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下穿立交桥地铁隧道袖阀管加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袖阀管注浆工法由于具有更好地控制注浆范围与注浆压力、可进行重复注浆,且发生冒浆与串浆的可能性很小等特点,被公认为最可靠的注浆工法之一。以深圳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上民区间富水流砂段桩体注浆加固设计和施工为工程依托,运用有限差分法原理及相应程序FLAC3D,对袖阀管注浆加固技术的作用机理进行模拟分析,通过模拟分析得出,袖阀管设计以设计2排、袖阀管伸入隧道底部以下6m最好,为加固方案的优化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车站基坑开挖深度增大,更多的砂砾及卵石层在基坑底部出现,采用袖阀管注浆加固基底,阻止地下水从基坑底部涌入,保证基坑开挖安全,成为基坑开挖工程基底加固最常见的施工方法。文中结合长沙市轨道交通3号线山塘站土建工程袖阀管注浆加固施工,介绍快速完成基底水平截渗、实现加固地层良好均匀性和整体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隧道强透水砂砾地层袖阀管地表注浆加固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 《隧道建设》2014,34(10):975-980
针对马鞍梁隧道洞身砂砾层具有强渗透、弱胶结、水力联系发育的特点,基于袖阀管注浆加固技术,提出约束-发散型注浆模式并采用硫铝酸盐单液浆与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混合、周边孔与中心孔分次、分段落注浆的试验方案,开展袖阀管注浆加固工艺试验研究及应用。超前水平钻探孔及岩芯取样效果表明:以地层加固为主的后退式袖阀管分段地表垂直注浆加固,有效地提高了隧道洞身地层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均一性。  相似文献   

4.
张文强 《隧道建设》2006,26(5):70-73
 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袖阀管注浆技术的应用范围得到了进一步地拓展,结合某高速公路施工介绍了袖阀管注浆技术在路基加固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汕湛高速公路岩溶路基处治工程为依托,对膜袋袖阀管注浆法在岩溶路基处治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及注浆技术对比分析,确定采用膜袋袖阀管注浆与灌砂相结合的处治技术;指出膜袋袖阀管注浆的动态设计要点,设计注浆参数,并根据洞身高度确定水泥砂浆和小石子混凝土作为注浆材料;详细介绍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最终检测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有效填充岩溶路基,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何勇华 《路基工程》2021,(4):225-231
以西南岩溶地区某双线铁路隧道出口平导和正洞穿越富水深厚块石土地层为研究对象,采用设置迂回导坑、集水廊道、正洞局部超前预注浆加固、拱部大管棚、隧底袖阀管注浆、拱墙径向注浆等方法,成功通过了该不良地质体,隧道变形沉降得到了有效控制,保证了隧道施工工期和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长沙市万家丽路220 kV电力隧道盾构下穿长沙地铁3号线施工中,为确保盾构安全下穿既有地铁线路,提出袖阀管竖向注浆加固、袖阀管竖向+斜向注浆加固、袖阀管竖向+斜向注浆加固+四周帷幕注浆加固3种加固方案,并采用MIDAS GTS三维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注浆加固效果。结果表明,优化后注浆方案可保证盾构安全下穿长沙地铁3号线。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致密干燥细砂、人工素填土、动水条件下全风化花岗岩等不同地层的物理力学特性及工程加固目的,提出注浆加固方案和施工技术并组织实施,达到了预期效果。总结得到:致密细砂地层通过新型钢花管注浆工艺结合水玻璃氯化钙复合注浆液,可得到较好的扩散半径和加固强度;人工素填土地层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可通过周边花管帷幕注浆结合基底开孔式布袋注浆桩,达到可靠的加固效果;动水条件下,全风化花岗岩地层采用袖阀管单管交替注入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可达到理想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深圳地铁10号线福田口岸站—福民站区间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深圳某住宅小区老旧砖混民居建筑为依托,根据实际施工方案对盾构隧道下穿建筑物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研究设计袖阀管注浆预加固方案下隧道下穿施工对砖混建筑结构受力的影响。通过计算分析表明:盾构隧道正穿对建筑物的影响明显大于侧穿方式;下穿施工对脆性材料结构影响大于对延性材料的影响;采用袖阀管注浆加固方案,可有效控制建筑物拉应力发展,保证受力安全。  相似文献   

