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对船舶法定检验和船舶技术适航之间联系的分析,说明了法定检验合格满足了适航性的第一层要求:船舶技术适航;法定检验证书对适航的作用;遗留项目、低标准船舶对适航性的影响;法定检验的局限性;以及船舶法定检验的职能和地位。  相似文献   

2.
张学芝 《珠江水运》2000,(10):42-43
本文论述利用现代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及面向应用的编程技巧,设计并建立了船舶数据资料管理软件系统,从而提高船舶管理效率,降低维修成本,维持船舶适航性,进一步增强公司船舶运营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张鹏飞 《世界海运》2012,35(4):50-53,56
船舶适航是海商法下一个重要的概念,无论是在海上保险还是在海上货物运输中,对于船舶适航的要求都是作为一个首要条件而存在的。然而对于船舶适航所包含的内容及适航的判断标准,在法律界及实务界却存在很大分歧。结合英美法下诸多关于适航的判例,对船舶适航所包含内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船舶在各种海况下航行,包含丰富的海情信息和船舶姿态信息,对船舶适航性有效评估是非常有用的。同时这些数据对船舶安全管理也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船舶适航性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的需求,介绍了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环境的"衡拓云适航"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架构,并详细介绍了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5.
陈汉初 《珠江水运》2006,(Z1):72-74
目前船舶安全检查后,检查员需要对船舶的适航性进行评价。在评价工作中存在着定性成分多,定量成分少,局部评价多,整体评价少等现象。本文从船舶安全检查项目着手,引进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研究船舶适航性的评价体系,描述船舶安检项目的实际状况并科学地评价船舶适航性。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东北亚地区船舶通航安全,概括东北亚地区季风特征,分析东北亚季风对海域通航造成的影响,主要影响包括:机器损坏及操纵困难;稳性损失,航行风险加大;船舶适航状态差。从船舶适航性、航海安全责任意识、良好船艺等方面提出通航于该区域的船舶在应对季风作用下产生的恶劣海况的对策:利用气象信息做好安全评估;保证船舶适航性;加强安全责任意识;大风浪海况下船舶操纵方法。  相似文献   

7.
船舶配员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欣 《天津航海》2009,(2):32-34
在海事管理工作中,船舶配员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因为配员不足势必造成船舶不适航,船舶不适航又会造成船舶的安全隐患.随着海事执法模式的改革,现场的海事执法人员已能够准确和及时地掌握船舶的配员状况、适航状况、船员适任情况,发现问题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纠正和制止,从而有效地制止了船舶的违法违章行为,提高了海事的执法威慑力.新的海事执法模式在实战中得到了有效的验证.  相似文献   

8.
ISM规则(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对所有的船舶强制实施,它给海上运输的各方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笔者就规则对船舶适航内容的增加、对船东适航保证要求的提高以及对传统适航中各方责任分担的改变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了论述,并指出由规则的实施,在使船舶安全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的同时,也过分增加了船东的适航保证责任。  相似文献   

9.
杨兴忠 《中国海事》2007,(12):58-59
PSCO应对破损船舶的适航性和船舶破损稳性进行认真评估和计算以确保破损船舶开航后对海上交通安全和海上人命安全及海洋环境保护不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0.
集装箱船舶配载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装箱码头作业环节多,业务涉及面广,其中,集装箱船舶配载是集装箱码头作业的重要环节。集装箱船舶配载指在确保船舶适航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根据船公司要求,按照一定装箱规则绘制预装船图,以便将集装箱合理地装于集装箱船舶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适航浮泥重度确定原理的理解,采用测定浮泥重度和黏度的方法,对洋山深水港区进港外航道多点底质取样进行测试和分析,得出该航道适航水深临界浮泥重度值取11.66 kN/m3较为适宜的结论,为指导洋山港区适航水深资源利用、通航船舶的安全性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的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12.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ISMC)已强制执行,它是迄今为止国际海事组织在船舶安全及防污染方面所制订的最为严厉的规范。其“适航管理”概念的引入必将对承运人适航义务的认定产生重大的影响,承运人提单下责任也因此而加重  相似文献   

13.
ISM规则下有关船舶适航的法律适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曦 《世界海运》2006,29(4):47-49
海事司法实务中,作为国际公约的ISM规则在国内适用,势必对船舶适航的认定产生重大影响。肯定了ISM规则对航行于国际航线的我国船舶适用所具备的条件,并阐明在船舶适航方面ISM规则适用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4.
林大鹏 《世界海运》2002,25(4):34-35
在船舶开航前和开航当时,谨慎处理使船舶适航是承运人的法定义务。然而如何认定船舶是否为在航船在司法实践中却有不小的争议。本文试图通过对当前一些主要观点的分析,来解决船舶开航当时的法律认定问题。  相似文献   

15.
根据亲身经历的一起船舶碰撞事故,介绍为减少事故损失而作的应急处理,及而后为使船舶适航而采取的临时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姚鹏 《世界海运》2002,25(4):36-36,38
海难是承运人对货损主张免责最常引用的抗辩,共有3种形式,本文分别予以区分和界定,并对其构成的基础加以分析,认为船舶适航是构成海难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金跃波 《中国水运》2006,6(7):14-16
对我国入级船舶的适航航区与船员适任证书的适任航区二者在划分、含义及名称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就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罗卫星 《中国海事》2014,(11):31-32
文中简要分析了目前内河船发生事故后擅自开航的原因,从提高船员安全意识、优化事故险情上报程序、制定事故船适航性研判程序与规定及完善内河船舶修造体系等方面,明确内河事故船适航性研判程序和责任,以便及时消除安全风险,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9.
陈超  魏万坤 《世界海运》2006,29(3):37-39
船舶的适航性规定要求船东配备合格的船员,但何谓合格船员,一直以来存在许多争议。从船员适任性的特征、船员的基本素质、保持船员合格性的途径等几方面对船员的合格性进行探讨,并指出保持船员合格性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多个部门的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