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有多种液塑限试验方法分别在不同的规范中使用。各规范液塑限试验方法的不统一,给岩土勘察和工程设计带来很多不便。在提出液塑限试验方法优越性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利用已有资料,对各种液塑限试验方法的优越性进行了探讨。结合国内外现状,考虑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对新修订的《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提出了采用76 g锥入土深度17 mm的方法测量液限和入土深度2 mm的方法测量塑限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介绍进行土的液限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不用传统的查图法,改由计算机直接计算液限和塑限,简化了试验工作过程,提高了计算速度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液、塑限测定是室内土工常规试验项目,其试验参数是划分细粒土类别及评价其工程性质的重要指标。其中,液限的测定方法多样,且不同规范的测定标准略有差异研究选取60个上海地区0~30 m深度的淤泥质土、黏土、粉质黏土土样进行76g-10 mm和76g-17 mm液限试验,利用Excel建立两种液限试验相关性的一元二次回归模型,建立大致相当的统计关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膨胀土掺加不同比例的中粗砂,开展液塑限试验和击实试验,研究了中粗砂改良膨胀土的液限、塑限和塑性指数变化特性以及击实特性,探讨中粗砂作为膨胀土路基改良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着中粗砂掺量的增加,膨胀土的液限、塑限和塑性指数逐渐降低;最大干密度随着中粗砂掺量的增加呈一元三次函数关系增大,最优含水量则呈一元二次函数关系逐渐减小,最大干密度随最优含水量的增大呈一元二次函数关系减小。  相似文献   

5.
胡雪梅 《中外公路》2011,31(2):8-11
对新修订的JTG E4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中液、塑限联合测定法的试验标准、控制方法、结果应用进行了探讨,并针对试验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现行细粒土界限含水率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效率低下和试验流程难以自动化的难题,通过对现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原理的扩展应用进行讨论,得出无论是对烘干土还是天然土试样进行液、塑限联合测定,都可通过监测土膏调制过程中水的增量求得各级土膏含水率,而无需对各级土膏采用烘干法逐级测试含水率的结论,并给出了试样干、湿2 种状态下求解各级土膏含水率的计算方法;以此为基础,结合昆明轨道交通4 号线岩土勘察获取的大量细粒土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操作的计时观察结果,对现行试验方法系统功能进行优化分析,进而得出界限含水率试验的优化流程。该流程人工操作时长可减少75%,完成单组试样界限含水率测试所需时长􀰐t 可由16. 5 h 缩减为6. 5 h。根据优化试验流程和试验方法特征,提出液、塑限闭式联测法这一自动化实现方案,并对其试验应用条件进行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pH值条件下桂林改良红粘土的工程性质,通过控制不同溶液酸碱度、水泥、粉煤灰掺量、浸泡时间来进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自由膨胀率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桂林红粘土液、塑限受水泥掺量影响最大且呈正相关关系,掺灰红粘土液、塑限与粉煤灰掺量、pH值呈负相关关系,塑性指数与龄期总体呈负相关,自由膨胀率与溶液pH值大体呈正相关关系,与水泥掺量呈负相关关系,掺灰红粘土自由膨胀率总体上随浸泡时间呈递增趋势。主要原因是不同酸碱环境下掺入物与红粘土物理化学反应使颗粒之间连接、排列方式、空间结构改变,导致结合水膜厚度改变所致。  相似文献   

8.
液限和塑限是判定土的物理力学性的重要指标。鉴于这两个项目存在若干缺点,所以我们在修订“公路土工试验法”的过程中,同有关公路科研、设计部门和部分高等院校一起,着重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我们用碟式仪和不同重量锥式仪,对一千多个土样进行了系统的比较试验,提出了100克锥(锥角30°,入土深度20毫米)作为测定土样液限的沉落锥,以取代不合理的76克平衡锥。按联合测定法和搓条法对二百多个砂性土和一千多个粉性土、粘性土进行了对比试验,提出了100克锥联合测定的经验法和曲线法。大量试验结果(从低塑性土到高塑性土)表明,按以上方法求得的液限和塑限,与标准方法(液限以碟式仪为准,塑限以搓条法为准)比较,均基本相符,用 t 判别法检验,也是通过的,因而这些方法是可行的。针对按曲线法确定塑限的方法,又相应地提出了新的入土深度与稠度关系的诺谟图。在整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还提出了修正的公路土分类图表。本文仅对联合测定法作些一般性的介绍,而尽量省略有关的理论分析,以节约篇幅。  相似文献   

9.
一、序言近年来,我所试验站将多年来在本省境内已建成的数百座不同结构、不同桥型的大、中、小型永久性钢筋混凝土桥梁,上万公里的干线和支线的桥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试验资料,进行了较系统的整理分析,并从近千个土样中筛选了200多个较系统而又有数理统计价值的试验数值。这次重点整理了液限试验的方法。蝶式仪法(或称摇蝶法)、瓦氏76克锥液限试验法、手搓条塑限试验珐和液限塑限联合试验法的指标。从这些试验数据中,寻找出各个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在公路施工现场试验仪器配备不全的情况下,可由一项指标从我们推定的近33个关  相似文献   