10.
袖阀管注浆工艺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袖阀管注浆技术的应用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结合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珠海段某桥头路段软基处理工程施工,介绍了袖阀管注浆技术在软基加固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公路》2017,(10)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地下结构物型式的工程越来越多。不良地质对地下工程项目的施工有很大影响,其中软弱地层处理和地下水治理已成为项目施工安全实施的关键。袖阀管注浆加固技术对地下富水软弱地基的加固十分有效。通过在青岛地铁13号线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富水圆砾卵石层袖阀管注浆加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国宏 《隧道建设》2014,34(12):1183-1190
南宁地铁1号线火车站站地质比较复杂,圆砾和卵石层富水、强透水,地下水位距地表6 m左右。为了确保地连墙施工过程中建筑物的安全,采用袖阀管注浆对地层进行加固。通过注浆试验对单液浆、双液浆及复合型浆液进行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证明采用复合型浆液取得了很好的注浆加固效果,可形成较好的胶结体。在地连墙施工过程中,建筑物最大累计沉降量未超过3 mm,确保了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徐骞  李立 《隧道建设》2013,33(12):1048-1053
为解决北京地铁8号线鼓楼大街站-中国美术馆站区间盾构长距离穿越古建民房群沉降控制及沉降监测难题,通过工程类比及理论计算,确定区间中心线两侧15 m为强烈影响区,并对该范围内房屋进行分段、分类监测。针对区间下穿、旁穿及叠落下穿民房群的不同穿越形式,采取洞内径向注浆、地表袖阀管注浆及洞内注浆结合地表袖阀管注浆等加固措施,在富水卵石层中通过进行渣土改良及同步注浆结合洞内径向注浆方式,有效地控制了地表建筑群的沉降,确保了穿越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合肥地铁1号线试验段终点—云谷路站浅埋暗挖区间穿越膨胀土地层,因膨胀土的胀缩性、裂隙性等不良工程特性会对施工造成一定影响,选取合适的预加固措施能有效降低其影响。小跨度膨胀土隧道常采用的预加固措施有超前锚杆、超前小导管注浆、管棚等,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超前小导管注浆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并建议合肥地区浅埋暗挖隧道施工不进行小导管注浆。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下工程正在修建和筹建。在地下工程施工中,软弱地层的治理已成为工程安全、顺利施工的关键。该文结合宜万铁路石院子隧道滑坡段综合治理工程实践,介绍了袖阀管注浆技术在滑坡塌方地段围岩加固的应用情况,为今后类似工程的病害处理积累了宝贵的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16.
水泥净浆注浆技术在桥梁桩基础不良地质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乐高速公路武江大桥桩基础覆盖层、溶洞及岩溶洼地不良地质注浆加固为例,介绍袖阀管注浆法、静压注浆法在卵石覆盖层、基岩溶洞不良地质中进行加固处治的工程实践,并取得了预期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4 000 m以上寒区长大公路隧道在浅埋富水区注浆堵水工艺的研究国内还尚未见相关报导。针对珠角拉山隧道出口段强-全风化泥质砂岩地层具有强渗透性、弱胶结性和地下水发育的特点,基于袖阀管深孔注浆堵水技术,采用"先约束后发散"型注浆模式,应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和硫铝酸盐单液浆2种浆液相互配合、周边约束孔和内部挤密孔分批次、分阶段试验注浆方案,对洞口段底层地下水封堵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地层堵水加固为主的分段式袖阀管深孔注浆可有效封堵隧道洞身范围内地层的地下水通道,控制隧道掌子面渗漏水,提高围岩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公路》2020,(1)
以北京地铁19号线某盾构区间下穿京开高速立交桥桩为背景,使用FLAC 3D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模拟分析在未采取加固措施时,桥桩最大累计沉降量达4.63mm,超出控制值。因此提出"袖阀管地面注浆"与"洞内径向注浆"相结合的加固技术,采取地层加固措施后,桥桩最大累计沉降量为2.68mm,较未加固情况下减少约42%,满足设计要求。并确定了盾构下穿段的主要掘进参数,最后将桥桩沉降及地面沉降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研究表明,采取地层注浆加固措施、精细化控制盾构主要掘进参数、优化渣土改良参数可有效控制桥桩和地面沉降;数值计算所得的桥桩最大累计沉降量及地面沉降量与监测结果较为吻合,可以为盾构施工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张永军 《隧道建设》2012,32(4):544-551
为解决在城市复杂环境下,区间暗挖隧道在砂卵石地层中穿越桥梁、道路、管线和废弃人防等建(构)筑物等施工难题,以北京地铁4号线工程西单—灵境胡同区间隧道暗挖施工为例,采用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价和应对的方法。施工中对天桥桩基进行托换,并对桩基周围土体进行注浆加固;对隧道初期支护施工中的格栅间距、超前小导管、格栅连接板等进行优化调整,并增设锁脚锚管;对侵入隧道内的废弃护坡桩及人防进行破除及局部加固处理等措施,使暗挖隧道安全、顺利穿越各种危险源。施工效果充分证明:在北京地区砂卵石地层条件下,做好暗挖施工风险的分析,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按照"先加固、后穿越"原则,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方针,对施工及设计方案进行动态管理、针对性优化,保证注浆加固效果,可以有效控制施工风险,确保暗挖施工安全、顺利地进行。  相似文献   

20.
曹振  杨锋  张宁 《隧道建设》2015,35(12):1264-1270
黄土地区地铁盾构施工安全防控技术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位于黄土地区的西安地铁盾构工程具有地表条件复杂、穿越文物和建(构)筑物多等特点。以西安地铁二号线安远门-北大街区间盾构隧道施工下穿护城河拱桥工程为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预测了盾构下穿护城河拱桥施工引起的拱桥变形,计算结果表明,在施工前必须对拱桥及下方地层进行加固,才能确保施工过程拱桥安全稳定。提出在拱桥区域内堆载沙袋、在拱桥基础背后进行袖阀管注浆的加固措施,现场实测表明,拱桥变形在允许范围之内,提出的施工安全防控技术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