港承担开发建设30km^2东疆港区、13km^2南疆东部港区及120km^2临港产业区3大港区,在未来5年,建设3区累计投资将达600亿元。  相似文献   

16.
<正>浙江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的深入实施和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即将获批,对舟山核心港区的开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舟山港口物流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作为长三角重要港口和大宗商品重要集散地的地位已经确立,也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打造以油品全产业链为特色、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自贸港区奠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临港产业在舟山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舟山临港产业具有港口依存度高和产业外向性弱的特征。发展中存在内部资源整合艰巨性、外部经济联系孤立性、自然资源短缺等限制性因素。根据舟山临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需要进一步加强港口物流体系建设、发展临港工业、完善舟山港基础设施、延伸临港产业链、建设战略性海洋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8.
《航海》2010,(6):18-18
11月1日,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临港集团)下属的上海临港保税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和德国邮政敦豪集团旗下的DHL全球货运(中国)有限公司在沪签署合作协议,为临港产业区和洋山保税港区内的企业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  相似文献   

19.
正天津临港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于2011年3月29日注册,同年5月18日正式集团化运营,其前身为2004年3月成立的天津临港工业港务有限公司,目前注册资金为26亿元人民币,为全资国有企业,股东为天津临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原天津临港工业区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集团负责天津临港·大沽口港区范围内岸线统一开发管理、船舶进出港调度管理:经营范围为大沽口港区的港口、航道、码头及相关陆域设施的建设、开发、经营、  相似文献   

20.
童孟达 《中国港口》2011,(6):6-9,26
<正>3月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披露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批复认为,建设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关系到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制定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