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船用低噪声风机的设计思想及方法,应用振动模态试验技术,分析了的振动模态与噪声的相干关系,在机壳内粘贴模态阻尼板,改变了风机的模态,增加了阻尼,从而 风机的振动噪声。  相似文献   

2.
[目的]液压油站作为液压系统的动力源,是液压系统振动、噪声产生的根源。为进一步降低液压系统的振动、噪声水平,提出一种基于模态分析与振动传递函数分析的低噪声液压油站的设计方法。[方法]建立液压油站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求解出油站的模态,并利用模态叠加法对油站结构及液压泵的安装位置进行优化,得到油站的最佳结构形式和液压泵最佳安装位置。基于振动传递函数分析对液压油站箱体结构进行设计,优化泵组到油站机脚的振动传递路径,进一步降低液压泵组振动噪声对液压油站的影响。[结果]油站的振动噪声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显著降低了液压油站振动、噪声指标,其中液压油站振动加速度总级降低5.7 dB,空气噪声降低2 dB,[结论]为液压系统减振降噪提供了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船舶低噪声设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动力装置引起的机械噪声是影响船舶舒适度、船舶电子设备可靠性、船员工作环境的最主要噪声源,也是船舶水下辐射噪声的主要噪声源之一。随着船舶动力装置向高功率密度方向发展,船舶的噪声级越来越高,简单的振动噪声处理已难以满足其噪声和振动限值的要求。为了研究控制船舶机械噪声,提出了船舶低噪声设计方法,建立了全船振动噪声评估及控制方法的设计流程。并以某型船舶低噪声设计为例,通过实船测试,验证了船舶低噪声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可靠性和规范性。该方法可适用于各种低噪声船舶的设计中,如物探船、游船、火车渡船等。  相似文献   

4.
基于实船航行试验的舰船总振动阻尼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缺少来自于实船试验的总振动阻尼数据的现状,研究一种基于实船航行振动试验数据进行总振动阻尼研究的测点布置和识别计算方法。清晰表述了"模态共振响应"和"模态相邻振动响应"的概念;分析了"模态相邻振动响应"、"模态非共振响应"和"模态共振响应"三者的比例规律,按该规律指导制定了某船航行总振动测试工况,使用该船航行总振动测试数据获得了该船的弯曲总振动阻尼数据。  相似文献   

5.
控制阀在舰船管路系统中运行时受流体激励产生振动噪声,抑制阀门节流口空化及降低阀内流动脉动是低噪声控制阀设计的关键。该文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以某型分层迷宫式控制阀为对象,进行了低噪声的优化设计。优化设计方案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抑制空化、均匀流场并降低流动脉动措施,包括应用双层渐变开孔阀套、入流整流装置、阀芯吸振装置、出流导流装置等。优化设计方案的流动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优化设计方案有利于降低振动噪声源。通过对普通控制阀、分层迷宫式控制阀和新型低噪声控制阀台架试验对比结果表明,相同水力状态下新型低噪声控制阀水动力噪声、振动响应和空气噪声皆显著降低,优化设计方案得到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6.
在梁结构上敷设阻尼层和约束层,基于振动传递矩阵法,分析约束阻尼层梁结构的振动衰减特征。利用约束阻尼层的吸振机理,设计一种约束阻尼层振动试验夹具,并基于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求解并讨论约束阻尼层对试验夹具振动模态以及振动传递系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约束阻尼层可以有效地吸收试验夹具上多余的振动能量,尤其是夹具在固有频率处的振动成分,保证振动台输出的振动能量真实地传递到试验设备上,避免被试设备的过试验或欠试验现象。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高速铁路的振动和噪声,根据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建立了轮轨噪声的预测模型.将整个轨道系统划分为:钢轨垂向振动子系统和声空腔子系统;然后建立了子系统间功率流平衡方程;计算了阻尼损耗因子、模态密度和耦合阻尼损耗因子等统计能量参数.在以上理论分析基础上预测了轮轨噪声.结果表明:阻尼损耗因子和机车速度分别增加l倍,则声压级分...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大型电机端盖式滑动轴承,利用有限元法对其振动特性进行数值仿真分析。通过模态试验,对轴承的模态参数进行识别和提取,并验证了仿真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进而掌握了大型电机轴承的振动特性及建模方法,为大型电机的低噪声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某船舶的噪声振动控制为目的,探讨了船舶结构声学设计技术。针对某船舶机舱结构,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运用FEM/BEM方法,对比了不同设计参数下的船舶振动响应和水下辐射噪声声压级。通过调整机舱段结构参数,避免船体结构共振的发生,确定了低噪声设计方案。模型试验表明,振动传递特性的计算值与试验值有很好的一致性,所建立的船舶振动噪声预报模型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0.
在舰船水管路系统中,采用控制阀进行管路系统阻力匹配设计并实现低噪声配置。控制阀在水力激励下形成振动噪声并通过管路传递形成船外辐射噪声。为降低管路系统振动及船外辐射噪声,有必要进行低噪声控制阀的设计研制。该文提出了控制阀水力及声学设计方法,采用流体动力学数值方法进行了低噪声控制阀原理分析,验证了分流、多级和迷宫拐角式低噪声设计原理。基于低噪声设计原理设计了包含上层穿孔、中层多迷宫流道和下层少迷宫流道三部分重叠形成的阀套流通结构的分层迷宫式控制阀。阀内流场分析结果显示:阀套出流不均匀形成高速低压区域,易发生空化增大噪声;阀套腔体和阀套沿出流方向出口处形成大尺度漩涡结构,为主要噪声源区域。  相似文献   