10.
戴范  刘枫  黄希望  王强  娄平 《中外公路》2020,(1):240-242
以湛江大道一级公路建设项目为工程背景,针对高液限土不能直接用于路基填筑现状,开展高液限土改良试验研究。选取有代表性的高液限土,首先对原土进行室内试验,然后分别添加3%、5%、7%的水泥进行改良,测定其液塑限、CBR值、膨胀量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随水泥掺量的增大,高液限土的液限减小、塑限增大、CBR值增大、膨胀量减小;综合考虑试验结果、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推荐采用3%的水泥掺量改良方案。  相似文献   

11.
土的液限和塑限是公路工程、土建工程设计施工的重要技术参数之一。LP-100 76型光电式液塑限仪是广东省交通科学研究所遵照交通部公路局下达的任务,结合土工试验法,应用电子技术、光学技术研制的,用于液限和塑限的联合测定。它能代替国内现行的苏联76克瓦氏平衡锥测液限,并且能够代替国际上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公路与水电土工试验规程中所采用的作图法确定液塑限值而带来的诸多不便,本文采用数学解析法计算液塑限试验数据,并将其编制成QBASIC程序上机处理,由此确定出的液限、塑限值较传统方法方便、快捷、准确。同时对公路与水电土工试验规程中所采用的不同圆锥下沉深度计算出的液塑限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石灰改良路基土的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上海某新建道路工程浅层路基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掺灰量的石灰改良土进行击实试验、界限含水率和三轴剪切试验,研究掺灰量对其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和液塑限的影响规律,以及掺灰量和围压对石灰改良土抗剪强度指标有效粘聚力c′和有效内摩擦角φ′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掺灰量的增加,石灰改良土最大干密度减小,最优含水率增加;掺灰量对石灰土的界限含水率指标影响较大,尤其是对液限的影响最为明显,对于塑限,9 %左右的掺灰量对其影响最大;当掺灰量大于某个值时,石灰改良土强度随着围压和掺灰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掺灰量的增  相似文献   

14.
LP—100D型数字式土壤液塑限测定仪获交通部科技成果四等奖和优秀新产品奖。自产品投放市场以来,以其质量和性能取胜,深受广大用户喜爱。 LP—100D型数字式土壤液塑限测定仪,自动定时,自动测量,直接用数字显示测量数据。具有操作简单,性能稳定,读数直观、清晰等特点,是目前国内土壤液塑限仪中最先进、可靠的一种。已被列为交通部土工试验规程。现已畅销内蒙、青海、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近20个省市。在京、津、唐高速公路建设中,土壤液塑限测定用的就是这种仪器,在测试过程中还受到了现场外国专家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5.
叙述了界限含水率试验的基本原理,总结了直接直线拟合法、规范作图法、公式法的不足,建立了先用公式法确认塑限偏差2%,再用最小二乘法数据拟合求解液塑限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平行试验的锥沉量偏差大小的试验优化方法,并给出了控制偏差的大小。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人工冻融作用对地基土的工程性质的影响。物理性质试验结果表明:土经冻融后,土的比重、饱和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孔隙率、液限、塑限增大,而干密度、液性指数与塑性指数则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力学试验结果表明:土经冻融后其抗剪强度减小,压缩性增大,土体发生软化。  相似文献   

17.
煤矸石路用分级技术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分析公路工程对不同结构层道路材料的性能要求,对煤矸石材料开展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包括液塑限、CBR、压碎值和活性试验.根据煤矸石材料的特点,提出了煤矸石路用的分级指标,对煤矸石材料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外公路》2021,41(2):267-272
为探究含盐量及纳米SiO_2含量变化对硫酸盐渍土物理特性和盐胀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河西走廊粉质黏土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测试了不同硫酸钠和纳米SiO_2含量下盐渍土的液塑限、干密度、抗剪强度和渗透系数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单次降温试验测试了纳米SiO_2对盐渍土盐胀的抑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特定含水率下,随着硫酸钠含量的增大,硫酸盐渍土液塑限和干密度均有所增大,液限和塑限分别在3%和2%含盐量时达到最大增幅9.6%和13.6%,最大干密度在3%含盐量时最大,增幅为4.8%;抗剪强度及其强度参数先减小后增大并在含盐量为2%时达到最小值;渗透系数则随着含盐量的增大降低明显。硫酸盐渍土降温过程中,盐胀随含盐量增加而愈发明显,但掺入2%纳米SiO_2后,盐胀得到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19.
高液限红粘土的改良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叶琼瑶  陶海燕 《公路》2007,(1):148-151
通过对高液限红粘土掺加不同比例的砂砾、石灰、粉煤灰、二灰、水泥及“康耐”改良剂等进行液限、塑限、CBR等试验,研究红粘土的路用性能改良效果,认为本工程红粘土惰性较强,提出掺加30%的砂砾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沿线缺乏优质填料的情况下,为满足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要求,黄土需采取处治措施后才能用作路基填筑.该文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方案的处治黄土物性指标、击实特性以及强度与变形特性,确定了黄土填料最佳处治方案,并对其长期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处治后黄土的液限、塑限和塑性指数均增大,但液限提高程度相对塑限要大;处治后黄土的强度和变形满足规范要求;不同方法的处治效果依次为:水泥处治>水泥+石灰处治>石灰处治;在最优含水率附近施工能获得较高的早期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