11.
机械传动装置的振动噪声与许多因素有关,传统研究方法很难进行振动噪声优化设计。本文采用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开展考虑间隙与摩擦的机械传动装置的低噪声稳健性设计,基于正交试验设计与响应面法获得6个目标的响应曲面,结合NSGA-Ⅱ算法对响应面模型进行优化,极大提高了运算速度。最后得出了优化点并进行了结果验证。  相似文献   

12.
以某舰船模型为对象,利用双通道频谱分析仪,采用宽频带的快速正弦扫描激励方法,对上述船模进行模态试验分析,同时利用模态分析软件的参数识别功能,结合三维数据转换程序,识别出该船模的各阶固有频率,振型以及阻尼参数,并以图表、曲线等形式给出相应的结果。通过试验研究与振动特性分析,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运用模态试验确定该舰船模型的水下声辐射效率,从而对舰船的水下噪声预报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3.
在简要论述舰船低噪声机电设备的军事意义和作用、国外舰船低噪声机电设备技术水平及我国舰船低噪声机电设备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着重从研制专业队伍、技术积累、基础理论研究、试验设施、总体设计与设备研制关系、设备研制与振动噪声控制关系、舰船条件的特殊性、低噪声设备加工工艺控制、加工工艺与设备振动噪声之间关系等方面,探讨了我国舰船低噪声设备研制及技术的不足,并提出了我国低噪声机电设备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电动通风机组包含风机与风机拖动电机,是工业上重要的气体输运设备,其运行时噪声振动特性对于设备安全性与人员舒适度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针对电动通风机组的减振降噪要求,在设备的设计、材料、制造、安装调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改进,通过与标准的通风机组试验结果比对,寻找影响设备噪声振动的关键因素,得到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船舶约束阻尼板的不同敷设工艺方案,通过数值仿真计算及试验测试约束阻尼板的结构模态阻尼因子,分析螺栓及螺栓预紧力矩对结构模态阻尼因子的影响。仿真计算与试验结果发现,在约束阻尼层上增加螺栓后,各阶模态阻尼因子明显增加;当螺栓预紧力矩在一定范围时,绝大部分的各阶模态频率略有增加,但变化值较小,约束阻尼板上的螺栓不仅可以固定阻尼胶板还能明显增加阻尼板的减振降噪性能,但螺栓预紧力矩对阻尼板振动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为保证某型海洋科学考察船舱室噪声满足设计要求,分析该船主要噪声源,考虑噪声源及传播途径,综合应用吸声、隔声、消声、隔振、阻尼以及通风系统低噪声设计等控制技术,实船测试结果表明舱室噪声满足设计要求,该船舱室噪声控制技术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7.
从能量的角度定义声辐射阻尼为结构振动一周内系统以声波形式耗散的能量与结构振动总能量的比值,将辐射声功率分解到各声辐射模态下,基于模态声辐射阻尼定义,建立FEM/BEM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和相应的计算机程序,研究了振动板在轻/重流体介质中的声辐射模态、模态辐射效率、辐射阻尼和模态声辐射阻尼.研究结果表明轻/重流体中辐射模态基本相似,重流体中第一阶模态辐射效率远大于其他各阶模态辐射效率;低频时结构第一阶模态声辐射阻尼与总的声辐射阻尼接近,重流体中的第一阶模态声辐射阻尼在总的声辐射阻尼中占绝对优势,其他各阶模态辐射阻尼比重很小.  相似文献   

18.
船舶结构复合阻尼材料减振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自粘性复合阻尼减振胶板,在-30~60℃宽温域内,材料的平均损耗因子达到0.35。采用单点激励振动模态实验方法,研究了复合阻尼材料对船舶模型振动模态阻尼比的影响。采用动力设备运行模拟激励实验,研究了复合阻尼材料对船舶模型结构的阻尼减振效果。结果表明,粘贴复合阻尼材料后,船舶模型在500Hz范围内的模态阻尼比增加了6倍,船舶底舱结构的平均减振效果达到5dB,船舶甲板结构的平均减振效果达到6~11dB。实验研究结果对于船舶薄壁结构的阻尼减振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杜泽航  祝华 《船舶工程》2023,(11):48-53
针对船舶设备自身振动噪声控制的低噪声设计问题,综合近十余年来相关研究工作情况,对船舶设备低噪声设计涉及的振动噪声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对其低噪声设计进展情况从激励源抑制、传递途径控制及新技术应用等3方面进行归纳与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后续研究发展方向提出5个方面的展望和分析,并预测我国船舶设备低噪声设计技术必将走上专业融合、技术创新、主动智能、数字化设计发展之路,对后续研究提出4个方面的工作建议,有关技术观点与分析可为船舶设备低噪声设计研究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于进出口管道开口的大型船用离心风机,其内部非定常流动诱发的噪声是气动噪声和振动噪声的耦合且噪声以基频为主。本文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定量研究了风机最高效率点(BEP)的基频噪声辐射,包含叶轮气动噪声、壳体气动噪声和壳体振动噪声。基于声学有限元方法,利用FW-H方程耦合URANS流场计算结果数值计算了离心风机的噪声辐射;以流动诱发壳体振动的压力脉动为噪声激励源,基于声学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壳体振动噪声辐射。结果表明,壳体基频气动噪声是风机噪声的主要贡献量(87 dB),其次是叶轮基频气动噪声(71dB),壳体基频振动噪声最小(57 dB)。噪声叠加使总噪声辐射增加了0.9 dB,但是声场的指向性没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